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松

作品数:137 被引量:1,113H指数:17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10篇农业科学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1篇土壤
  • 23篇黄壤
  • 20篇养分
  • 19篇重金
  • 19篇重金属
  • 18篇玉米
  • 18篇
  • 15篇污染
  • 12篇辣椒
  • 12篇CD
  • 11篇肥料
  • 10篇水稻
  • 10篇耕地
  • 9篇施肥
  • 8篇土壤养分
  • 8篇肥力
  • 7篇土壤肥力
  • 7篇化肥
  • 6篇氮肥
  • 6篇钝化

机构

  • 123篇贵州省农业科...
  • 52篇贵州大学
  • 11篇西南大学
  • 6篇云南省农业科...
  • 4篇贵州省烟草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海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2篇贵州省烟草科...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工程职业...
  • 1篇四川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遵义市农业科...
  • 1篇金正大生态工...

作者

  • 136篇秦松
  • 62篇范成五
  • 45篇刘桂华
  • 24篇胡岗
  • 21篇肖厚军
  • 20篇赵欢
  • 14篇芶久兰
  • 13篇张萌
  • 12篇王丽
  • 9篇王正银
  • 9篇蒋太明
  • 7篇孙锐锋
  • 6篇何成兴
  • 6篇王文华
  • 6篇何腾兵
  • 5篇刘彦伶
  • 5篇李渝
  • 5篇陈龙
  • 5篇陈江博
  • 4篇何佳芳

传媒

  • 18篇西南农业学报
  • 15篇贵州农业科学
  • 7篇河南农业科学
  • 6篇耕作与栽培
  • 6篇中国土壤与肥...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南方农业
  • 4篇土壤通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山地农业生物...
  • 4篇南方农业学报
  • 3篇种子
  • 3篇土壤
  • 3篇现代园艺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北方园艺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稻米

年份

  • 2篇2024
  • 14篇2023
  • 21篇2022
  • 19篇2021
  • 10篇2020
  • 10篇2019
  • 15篇2018
  • 10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4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农药施用量对贵州春马铃薯病情指数和生物效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为贵州高海拔地区旱作春马铃薯高效施用农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威芋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农药不同用量(习惯剂量的100%、80%、60%和40%)对贵州威宁春马铃薯病情指数和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喷施农药后马铃薯的出苗率为89.63%~93.37%,病情指数为2.71%~6.17%,与不喷施(CK)相比,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1.55%~22.97%、2.50%~30.00%和12.29%~42.68%,以习惯喷施剂量80%的表现最佳;喷施农药可以显著改善马铃薯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还原糖含量较CK提高0.01~0.14百分点,淀粉含量提高0.76~7.43百分点,但对马铃薯块茎中氮、磷、钾和水分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喷施农药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的含量分别较CK提高6.96%~15.47%、1.75%~36.84%、3.57%~56.09%和10.00%~14.99%。【结论】贵州旱作春马铃薯高产栽培过程中农药施用以习惯喷施剂量的80%为宜。
芶久兰张萌何佳芳陈龙魏全全秦松徐永康张荣华
关键词:农药施用量春马铃薯病情指数生物效应
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吸收特征及食用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2023年
在黔西北T、Y两地镉(Cd)污染耕地采用田间试验法,以黔西北主要种植的21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品种与环境的作用效应,探讨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吸收特征及其食用安全性,为黔西北马铃薯的安全种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Y地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介于3564.3~15271.8 kg/hm2,均值为9200.1 kg/hm2;T地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介于1825.9~16305.6 kg/hm2,均值为6754.0 kg/hm2;T、Y两地均以转心乌块茎产量最高;品种、环境及品种与环境互作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Y地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含量介于0.061~0.153 mg/kg,均值为0.094 mg/kg;T地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含量介于0.055~0.111 mg/kg,均值为0.080 mg/kg;品种、环境及品种与环境互作对马铃薯块茎Cd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Y、T两地参试的21个马铃薯品种块茎Cd超标率分别为38.09%、14.29%,两地青薯9号块茎Cd含量均最低。食用安全性评价显示,食用研究区超标马铃薯品种对人体健康风险较小,但结合块茎Cd含量,建议Cd超标马铃薯品种作为工业原料使用更安全。
柴冠群周礼兴王丽刘桂华秦松曹艳范成五
关键词:马铃薯
喀斯特山区水库底泥理化性状调查——以贵阳市阿哈水库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为调查阿哈水库底泥的理化性质,根据阿哈水库地形地貌、入库河流和出库口分布等特点,采集底泥样品12个,测定阿哈水库底泥的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底泥的机械组成以壤质粘土与粉砂质粘土为主,含水量、比重和孔隙度的平均值分别为77.9、2.52 g/cm^3、36.1%,含水量较高,比重较适宜,孔隙度较低,各个指标变异系数范围为5.56~24.25%,空间变异性明显;底泥pH、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21、22.46、17.85 cmol/kg,3700、160.22、51.09 mg/kg,pH呈中性,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较高,且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变幅较大,为3.05~46.56%,空间变异性较强。
陈江博范成五严莲英胡岗秦松
关键词:阿哈水库底泥理化性质
不同钝化材料对农田土壤中砷的钝化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笔者探究不同添加比例钝化材料对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农田土壤中有效态As钝化特征,旨在为砷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参考。试验通过向砷污染土壤中分别添加生石灰等12种不同比例钝化剂,分析不同钝化剂对土壤pH、有效As和钝化率的影响。6种无机钝化材料中铁矿粉、钢渣和煤渣均能有效降低农田土壤中As有效态含量,以施用煤渣效果最佳,使土壤p H降低0.01~0.16个单位,不同添加量的钝化率为34.58%~56.33%;6种有机钝化材料中添加腐殖质的土壤中As有效态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pH变化不显著,不同添加量的钝化率为40.96%~44.08%。铁矿粉、钢渣、煤渣和腐殖质能稳定土壤中As的活性。考虑到材料投入成本,钢渣、煤渣更适合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
黄安林刘桂华柴冠群范成五傅国华秦松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
黔西南某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估与来源解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了解喀斯特地区小尺度区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生态风险,为利用土地功能和保护耕地土壤环境提供参考。【方法】在黔西南中部某农用地土壤上共布设27个点位,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分析测定pH与Cd、Hg、As、Pb、Cr、Cu、Zn和Ni等8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为评价标准,分析其分布特征、生态风险和来源。【结果】研究区土壤pH为5.46~8.07,重金属Zn、Cr、Pb、Ni、As、Cu、Cd与Hg平均含量分别为154.24、153.71、64.25、61.76、50.38、49.86、0.41和64.25 mg/kg。研究区农用地土壤受As和Cd污染指数分别为1.68和1.38。8种重金属的危害指数(I_(R))为69.00,小于生态危害下限(I_(R)=150)。Cd与Pb,Hg与As、Cu、Zn、Ni,As与Cu、Zn、Ni、Cr,Cr与Cu、Zn、Ni,Cu与Zn、Ni,Zn与Ni间分别具有同源性,存在复合污染。As、Hg、Cr、Cu、Zn、Ni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载荷,其方差贡献率为57.565%,含量较高原因主要为长期含重金属化肥施用造成;Cd和Pb在第二主成分中有较高载荷,其方差贡献率为80.277%,含量较高原因主要为成土母质中含量较高。【结论】研究区农用地土壤pH为5.46~8.07,已受不同程度As和Cd污染;Cr和Ni污染处于尚清洁范围;Hg、Pb、Cu和Zn处于清洁范围。污染程度为轻微生态危害。
吴科堰范成五刘桂华柴冠群吴正卓秦松
关键词:重金属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
钝化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17年
化学钝化修复技术作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方法之一,成本低、操作简单、修复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钝化剂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可分为无机类钝化剂、有机类钝化剂、微生物类钝化剂、复合型钝化剂及新型材料钝化剂,不同类型的钝化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各不相同。主要从各类型钝化剂的自身特性、作用机理、修复效果概述了钝化剂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钝化剂的合理施用、风险评估、长期有效性、完善分类系统、修复方法集成等方面提出展望,以期为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
瞿飞范成五刘桂华胡岗陈江博秦松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剂
炭基肥对贵州黄壤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为探究炭基肥对贵州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不施N肥(T1)、习惯施肥(T2)、炭基肥(T3)、炭基肥×80%(T4)4个处理,研究炭基肥和炭基肥×80%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叶绿素SPAD值、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和T4处理均能提高玉米产量,以T3处理最高,达70.43 g/株,其次是T4处理,为65.31 g/株,二者无显著差异;玉米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均以T3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T4处理;玉米叶绿素SPAD值随生育期的进程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SPAD值在拔节期达到峰值,以T4处理最高,为54.0;炭基肥能够显著增加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在玉米收获期,玉米籽粒的干物质分配量达到最高,分配率为22.97%~45.03%,以T4处理最高;从相关性来看,玉米产量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SPAD值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T3、T4处理对鲜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光合特性及叶绿素SPAD值有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以T3处理效果较优。
谢婷婷赵欢肖厚军陈云梅胡岗秦松
关键词: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
减氮配施有机物料对玉米-白菜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光合特性和产品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减氮配施有机物料是实现农作物减肥不减产甚至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究减氮配施有机物料对贵州黄壤区玉米-白菜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光合特性和农产品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和白菜作为供试作物,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减氮(20%)配施生物炭(RF+B)、减氮配施菜籽饼(RF+O)、减氮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RF+BO)处理,对玉米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和白菜苗期、生长期、收获期植株叶片光合特性、生物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RF+BO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和白菜产量,增幅分别为9.7%和39.2%,RF+O处理对玉米和白菜产量的影响不显著,RF+B处理玉米增产不明显。RF+BO处理改善了玉米和白菜的生物性状,显著提升了玉米百粒重和白菜的株高、最大叶长、总生物量;延长了玉米和白菜持绿期及高光合持续时间,其中,玉米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叶片SPAD值分别增加42.7%、11.0%、12.8%和30.2%,白菜苗期、生长期和收获期叶片SPAD值分别增加13.5%、9.2%和12.5%;玉米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P_(n))分别增加11.1%、10.9%和119.8%,白菜生长期和收获期的P_(n)分别提高12.7%和14.6%;玉米抽穗期和收获期的气孔导度(g_(s))分别增加58.3%和41.7%,白菜苗期、生长期和收获期的g_(s)分别增加10%、64.7%和19.2%;玉米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蒸腾速率(T_(r))分别增加55.0%、10.6%、14.0%和143.9%,白菜生长期的T_(r)增加26.1%。同时,玉米和白菜的营养品质明显改善,玉米籽粒还原糖、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6.2%、3.5%和20.3%,白菜V_(c)、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26.3%、21.0%和27.8%。这说明本试验条件下,减氮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组合对贵州黄壤玉米-白菜轮作系统的作物生长、产量提升、持绿期和高光合持续时间的延长、农产品品�
陈云梅赵欢肖厚军肖厚军秦松胡岗
关键词:菜籽饼玉米白菜光合特性
贵州岩溶地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Cd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为探究岩溶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中重金属Cd的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集了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和红托竹荪样品,分析了土壤中Cd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红托竹荪中Cd含量及富集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土壤中Cd迁移累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总Cd含量为0.24~4.23 mg·kg^(-1),平均值为0.96 mg·kg^(-1),是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3.2倍,是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的1.45倍。土壤Cd形态以可还原态为主,其含量占比为20.87%~63.81%,平均值为41.64%,Cd各形态占比为可还原态>残渣态>弱酸可溶态>可氧化态。红托竹荪中Cd含量为0.07~0.39 mg·kg^(-1)(以鲜样计),平均值为0.18 mg·kg^(-1),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值(0.20 mg·kg^(-1))。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为0.50~21.91和0.31~8.89。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pH值与弱酸可溶态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35,P<0.05,n=26),与可还原态Cd含量(r=0.469,P<0.05)、土壤总Cd含量(r=0.392,P<0.05)呈显著正相关。红托竹荪中Cd含量(r=-0.670,P<0.01)、Cd的富集系数(r=-0.724,P<0.01)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H值和K、Ca、Fe、Cu含量是红托竹荪富集Cd的主要影响因素。
刘桂华王德美秦松柴冠群罗沐欣键范成五
关键词:岩溶区红托竹荪CD
贵州黄壤区辣椒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氮素利用对新型肥料的响应被引量:24
2016年
为探索贵州黄壤区施用新型肥料对辣椒种植的增产效应,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保水型(BSX)、稳定性(WDX)、包膜型(BMX)缓释肥和长效氮肥(CXDF)4种新型肥料对‘博辣5号’辣椒的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新型肥料可以明显影响辣椒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分配,辣椒氮素积累快速增长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较干物质分别提前17~26 d和28~45 d,且氮素积累快速增长持续期也较干物质缩短7~23 d,表明氮素积累的发生时间要先于干物质积累;与普通复合肥(FHF)处理相比,新型肥料处理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均出现明显滞后,以BMX处理的滞后时间最长,但是WDX处理的快速增长持续期较短且最大积累速率最高,说明稳定性缓释肥可实现养分短时间内的高效利用;BSX和BMX处理的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占总干物质和总氮的比例分别为62.9%和20.1%、73.3%和20.5%,而WDX处理则分别为59.3%和11.6%,说明保水型和包膜型缓释肥相对有利于辣椒花后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同化,而稳定性缓释肥则更有利于花前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与FHF处理相比,施用新型肥料(保水型、稳定性和包膜型缓释肥)可显著提高辣椒的氮素利用效率,以稳定性缓释肥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66.74kg·kg^(-1)、44.28 kg·kg^(-1)和54.6%.新型肥料适用于贵州辣椒种植栽培,以稳定性缓释肥的施用效果最佳.
张萌肖厚军赵欢安江勇秦松芶久兰胡岗
关键词:新型肥料贵州辣椒干物质氮素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