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邦文

作品数:27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成像
  • 6篇前列腺
  • 6篇磁共振
  • 6篇磁共振成像
  • 4篇造影
  • 4篇肿瘤
  • 3篇动脉
  • 3篇螺旋CT
  • 3篇结石
  • 3篇加权成像
  • 3篇16排螺旋C...
  • 3篇64层螺旋
  • 3篇64层螺旋C...
  • 3篇MRI
  • 3篇病变
  • 2篇胸部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影像
  • 2篇神经内分泌

机构

  • 27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7篇陈邦文
  • 19篇杨爱春
  • 10篇何海青
  • 9篇樊树峰
  • 3篇米玉成
  • 3篇庞坚信
  • 3篇李扬飞
  • 2篇李丽红
  • 2篇汪军峰
  • 2篇王浩初
  • 1篇吴海鸰
  • 1篇季文斌
  • 1篇严珍珍
  • 1篇俞洪元
  • 1篇范正芬
  • 1篇丁建荣
  • 1篇李杨飞
  • 1篇王冬女
  • 1篇裘华敏
  • 1篇李玉晶

传媒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浙江实用医学
  • 2篇中国辐射卫生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_2WI低信号的前列腺外周带病变的MR诊断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T2加权相(T2WI)表现为低信号的前列腺外周带病变的诊断研究。方法:对83例前列腺外周带病变,其中前列腺炎症25例、前列腺腺癌45例、前列腺增生10例、纤维化病灶3例,进行T1WI、T2WI、DWI扫描,其中55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分析前列腺外周带病变的信号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同时分析83例患者的PSA值。结果:前列腺外周带炎症T2WI的低信号影大部呈斑片状,无占位效应,增强后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DWI呈稍高信号,ADC值稍减低,血PSA值处于正常值上限附近;前列腺外周带癌灶T2WI的低信号影以结节状为主,增强后时间-信号曲线呈速升速降型,DWI呈明显高信号影,ADC值明显降低,血PSA值明显增高;前列腺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T2WI的低信号呈斑片状或结节状,增强后早期无明显强化,后期不均匀强化,DWI呈稍高或高信号,ADC值稍低,介于腺癌与炎症之间,常可见中央带增生表现,血PSA值稍高;前列腺外周带纤维化病灶T2WI的低信号呈斑条状,界清,DWI呈低信号,增强后无强化,血PSA值正常。结论:前列腺外周带的炎症、腺癌、增生、纤维化病灶T2WI均可表现为低信号,增强扫描及DWI检查,ADC值测量,并结合PSA值,有较大诊断价值。
何海青樊树峰陈邦文杨爱春李丽红
关键词:前列腺磁共振成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宫颈癌磁共振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樊树峰王浩初米玉成卢洪胜何海青吴素芳邵秀娟丁建荣陈邦文
磁共振T1灌注加权、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宫颈癌检查中的应用优化。分析影响宫颈癌ADC值、MR灌注曲线的因素,并进行客观控制,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客观分析宫颈癌ADC值、MR灌注曲线,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如灌注成像,确定采用...
关键词:
关键词:宫颈癌磁共振成像诊断影像学检查
前列腺原发神经内分泌癌的CT、MR诊断
<正>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可发生于全身多个组织器官,最多见于胃肠道(74%)。原发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Primary prostatic neuroendocrine ...
何海青樊树峰陈邦文杨爱春李扬飞
关键词:前列腺腺癌前列腺
文献传递
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成像两种预测增强延迟时间技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两种增强延迟技术在头颈部动脉血管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64层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的202例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其中测试性团注技术组动脉成像的患者110例,团注追踪触发技术组动脉成像的患者92例,对扫描所得的图像同一部位动脉血管测量的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扫描技术所得的图像同一部位动脉测量的CT值,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且测试性团注组CT值波动较小。结论两种预测增强延迟时间技术均可作为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常规增强延迟方法,但测试性团注扫描技术更加安全可靠。
杨爱春陈邦文樊树峰
关键词:CT血管造影64层螺旋CT
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08年
杨爱春赵晓君陈邦文
关键词: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成像
基于人工智能MRI脑区容积比变化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MRI脑区容积比变化对早期帕金森病(P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早期PD患者60例,以及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88例作为对照。使用自动分割软件联影智能精确计算脑内各区域的容积比。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不同脑区容积比,选择差异性脑区及感兴趣脑区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联合诊断分析。结果早期P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海马、苍白球、壳核、丘脑、脉络丛等脑区容积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上这5个脑区容积比联合统计形成的诊断体系用于早期PD诊断的效能较好(AUC=0.939)。结论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联影智能脑容积自动分割可辅助早期PD的临床诊断。
庞坚信张黄琦鲍统安张美仙陈邦文季文斌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容积人工智能
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意义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7月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头颅CT平扫及CTP检查,并在CTP检查结束后48小时内进行MRI+DWI检查。比较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IP)区与对侧镜像区的脑灌注数据,包括血流量(CBF)、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结果CT头颅平扫68例中23例出现可疑脑梗死征象,CTP检查均发现脑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梗死区CBF、CBV均较对侧镜像区降低,对比剂MTT较对侧镜像区减少,TTP较对侧镜像区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区与梗死核心区比较,CBF、CBV升高,MTT延长,TTP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区与对侧镜像区比较,CBF降低,MTT及TTP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与对侧镜像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CTP检查,68例共找到93个病灶,其中76个为急性脑梗死灶,17个为软化灶。结论64层螺旋脑灌注成像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脑血流灌注情况,是早期诊断脑梗死、指导急诊溶栓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检查方法,较MRI流程简单灵活。
陈邦文杨爱春庞坚信
关键词:64层螺旋CT急性脑梗死脑灌注成像MRI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单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乳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乳腺肿块的37例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并获得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灶18个,恶性病灶19个。描记扩散图像上病变的兴趣区,由软件计算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对良性和恶性病变的ADC值进行比较。结果:12例良性病变在DWI上呈等信号或高信号,但ADC值升高或下降不明显,6例良性病变DWI上呈高信号,ADC值明显下降;19例恶性肿瘤DWI上呈高信号,ADC值明显下降。良性病变组ADC值为(1.474±0.441)×10-3mm2/s,恶性病变组ADC值为(1.082±0.160)×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2)。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测量在乳腺病变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王冬女陈邦文刘春娥
关键词:乳腺疾病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MR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DWI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30例前列腺癌(PCa)、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前列腺DWI扫描,分析三者的DWI图、ADC图的信号表现,以及癌灶、增生结节灶、正常前列腺的ADC值,以及前两者病灶ADC值与其周围正常外周带ADC值的相对比值变化规律。所有BPH和PCa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①PCa、BPH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DWI表现:PCa表现为高信号影为主;增生结节呈稍高信号为主,强度低于外周带,并且信号不均匀;健康志愿者外周带呈稍高信号为主,中央带呈等信号为主,外周带信号高于中央带,二者分界清晰;②PCa癌灶平均ADC值(0.878±0.056)×10-3mm2/s;BPH增生结节灶平均ADC值(1.379±0.201)×10-3mm2/s;健康者前列腺中央带平均ADC值(1.287±0.041)×10-3mm2/s;健康者前列腺外周带平均ADC值(1.636±0.064)×10-3mm2/s;③PCa癌灶、BPH增生结节灶(各30例)的平均ADC值与其周围正常外周带ADC值的相对比值平均分别为0.54±0.05,0.85±0.06。结论:正常前列腺外周带、BPH、正常前列腺中央带、PCa在DWI图像上信号有较大差别,PCa癌灶信号最高。正常前列腺外周带、BPH、正常前列腺中央带、PCa癌灶的ADC值依次下降。BPH、PCa癌灶ADC值与其周围正常外周带组织ADC值的相对比值有明显差别。ADC值≤0.97×10-3mm2/s,特别是同时ADC相对比值≤0.62,是PCa DWI诊断的可靠依据,有临床诊断意义。
何海青樊树峰陈邦文李丽红鄢广平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增生扩散加权成像
能谱CT最佳keV与70keV肝门静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对比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能谱CT最佳keV与70keV肝门静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1—7月行肝门静脉CTA的患者48例。以肝门静脉用最佳keV和70keV分别重组,分别比较肝门静脉最佳keV与70keV图像的CT值、背景噪声、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噪声比(SNR)和主观评分。结果肝门静脉最佳keV值48~54keV,平均52keV。最佳keV肝门静脉CT值、背景噪声、CNR和SNR分别均高于70keV时;最佳keV肝门静脉CTA图像质量较好率85.4%,高于70keV肝门静脉CTA图像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70keV图像相比,能谱最佳keV可有效改善肝门静脉CTA图像质量。
严珍珍朱妮娜米玉成王佳项寒芳陈邦文
关键词:肝脏能谱CT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