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明

作品数:17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微创
  • 3篇血肿
  • 3篇外伤
  • 3篇外伤性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颅内
  • 3篇脑出血
  • 3篇脑损伤
  • 3篇高血压
  • 3篇出血
  • 3篇穿刺
  • 2篇血肿清除
  • 2篇血肿清除术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预后
  • 2篇治疗颅内血肿
  • 2篇内血肿

机构

  • 14篇崇州市人民医...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14篇杨志明
  • 7篇邱戈
  • 5篇胡帮洪
  • 4篇杨波
  • 3篇辛毅
  • 3篇罗文忠
  • 3篇胡帮红
  • 2篇李志强
  • 2篇高翔荣
  • 2篇孟永良
  • 2篇陈勇吉
  • 1篇李红伟
  • 1篇廖晓灵
  • 1篇李元斌
  • 1篇邱有波
  • 1篇郑波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成都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3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32例体会
2006年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颅血肿的疗效。方法应用20~55mm长度合适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32例颅内血肿进行粉碎清除术治疗。结果32例穿刺成功31例,1例穿刺未这血肿中心,引流不满意改行开窗血肿清除术。1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再出血死亡。结论采用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顺利清除了血肿。此方法简易、安全、有效、费用低,易于基层医院开展。
杨志明
关键词:颅内血肿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
改良麦氏切口在阑尾炎误诊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4
2012年
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采用经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例862例,其中29例阑尾异位或粘连重或误诊病例行改良的麦氏切口延长方式,顺利完成相应手术。现报告如下。
杨志明胡帮红辛毅李红伟
关键词:误诊病例手术中阑尾炎阑尾切除术
立体定向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1-02—2013-04于我科诊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保守治疗组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组,每组45例。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出血量变化、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量表评分及细胞免疫学指标的改变,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和4周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立体定向组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总体有效率44.44%,明显低于立体定向组的77.78%(P〈0.05)。立体定向组生活自理能力、CD3+和CD4+阳性细胞率改善明显程度均优于传统组(P〈0.05);但CD8+阳性细胞百分率治疗前后并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高血压病程(β=0.761,P=0.032)、GCS评分(β=0.851,P=0.025)和体重指数(β=2.59,P=0.014)为传统组的独立高危影响因素;立体定向组的独立高危因素为GCS评分(β=0.799,P=0.010)和高血压病程(β=0.616,P=0.004)。结论 相比传统保守治疗,定向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邱戈杨志明胡帮洪辛毅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预后影响因素
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脑膨出形成原因及相应治疗。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长时间脑疝,创伤后休克、呼吸道不通畅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等是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出院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恢复良好8例,中残4例,重残6例,死亡10例,死亡率35.7%。结论分层次减压联合血压监控对预防脑膨出有显著疗效。
罗文忠孟永良郑波杨志明李志强邱戈胡帮洪陈勇吉高翔荣
关键词:颅脑损伤开颅术脑膨出
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挫裂伤3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挫裂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脱水、一般营养神经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Monosialogangliosides-1,GM-1)60 mg.d-1治疗。治疗后第2周由专业医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及药物安全性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有效地促进脑挫裂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副作用。
罗文忠杨志明孟永良胡帮洪李志强高翔荣邱戈陈勇吉
关键词:脑挫裂伤神经节苷脂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890例病史资料。结果:本组切口感染29例,感染率3.26%。结论:正确的备皮方法和时间、合适的手术切口、手术中的切口保护以及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杨志明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预防措施
浅论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崇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的评分、脑血肿量及脑中线移位值等指标,然后,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这50例患者中,与年龄≤60岁的患者相比,年龄> 60岁患者的残疾率及死亡率更高;与未合并有高钠血症的患者相比,合并有高钠血症患者的残疾率及死亡率更高;与脑血肿量≤30ml的患者相比,脑血肿量> 30ml患者的残疾率及死亡率更高,与不存在脑挫裂伤的患者相比,存在脑挫裂伤患者的残疾率及死亡率更高,与GCS的评分> 9分的患者相比,GCS的评分≤9分患者的残疾率及死亡率更高,与不存在脑血肿的患者相比,存在脑血肿患者的残疾率及死亡率更高,与脑中线移位值> 10mm的患者相比,脑中线移位值≤10 mm患者的残疾率及死亡率更高(P <0.05)。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年龄、脑血肿量、GCS的评分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脑血肿量> 30ml和GCS的评分≤9分均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脑血肿量> 30ml和GCS的评分≤9分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波李元斌杨志明邱戈胡帮洪廖鹏
关键词:神经外科颅脑创伤预后
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原因和诊治要点。方法对本院发生的10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入院急诊手术6例,观察后病情加重或复查CT发现血肿或脑梗死行手术4例。术后意识无好转3例,意识好转后再加重3例。患者在12 h^3 d内复查CT,发现脑梗死,其中大面积脑梗死(梗死范围≥5cm)2例,多个脑叶脑梗死3例,局限性脑梗死5例。经综合治疗,术后1w内死亡1例,1w以上持续昏迷,放弃治疗4例。随访3个月,按GOS评分判断预后,恢复良好3例,轻残1例,重残1例。结论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预后差,发病机理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外伤性脑梗死应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杨志明胡帮洪邱戈辛毅杨波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梗死手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微创穿刺术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旨在总结和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意义。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微创穿刺术,评估两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1.11%和84.44%;观察组ADL评定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及较低的死亡率,是该病安全、简便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邱戈杨志明罗文忠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术
外伤性张力性气颅一例
2005年
杨志明
关键词:颅骨骨折基底气颅张力性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