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凌

作品数:32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输血
  • 6篇贫血
  • 4篇地中海贫血
  • 4篇配血
  • 4篇交叉配血
  • 3篇血型
  • 3篇微柱
  • 3篇微柱凝胶
  • 3篇基因
  • 3篇核酸
  • 3篇红细胞
  • 2篇弹力
  • 2篇蛋白
  • 2篇定量法
  • 2篇心力衰竭
  • 2篇选择素
  • 2篇血浆
  • 2篇血疗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弹力图

机构

  • 32篇肇庆市第一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32篇刘凌
  • 13篇李流娇
  • 7篇帅虎
  • 6篇莫水群
  • 5篇曾月婷
  • 5篇梁莉红
  • 5篇陈享
  • 3篇蔡定邦
  • 3篇林焕馨
  • 3篇梅敏
  • 3篇沙宜芳
  • 2篇梁月雄
  • 2篇蔡肇丽
  • 2篇黄鹏程
  • 2篇吕兴
  • 2篇陈雄毅
  • 2篇陈晓红
  • 1篇伍锦泉
  • 1篇罗丽茹
  • 1篇聂建民

传媒

  • 8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肇庆医药
  • 3篇医学检验与临...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肇庆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库在安全输血中的重要性被引量:5
2004年
为了全面发展安全输血事业,除了血液中心或血站与此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外,血库也是一个极其重要 的环节。本文从配血样本的严格把关;技术操作的规范化;科学合理用血;记录与核对;输血前的病毒检验几个方面 阐述了安全血液与血库的关系,强调血库的重要性,以全方位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沙宜芳刘凌莫水群
关键词:输血交叉配血
微板核酸杂交技术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临床应用
2004年
目的 用微板核酸杂交技术准确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的含量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将患者血标本扩增后的产物 ,通过微孔板杂交显色对 5 4 0例不同临床表现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急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为 (174 96± 5 0 2 0 ) μg/L ,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为(94 32± 4 1 31) μg/L ,乙肝恢复期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为 (39 6 2± 2 4 5 1) μg/L ,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V DNA含量 <1μg/L ,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微板核酸杂交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能准确、快速进行HBV DNA定量 ,与临床诊断相符 ,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有指导意义。
刘凌陈享梁莉红
关键词:微板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反应
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技术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及意义
1999年
目的:探讨儿童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技术(PCR-SSCP)检测了40 例G-6PD缺乏症患儿,并采用DNA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以1 388位点突变的15 例,以1 311 位点突变的6 例,以1 024位点突变的未发现,另19 例类型未定。本文发现以1 388 位点突变最常见。结论:采用PCR-SSCP技术筛查可疑突变点,再结合氨基酸序列分析了解G-6PD缺乏症发生的分子基础,对于遗传性酶缺陷的基因研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聂建民郭亮蔡定邦林焕馨林华锦刘凌
关键词:儿童基因型G-6PDPCR-SSCP
G6PD/6PGD比值法诊断G6PD缺乏症619例结果分析
1999年
贾冰刘凌
关键词:G6PD缺乏症
血栓弹力图在指导重症患者合理输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指导重症患者合理输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366例需输血重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83例采取常规凝血检查为输血提供指导,观察组183例用TEG指导输血,对比两组血制品输注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24 h内输注冷沉淀量较对照组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血小板量、血浆量相比对照组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好转率(67.76%)显著高于对照组(5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患者采用TEG检测,能为输血操作提供合理指导,节省血液,改善预后,临床价值突出。
李流娇黄旭荣刘凌
关键词:重症患者合理输血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同步换血疗法治疗的效果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同步换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01—2014-12间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行外周动脉、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换血的过程中严格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并记录患儿换血前后的胆红素水平、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患儿换血前、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小板、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血钾、钠、钙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凝血PT、APTT及FIB等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同步换血疗法可快速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指标水平,对积极治疗溶血、控制感染、预防和减轻胆红素脑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换血后血小板下降多在3 d内自行改善,对凝血功能无造成影响。
李流娇乔萍刘凌
关键词: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同步换血疗法
抗DNA酶B在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及风湿热诊断中的应用
2001年
脱氧核糖核酸酶B(抗DNA酶B)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GAS)感染所致的急性肾小球肾炎(AGN)及风湿热(RF)的病原学诊断检测方法,在抗体动力学方面,其高峰期在4周~6周,抗体高滴度状态可持续3月~6月.而国内通常用的抗溶血素(ASO)因其高峰期在3周~5周,2个月大多降到正常,故其阳性率偏低.我们采用抗DNA酶B微量法及ASO对照对患儿进行GAS感染测定,现报道如下.
吕兴蔡定邦陈享刘凌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风湿热抗DNA酶B儿童
琼脂电泳法分析血红蛋白成分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地贫筛查血样的血红蛋白成分。方法 应用SEBIA 公司的HYDRASYS system 作血红蛋白琼脂电泳 (PH8.6)。结果 491例中372例呈正常人血红蛋白电泳区带,83例呈β-地中海贫血样血红蛋白电泳区带,8例呈α-地中海贫血样电泳区带,7例呈α、β-地中海贫血样血红蛋白电泳区带,21例呈异常血红蛋白电泳区带。结论 利用琼脂电泳可达到地贫筛查目的,对进一步检测及病情诊断具重要意义。
梁结玲刘凌梁洁玲
关键词:血红蛋白地中海贫血
微柱凝胶试验在血型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试验在血型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试验检定ABO及RhD血型1170人次,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886人次。结果 8份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为假阳性,3份RhD(-),6份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为假阳性。结论 微柱凝胶试验可作为血型和交叉配血的常规检测方法。
沙宜芳刘凌莫水群李流娇陈志玲王洋洋黎慧贤
关键词:微柱凝胶技术血型交叉配血凝聚胺试验
SE-选择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血浆中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在呼吸系几种疾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 5 1例COPD、2 0例肺炎、19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血液进行检测 ,作对比及相关分析。结果 各组急性期SE selectin的水平均较病情好转期及对照组高 (P <0 0 1)。COPD并呼衰组SE se lectin均数水平 5倍于正常人 ,SE selectin水平与PaO2 负相关 (r=- 0 884,P <0 0 1)。结论 血浆中SE se lectin在上述疾病急性阶段表达水平增高。COPD组缺氧严重程度与SE selectin水平正相关 ,监测SE selectin的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分析预后的参考指标。
陈晓红陈浩波张聪刘凌陈享
关键词:SE-选择素呼吸系统疾病血浆缺氧程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