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慧

作品数:154 被引量:397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化学工程
  • 15篇理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淀粉
  • 23篇制革
  • 18篇结合鞣
  • 15篇热稳定
  • 15篇热稳定性
  • 14篇氧化淀粉
  • 13篇皮革
  • 13篇胶原
  • 10篇鞣制
  • 10篇加脂
  • 9篇加脂剂
  • 9篇铬鞣
  • 8篇蛋白
  • 8篇鞣剂
  • 8篇FE
  • 7篇树脂
  • 7篇甲醛
  • 7篇噁唑
  • 7篇噁唑烷
  • 6篇湿热稳定性

机构

  • 131篇四川大学
  • 14篇宁波工程学院
  • 4篇徐州鸿丰高分...
  • 3篇教育部
  • 3篇北京市纺织纤...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衢州学院
  • 1篇湖南科技职业...
  • 1篇嘉兴学院
  • 1篇宁波高等专科...
  • 1篇中国皮革和制...
  • 1篇铜仁第一中学
  • 1篇浙江明新皮业...
  • 1篇浙江省质量检...
  • 1篇四川泸天化创...
  • 1篇大竹绿源木业...

作者

  • 137篇陈慧
  • 95篇单志华
  • 15篇王亚娟
  • 15篇陈慧
  • 9篇邵双喜
  • 9篇戴睿
  • 8篇郭军
  • 7篇李书卿
  • 7篇袁鸿昌
  • 7篇杜晓声
  • 7篇易杰
  • 6篇冯国涛
  • 5篇杨茂
  • 4篇李铠
  • 4篇蒋岚
  • 3篇李晶
  • 3篇杨萌
  • 3篇何炳其
  • 2篇李恒
  • 2篇李瑞

传媒

  • 62篇皮革科学与工...
  • 37篇中国皮革
  • 5篇精细化工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皮革化工
  • 3篇北京皮革(中...
  • 2篇北京皮革(中...
  • 2篇第八届全国皮...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弹性体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皮革与化工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 1篇中国化工学会...
  • 1篇中国皮革工业...
  • 1篇2016第十...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14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析粉体鞣剂的制备与应用
2005年
用双酚化合物和苯甲酸钠为反应单体,通过甲醛进行缩合,制备了一种自析粉体鞣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合成这种缩合物的最佳条件:n(双酚化合物)∶ n(苯甲酸钠)∶ n(甲醛)=(0.5~0.8)∶ (0.8~1.0)∶ (0.8~1.0),缩合温度85~100 ℃,反应时间6~10 h,用NaOH调节pH=7.5~8.0.通过红外光谱仪确定了甲醛在反应中有交联作用,用凝胶色谱法测定了产物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80.48,通过有机元素分析推测出合成产物分子式为HO-C6H4-SO2-C6H3(OH)-CH2-C6H4-COONa.将其应用于制革,表明该合成物作为复鞣剂使用,成革的收缩温度为78 ℃,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行业标准,有明显主鞣效果.
陈慧单志华李俊
关键词:苯甲酸钠鞣剂
溶液中铬离子的电絮凝法分离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采用Cr_(2)(SO_(4))_(3)为模拟含Cr废液,对电絮凝法的除Cr效果进行考察。恒压电絮凝实验结果表明,Al阳极比Fe阳极更适合电絮凝处理。Al阳极电絮凝法处理Cr_(2)(SO_(4))_(3)的优化实验条件为:电流密度350 A/m^(2),电解质质量浓度15g/L,初始p H值4.5,时间90 min。该方法的Cr去除率达到99.86%,Cr质量浓度降至3.39 mg/L。电流效率分析表明,Al阳极电絮凝法的电流效率较低,电流密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小。Al阳极电絮凝法对溶液中的Cr离子分离效果较好,为废水中Cr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郭军陈慧陈慧
关键词:电絮凝法AL电极电流效率
Fe(Ⅱ)鞣液的稳定性研究
2011年
通过考察各种配体对电极电势E(Fe(Ⅲ)/Fe(Ⅱ))的影响,确定使Fe(Ⅱ)鞣液稳定性提高的配体。结果表明:硬碱(磷酸根、硝酸根、硫酸根及氯离子)、软碱(氰根)及有机酸根(酒石酸根、柠檬酸根、乙酸根、甲酸根及草酸根),都使E(Fe(Ⅲ)/Fe(Ⅱ))低于771mV,在Fe[Ⅱ]鞣液鞣制时,尽量避免加入硬碱、软碱及有机酸根;交界碱(邻罗菲啉、亚硝酸根及亚硫酸根)能使E(Fe(Ⅲ)/Fe(Ⅱ))高于771mV,能减少Fe(Ⅱ)向Fe(Ⅲ)的转化,在Fe(Ⅱ)鞣液鞣制时,应加入交界碱以增强Fe(Ⅱ)鞣液的稳定,促进Fe(Ⅱ)鞣液的鞣制。
易杰王治权单志华陈慧
关键词:制革结合鞣电极电势
Fe(Ⅱ)-THPS鞣法研究(续)被引量:4
2010年
将FeSO4-THPS结合鞣法与Cr鞣法和Fe(Ⅱ)鞣法进行对比,考察了它们鞣制绵羊皮后革坯的状态,测定和评估了复鞣加脂后成革的物理力学性能及感官特征,并对坯革的耐热老化性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Fe(Ⅱ)-THPS结合鞣制绵羊皮收缩温度(Ts)能达到92.4℃,且鞣后革坯丰满度和粒面紧实度优于Fe(Ⅱ)鞣,复鞣加脂后成革抗张强度8.456MPa,撕裂强度22.985N/mm,物理力学性能达到绵羊服装革的标准,粒面紧实,柔软度好,厚度均匀。Fe(Ⅱ)-THPS结合鞣革物理力学性能和感官性能比单独Fe(Ⅱ)鞣革好,耐热老化能力与Cr鞣革和Fe(Ⅱ)鞣革相当。热老化对成革撕裂强度影响最大。
郭军单志华陈慧
关键词:结合鞣
制革工业亟待迈出低谷被引量:1
2016年
一个制造型国家,产品在市场上受阻,需要从行业内外找原因。根据行业运行的市场、质量、环保三者必要的平衡出发,描述了这一平衡内存在的一些不协调问题。文章从制革技术、化工技术、市场准入等角度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制革行业尽早迈出低谷。
单志华陈慧
关键词:制革工业环保
三聚氰胺醇树脂在牛鞋面革中的填充作用
2013年
通过自制得到的三聚氰胺醇树脂(MMH)和三聚氰胺糖树脂(MG),与市场上常用的填充材料FD和D-57对革进行对比填充试验,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填充加脂后革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厚,其中革增厚率较大的是FD和MMH填充革,分别增加了16.4%和16.1%。填充革的抗张强度都比较强,其中MMH填充革的横向抗张强度最强,达到了14.9MPa。填充革的柔软性都比较好,其中柔软性最好的是D-57填充革,达到了0.93mm,柔软性最差的FD填充革也达到了0.85mm。由扫描电镜(SEM)结果得知,MMH和D-5的渗透能力比FD和MG的渗透能力要强。革中游离甲醛含量最低的是MG填充革,仅为8.40mg/kg,含量最高的是MMH填充革,高达146.95mg/kg。
李建波陈慧单志华陈志军张善吉
关键词:三聚氰胺树脂游离甲醛
中空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制革工业中应用前景
2022年
中空微球具有质轻、多孔、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可以应用于医药、涂料和电池等诸多领域,也是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中空微球常见的制备方法与其相关的结构特征,提及了中空微球作为涂料、填充剂和吸附剂在皮革工业的应用,面临现代轻质、高质及环保皮革产品市场迫切诉求,开发皮革领域应用中空微球的潜在意义被表达。
张佳星陈杰龙忠珍陈慧单志华
关键词:中空微球轻质纳米材料皮革工业
环境友好生物质泡沫包装材料现状被引量:7
2018年
包装材料不仅涉及到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也涉及原料的资源化开发利用问题。因此,环境友好生物质包装是现代包装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新的生物质包装材料与产品品种成果不断地被报道,新的功能不断出现。本文对近年来淀粉、木质素、纤维素、蛋白质等生物质基的复合发泡材料在包装领域的开发与应用进行总结评估。
杨健根单志华陈慧蒋岚邵双喜
关键词:包装材料可降解材料
皮革受外界作用及其测定中Cr6+含量的变化
铬与胶原有着优异的化学结合性能,且在制革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年来却发现铬对人体及环境都有不良影响.本论文采用国际标准的DIN 53314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成革中Cr6+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萃取时...
陈慧单志华
关键词:加脂剂化学结合制革工业
文献传递
NaOH/甲酰胺/尿素溶剂体系对可溶性淀粉的溶解被引量:4
2021年
通过正交实验得到NaOH/甲酰胺溶剂体系溶解可溶性淀粉的最佳参数,引入尿素,取代部分甲酰胺,组建NaOH/甲酰胺/尿素溶剂体系,对可溶性淀粉进行溶解,研究溶剂体系对再生淀粉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溶解度、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结果表明NaOH/甲酰胺/尿素溶剂体系对可溶性淀粉的溶解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该体系制备的再生淀粉溶解度最高,为60%。溶剂体系与淀粉形成新的氢键是提高溶解度的根本原因,甲酰胺和尿素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淀粉的溶解,从而使再生淀粉的溶解度比单一溶剂体系更优。
何珠莲戴宇阳陈慧
关键词:甲酰胺尿素可溶性淀粉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