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金龙

作品数:42 被引量:259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2篇盆地
  • 8篇油气
  • 7篇地质
  • 7篇凹陷
  • 6篇地质学
  • 6篇断层
  • 6篇教学
  • 6篇构造地质
  • 6篇构造地质学
  • 5篇课程
  • 5篇柴达木盆地
  • 4篇新生代
  • 4篇惠民凹陷
  • 3篇断层带
  • 3篇油气藏
  • 3篇油气成藏
  • 3篇早白垩世
  • 3篇沙三段
  • 3篇盆地原型
  • 3篇盆山耦合

机构

  • 34篇山东科技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桂林工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临沂大学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首钢地质勘查...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内蒙古黄陶勒...

作者

  • 42篇倪金龙
  • 8篇唐小玲
  • 7篇刘俊来
  • 7篇夏斌
  • 5篇郭颖
  • 4篇林玉祥
  • 4篇李增学
  • 4篇汪劲草
  • 4篇吕宝凤
  • 4篇韩作振
  • 4篇韩帅
  • 4篇张凯
  • 4篇马骁骐
  • 3篇宋召军
  • 3篇余继峰
  • 3篇夏增明
  • 2篇胡绍祥
  • 2篇王智敏
  • 2篇刘平
  • 2篇张婷婷

传媒

  • 5篇中国地质教育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桂林工学院学...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中国科学:地...
  • 2篇现代地质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煤炭技术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与改革被引量:10
2007年
以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为例,围绕如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思维能力,提出了“板书型“多媒体教学、”思维训练型”教学及“发展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这些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倪金龙唐小玲余继峰胡绍祥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模式
济阳坳陷西南端沙三段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地球物理、钻井等资料,运用地层对比、孔隙度拟合以及盆地模拟的原理与方法,恢复出济阳坳陷西南端沙三段(Es3)剥蚀地层厚度及原始地层厚度,进行构造沉降量和拉张系数计算,探讨沙三段沉积期盆地构造活动特征及主控应力场。结果表明:沙三段沉积期,济阳坳陷西南端沉积中心的延伸方向宏观上呈NE-SW向展布,局部表现为近SN向延伸;该时期盆地的伸展强度并不均匀,表现为中部强,向NW、SE方向减弱;伸展作用宏观上受控于NW-SE向伸展应力场,可能受基底断层走滑的影响,局部伸展受控于近SN向应力场;济阳坳陷沉积中心展布方位前后经历了不同阶段近EW向、近EW与NE向共存及NE向展布的递进演变过程,但最终受控于NW-SE向伸展应力场。
倪金龙郭颖马骁骐张凯王志敏韩帅
关键词:沙河街组三段
阿黄墩-五莲-诸城拆离断层带构造特征及其活动时限
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岩石圈减薄并伴随着地壳层次区域性伸展作用的发生。在此伸展背景下,华北克拉通及其边缘发育有一系列的伸展构造。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苏鲁造山带中的五莲变质核杂岩是其中的一个实例,伴随其形成与剥露的...
倪金龙刘俊来杨海波夏增明
关键词:晚中生代年代学苏鲁造山带
柴达木盆地西部盆山耦合与新生代油气成藏效应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盆山耦合理论、造山带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解析的手段,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地球物理资料解析及前人资料的剖析,重新拟定阿尔金山、东昆仑山的构造事件与地质特征,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解析了柴西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几...
倪金龙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西部盆山耦合新生代构造油气成藏动力学特征
胶东东部鹊山变质核杂岩结构、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13
2016年
自晚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在伸展机制下经历了剧烈的减薄,位于胶东东部华北克拉通南东缘的鹊山变质核杂岩是该时期地壳伸展的一个重要实例.鹊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构造的三层结构:上盘由早白垩世上叠盆地及其古元古代基底组成,下盘为太古代深变质杂岩与中生代侵入体,上下盘之间被一条主拆离断层所分隔.一系列NNE走向的后期脆性断裂,使得变质核杂岩被肢解和改造.岩石学、几何学、运动学、宏观和显微构造以及石英C轴组构分析表明鹊山变质核杂岩经历了递进剥露过程,即在WNW—ESE区域伸展作用下,发育于中.下地壳,之后经过中一上地壳,最后到达地壳表层次.通过构造和年代学证据分析,限定鹊山变质核杂岩的剥露时代为135~113Ma.综合分析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这一时期发育的不同型式的伸展构造,厘定了胶一辽早白垩世伸展省,同时确定了该区域伸展作用开始于约135Ma,结束于105Ma,并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伸展表现为中一下地壳强烈的流动,第二阶段为中.上地壳的伸展作用.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胶一辽早白垩世伸展省可以作为一个在东亚地区伸展作用下壳.幔拆离作用及其响应的典型案例.
夏增明刘俊来倪金龙张婷婷施性明吴云
关键词:胶东半岛
柴达木盆地红沟子鼻状构造新生代油气成藏特征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红沟子鼻状构造带区域构造背景、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探讨了其新生代油气成藏的基本特征,认为新生代以来,红沟子鼻状构造带随阿尔金山前带广大地区共同经历了沉降、挤压、定型等多个演化阶段,形成了丰富的生储盖组合和众多圈闭,且圈闭与油气成藏的时空配置良好;红沟子鼻状构造带发育了2种类型油气藏,即深部裂缝—孔隙型油气藏和浅部孔隙型油气藏,前者主要发育于鼻状构造带东部,后者主要发育于鼻状构造带西部。
倪金龙周莉赵小花刘东
关键词:油气成藏新生代柴达木盆地
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与邻区黏土矿物成岩演化及古地温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是胜利油田重要的油气富集带,对其成岩演化及古地温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弄清该构造带的地质作用过程。选取了中央隆起带及临南洼陷带沙河街组大量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进行黏土矿物成分分析及古地温计算,结果表明:该区沙河街组黏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伊/蒙混层、伊利石和绿泥石,总体反映黏土矿物演化程度不高,盆地热演化程度较低的特点;成岩作用基本处于中成岩阶段,可进一步划分为早期和晚期2个阶段,早期主要是无序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含量=38.2%~60.3%);晚期是有序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含量=60.3%~82.4%)。在中央隆起带,早期和晚期的转换深度界线大致为1 700m,而在临南洼陷带该界线大致为2 600m;中央隆起带沙二段(Es_2)矿物热演化程度明显低于洼陷带,表明中央隆起带可能在沙二段沉积期开始了快速抬升,形成了与洼陷带不同的成岩环境;洼陷带沙河街组古地温梯度为40.8℃/km,中央隆起带的古地温梯度计算结果明显异常(76.72℃/km),表明该构造带遭受了强烈抬升与剥蚀作用,剥蚀量大约为880m。
倪金龙张红唐小玲韩帅
关键词: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黏土矿物古地温
中—新生代东昆仑造山带构造事件及柴西南盆地原型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柴西南盆地原型的研究由于其复杂的地质背景存在众多争论。根据盆山耦合理论,从东昆仑造山带与柴西南盆地受制于共同应力场的角度,结合二者资料及野外考察,对东昆仑山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事件进行了厘定。以此为基础,对柴西南盆地原型的形成与改造进行了探讨。认为:中、新生代以来,东昆仑造山带与柴西南盆地一起共同经历了多期挤压与伸展事件。其中,早、中侏罗世东昆仑山可能经历了造山后伸展事件,这一事件可能是中生代柴西南原型盆地的直接成因;新生代早、中期的伸展环境及昆北断裂、阿尔金断裂的右行走滑可能是新生代柴西南原型盆地形成的主要机制。中、新生代以来的多期挤压事件对前期原型盆地有着重要的改造作用。
倪金龙汪劲草周莉赵小花刘东宋召军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新生代盆地原型盆山耦合
叠合盆地早期断陷对隆起带与凹陷带的控制——柴北缘隆起带与凹陷带的成因新认识被引量:5
2007年
基于构造解析、盆-山耦合、地震剖面解释等认为,柴北缘西段隆起带与凹陷带分别受控于早、中侏罗世断陷,其中鄂博梁、冷湖构造带发育于早侏罗世"南断北超"的次级箕状断陷上.早侏罗世地层在背斜核部厚度的增大及基底由"凹"转"隆"的原因,是缘于箕状断陷北倾的高角度正断层在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旋转变缓,而在晚侏罗世-白垩纪发生构造反转的结果.鄂博梁构造带与冷湖构造带属于"凹"上"隆";而昆特依凹陷带与赛什腾凹陷带发育于中侏罗世"北断南超"的次级断陷上,其凹陷是缘于中侏罗世南倾的高角度正断层在后期的构造挤压体制下不能发生构造反转,因此,昆特依、赛什腾凹陷带属于"凹"上"凹".在挤压构造体制下,叠合盆地内是发育隆起带抑或是凹陷带,关键在于早期断陷盆地陡坡带高角度正断层能否发生构造反转.
汪劲草倪金龙刘平
关键词:叠合盆地隆起带凹陷带柴达木盆地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以“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为例被引量:17
2009年
以"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为例,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任务及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同学们主动思考问题的愿望和能力,促进了学生们地质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倪金龙唐小玲李增学韩作振
关键词:教学模式问题引导式构造地质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