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慧
- 作品数:39 被引量:2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脱落细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vtometry,FCM)对腹腔冲洗液进行DNA倍体分析,作为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exfoliat-ed canceF cells,,ECC)检测的辅助手段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2例胃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应用FCM进行脱落细胞DNA倍体分析,同时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eritoneal lavage eytologv,PLC)检查,比较二者的检测敏感度,并分析FCM与胃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62例胃癌腹腔冲洗液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检测阳性率为67.74%,而PLC阳性率仅为33.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类型、浸润深度、受侵面积、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TNM分期与腹腔冲洗液异倍体肿瘤细胞相关(P均>0.05)在局限性胃癌、肿瘤浸润深度、浆膜受侵面积<10cm^2、淋巴结转移、无脉管瘤栓、TNM分期方面腹腔冲洗液FCM检测阳性率优于PLC(P均<0.05)结论:流式细胞术可作为胃癌患者术中检测ECC的有效辅助诊断手段。
- 郑朝旭方仪冯强张智慧梁建明袁兴华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细胞学
- 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胰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IFNAC)检查在胰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491例胰腺病变患者,总结行IFNAC检查患者的临床特点、IFNAC检查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和IFNAC检查的相关并发症等。对影响穿刺准确的因素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91例胰腺病变患者均进行IFNAC检查,其中发现癌细胞(IFNAC阳性)434例,未发现癌细胞(IFNAC阴性)57例。有310例胰腺病变患者获得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209例,胰腺囊腺癌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3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5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14例,原发胰腺的胃肠道间质瘤2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7例,慢性肿块型胰腺炎22例。IFNAC检查的敏感度为97.9%(425/434),特异度为89.5%(51/57)。IFNAC检查相关并发症为胰瘘,共12例,经治疗后均痊愈,无出血等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囊性变、淋巴结转移和合并慢性胰腺炎是影响胰腺癌IFNAC检查的独立因素。结论IFNAC检查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胰腺癌诊断的有力工具,且临床使用安全。对细胞学阴性的患者,不能单独依靠细胞学结果做出排除诊断,可通过反复取材、结合术中冰冻病理的方法提高准确性。
- 车旭张智慧田艳涛张建伟陈应泰王成锋
- 关键词:胰腺肿瘤细胞学技术外科手术
- 术前诊断为胰腺癌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阴性结果病例分析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术前诊断为胰腺癌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阴性结果病例的临床意义和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至2006年6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术前诊断为胰腺癌,术中FNAC结果阴性的33例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随访资料。结果3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至8年,其中30例为真阴性病例,肿物为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所致;3例为假阴性病例,术后出现肿块增大,肿瘤多发转移。结论慢性胰腺炎(CP)是出现阴性结果的主要因素,肿瘤体积大小、生长方式和术者取材技术决定FNAC的准确性。应提高对慢性胰腺炎临床特点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改进穿刺取材和制片技术可以降低假阴性率。
- 张建伟王成锋赵平刘骞张智慧单毅赵东兵
- 关键词:胰腺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在纵隔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在纵隔肿大淋巴结、纵隔不明原因占位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22G穿刺针对61例患者经食管行EUS.FNA,穿刺物均行病理及细胞学检查。结果EUS—FNA诊断阳性率为93.4%(57/61),细胞学及病理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5.2%(52/61)和83.6%(51/61)。100.0%(26/26)临床疑诊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而经支气管镜等检查未能提供病理或细胞学证据者均通过EUS-FNA得到诊断,其中21例诊断为肺癌、5例排除肺癌诊断为良性疾病;86.4%(19/22)纵隔不明原因占位明确定性;85.7%(6/7)有恶性肿瘤病史影像学检查疑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EUS—FNA病理及细胞学结果支持转移;6例经支气管镜检查已获得明确病理细胞学诊断的肺癌病例但影像学提示纵隔淋巴结肿大,为明确N分期行EUS—FNA,结果均为阳性,改变了原计划治疗方案。本组无一例EUS-FNA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明确纵隔肿大淋巴结、纵隔不明原因占位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EUS—FNA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 张月明程贵余张智慧吕宁李晓燕邹霜梅薛丽燕张蕾倪晓光赖少清贺舜于桂香鞠凤环荀华英王贵齐
- 关键词:内窥镜超声检查纵隔疾病
- 细针吸取细胞学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及新技术进展
- 张智慧
- 乳腺癌细针穿刺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研究乳腺细针穿刺细胞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 ,探讨其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研究端粒酶表达与PR、ER、PCNA、c erbB2及p5 3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PCR TRAP技术检测 99例乳腺细针穿刺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35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孕激素受体 (PR)、雌激素受体 (ER)、细胞增殖核抗原 (PCNA)、癌基因c erbB2及p5 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83例乳腺癌标本 ,在 6 9例细胞学阳性标本中 6 1例端粒酶阳性 ,7例细胞学可疑标本中 5例端粒酶阳性 ,7例细胞学阴性标本中 4例端粒酶阳性 ,端粒酶敏感性为 84.3% (70 / 83) ,端粒酶活性检测和细胞学诊断总符合率为 77.1% (6 4/ 83) ;12例乳腺良性病变标本中 ,4例端粒酶阳性 ;4例乳腺炎标本均为阴性。端粒酶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与PR、ER状态、PCNA、c erbB2 表达亦无相关性 ,但与p5 3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细针穿刺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有辅助诊断价值 ;其与p5 3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阐明。
- 金顺钱张伟滕茂芳张智慧刘毅李茉曲平王淑珍金玉生王洪平潘秦镜刘树范
-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学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
- 细胞学标本在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由于环境污染(如雾霾)的日益严重,使肺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亚型,占85.0%,它携带有200多个突变基因。目前定义了至少18个不同的驱动基因,如EGFR、KRAS和Her-2基因突变,ALK、ROS1和RET基因融合,c-Met基因扩增等。
- 贾佳张智慧
- 关键词:细胞学标本基因检测
-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肺部及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胸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胸内病变的患者[肺部病变者56例,确诊肺癌需进行N分期者7例,单纯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21例,纵隔占位5例]行EBUS-TBNA,穿刺物行细胞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BUS-TBNA,无一例发生并发症。76例穿刺阳性;5例穿刺阴性;5例因穿刺标本不满意而无法统计。56例肺部病变者中诊断恶性肿瘤45例,良性疾病5例,可疑癌3例;穿刺阴性1例;标本不满意而无法统计2例。7例确诊肺癌需进行N分期者中穿刺结果提示转移5例;穿刺阴性2例。21例单纯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中诊断恶性肿瘤3例,良性疾病13例;穿刺阴性2例;标本不满意而无法统计3例。5例纵隔占位者均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可疑癌患者中1例经CT引导下穿刺、2例经临床随访观察诊断为恶性肿瘤。确诊肺癌而穿刺阴性的2例患者中1例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1例PET-CT检查未见淋巴结转移。另3例穿刺阴性者经临床随访观察均诊断为良性疾病。EBUS—TBN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00%、100%及20%。结论EBUS-TBNA是诊断胸内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蕾程贵余吕宁毛友生张智慧李鉴李晓燕倪晓光赖少清贺舜于桂香鞠凤环荀华英程荣荣徐培培王贵齐
-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针吸纵隔疾病
- 薄片技术在体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2
- 2002年
- 张智慧孙耘田
- 关键词:体腔积液TCT
- 痰和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9
- 2009年
- 目的探讨痰和纤支镜刷片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532例同时进行痰和纤支镜检查的肺癌病例,分析痰和纤支镜刷片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和分型的准确性,与纤支镜咬检组织学对比,评价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结果痰细胞学的敏感性为33.8%,纤支镜刷片细胞学的敏感性为58.7%,纤支镜咬检组织学的敏感性为39.1%。痰细胞学分型诊断与组织学的符合率鳞癌为95.7%,腺癌为87.2%,小细胞癌为100.0%,痰细胞学区分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的准确性为100.0%。纤支镜刷片细胞学分型诊断与组织学的符合率鳞癌为93.3%,腺癌为85.4%,小细胞癌为95.5%,纤支镜刷片细胞学区分小细胞和非小细胞癌的准确性为98.0%。结论纤支镜刷片细胞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痰细胞学敏感性较低,但可作为纤支镜检查阴性和不能耐受纤支镜检查的肺癌患者的补充检查手段。两者的细胞学分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 郭会芹张智慧曹箭赵琳琳李中林王乃鹏
- 关键词: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