石磊
- 作品数:18 被引量:2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安徽省农业旱涝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
- 盛绍学霍治国陈小艺马晓群石磊贺楠吴文玉张玉龙
- 项目以小麦-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建立农业旱涝风险的量化识别技术方法、评价指标、评估模型,形成农业旱涝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体系。以小麦-油菜工业基础研究对象,研究冬小麦、油菜渍害综合风险的区域分异性规律,分析小麦、油菜渍害脆...
- 关键词:
- 安徽省油菜涝渍灾害孕灾环境特征及其指标研究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研究安徽省油菜涝渍灾害的分级指标。[方法]对安徽省油菜涝渍灾害孕灾环境特征、涝渍致灾因子与油菜产量的关系及安徽省油菜涝渍的发生几率进行分析,并利用涝渍判别模型确定不同区域油菜涝渍灾害分级指标。[结果]油菜产量与降水量、降水日数呈负相关,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安徽省影响显著的油菜涝渍主要发生在4~5月,致灾因子是降水日数、日照时数和降水量。油菜产量形成关键期发生涝渍灾害,对减产起决定性作用。安徽省油菜发生轻度涝渍的几率为2.5年一遇,中度涝渍是4年一遇,重度涝渍是6年一遇,但不同区域有较大差异。[结论]利用涝渍判别模型确定的油菜涝渍灾害分级指标评估涝渍等级的总体效果良好。
- 盛绍学石磊李彪
- 关键词:涝渍灾害油菜环境特征
- 江淮地区小麦春季涝渍灾害脆弱性成因及空间格局分析
- 根据江淮地区小麦春季涝渍灾害的特征,从自然地理条件、农业生产水平、社会经济系统等方面分析涝渍灾害脆弱性的成因,建立脆弱性定量评价模型并对江淮地区小麦春季涝渍灾害脆弱性空间格局进行分析评估,为小麦涝渍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
- 盛绍学石磊
- 关键词:涝渍脆弱性
- 环境温度对水产养殖定量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3
- 2007年
- 分析了环境温度条件对水产养殖的作用,从而为生产实践借鉴。分别对自然池塘溶解氧以及人工增氧情况下的水体中溶解氧与水温进行观测,研究了水温与养殖水体溶解氧、pH值及氨氮量的关系。并分别以尼罗罗非鱼、中华鳖和文种金鱼为养殖对象,系统地分析了水温对养殖对象生长、摄食、繁殖机能的影响。水温与溶氧量关系符合等比级曲线模型,水温与氨氮总量整体上呈负相关。不同水产生物对水温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在适温范围,水温越高,养殖对象摄食量越大,生长速度越快,饵料系数越小。水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水温不仅影响养殖水体水质状况,还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
- 郭秀云王胜吴必文石磊
- 关键词:水温水环境因子水产养殖
- 江淮地区油菜涝渍灾害气候生态特征及其指标的研究
- 通过对江淮地区油菜涝渍灾害孕灾环境的基本特征、涝渍的主要致灾因子及其与油菜产量的关系的分析,利用涝渍判别模型和灾损率确定了江淮地区油菜涝渍灾害分级指标;统计分析了江淮地区油菜涝渍发生频率。
- 盛绍学马晓群石磊李彪
- 关键词:涝渍灾害油菜
- 文献传递
- 江淮地区小麦涝渍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被引量:36
- 2010年
- 基于灾害风险分析理论,根据历年气候资料,小麦生长发育、种植面积和产量资料,对江淮地区各县小麦涝渍脆弱性、自然气候风险、灾损风险和抗灾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建立了包括涝渍脆弱度、气候风险指数、灾损风险指数、涝渍综合风险评估系数等不同的涝渍风险表征模型,并构建了涝渍综合风险评估系数作为区划指标,对江淮地区小麦涝渍灾害风险进行了空间区域划分。结果表明:涝渍脆弱度、气候风险指数、灾损风险指数和抗灾力系数4个因子的组合,可以较好地反映江淮地区小麦涝渍风险特征;按照高、较高、中和低4个等级对小麦涝渍综合风险进行了区划;安徽省江淮南部为高风险区;沿淮中部以及江淮中部南部、沿洪泽湖区域为涝渍较高风险区;河南省33°N以南区域、以及安徽、江苏省淮北中部区域为涝渍中风险区;33°N以北地区为涝渍低风险区。
- 盛绍学霍治国石磊
- 关键词:小麦涝渍风险评估风险区划
- 荔枝花芽分化期预报方法研究
- 2007年
- 气象因素对荔枝花芽分化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利用综合概率法建立了“妃子笑”荔枝花芽分化期预报模式,检验表明预报准确率达70%。对低温与干旱指数两预报因子的作用分析表明,干旱较低温对海南岛荔枝花芽分化期影响大。
- 王胜田红石磊
- 关键词:荔枝花芽分化期
- 近50年安徽省气候年景评估方法被引量:15
- 2012年
- 利用安徽省196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和气象灾情资料,依据极端气候事件及主要气象灾害评估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挑选主要气候事件及气象灾害评估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综合加权分别构建年干旱、雨涝、低温冷冻害、高温、风雹及雾霾等气候异常指数评估模型和灾损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方法构建气候年景模型,反演近50a安徽省年景指数序列,参照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百分位数法划分气候年景等级阈值,分别取0~10%,10%~30%,30%~70%,70%~90%,90%~100%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气候年景。近50a来,1965年、1973年、1975年、1993年和1997年为好气候年景;1966年、1969年、1991年、1996年和1998年气候年景差。通过综合灾损模型以及相关气象灾害文献资料验证表明,气候年景评估方法和等级标准可以较好地反映年度气候的真实状况,可为省、市、县级区域的气候年景评估提供科技支撑。
- 石磊王胜盛绍学
- 关键词:气候年景主成分分析
- 黄淮地区涝渍胁迫影响夏玉米生长及产量被引量:42
- 2014年
- 在黄淮平原,夏玉米常因降水过多遭受涝渍害而减产,确定其能忍受的涝渍胁迫天数,可为该区减轻涝渍引起的夏玉米产量损失和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管理提供依据。该研究在田间条件下以玉米品种浚单20为试验材料,分别于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设置持续淹水(3和5 d)和渍水(5、7和10 d)处理,旨在研究黄淮地区夏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持续涝渍胁迫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拔节期连续淹水3 d或拔节期、抽雄期连续渍水5 d夏玉米产量开始降低,产量损失率随涝渍时间延长而增加:拔节期淹水3 d、抽雄期淹水5 d,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28.4%和42.8%;拔节期或抽雄期渍水5 d的产量损失分别为13.8%和5.5%(2011年)和3.0%和3.4%(2012年);拔节期淹水5 d产量损失是淹水3 d的3.1倍;拔节期或抽雄期渍水10 d产量损失分别为渍水5 d的1.3和3.0倍(2011年)、2.4和3.2倍(2012年)。淹水天数相同时,拔节期淹水产量损失率大于抽雄期淹水。所有淹水处理都会降低每平方米有效株数,而抽雄期淹水5 d还影响秃尖比,拔节期淹水5 d影响所有测定指标如收获指数、果穗性状等。不同于淹水处理,所有渍水处理都不影响每平方米有效株数,但影响果穗长和秃尖比、收获指数(抽雄期渍水5 d除外)。涝渍胁迫的后续影响与胁迫生育期、及涝渍天数有关,如抽雄期淹水3-5 d和抽雄期渍水5 d只影响乳熟期地上部分干质量累积,而抽雄期渍水7 d会影响所有生育期干质量累积。拔节期淹水5 d和渍水10 d使玉米后期(吐丝后25-35 d)灌浆速度降低59.6%和28.9%。因此在玉米实际生产中出现连续强降水天气时,建议尽快采取排涝降渍措施减少以避免玉米拔节期连续淹水3 d或抽雄期连续渍水5 d,从而降低涝渍胁迫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余卫东冯利平盛绍学石磊
- 关键词:水分涝渍胁迫夏玉米黄淮地区
- 安徽省台风降水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0年
- 利用1951—2008年安徽省台风、降水及灾情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气候倾向率以及T检验等方法,分析台风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的台风以登陆闽、浙的台风为主;台风对安徽省的影响以7—9月为主,台风年发生1.7个,年代际变化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台风持续天数以2~4 d居多;安徽省台风降水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的特征明显;台风暴雨站次以及过程雨量≥100 mm站次呈不显著的年代际减少趋势。台风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农业基本无影响,而对江淮至沿江东部以及江淮之间西北部危害较为严重;台风对农业的影响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和农业经济损失分别占各类气象灾害总损失的3%和6%,近年来台风对农业的危害有加重趋势;另一方面,台风也是一种资源,其充沛的降水对缓解伏旱和高温天气十分有利。
- 王胜石磊田红谢五三程智丁霞
- 关键词:台风降水气候特征农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