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女奇

作品数:21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动物
  • 5篇基因
  • 4篇胚胎
  • 4篇肿瘤
  • 4篇小鼠
  • 3篇三聚氰胺
  • 3篇鼠胚
  • 3篇鼠胚胎
  • 3篇胚胎干细胞
  • 3篇氰胺
  • 3篇自杀
  • 3篇自杀基因
  • 3篇细胞株
  • 3篇小鼠胚胎
  • 3篇小鼠胚胎干细...
  • 3篇干细胞
  • 3篇癌细胞
  • 3篇癌细胞株
  • 2篇动物模型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
  • 8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出入境检...

作者

  • 19篇钟女奇
  • 7篇黄冰
  • 6篇陈系古
  • 4篇赵勇
  • 3篇张薇
  • 3篇陈颖青
  • 3篇都同功
  • 3篇林以理
  • 3篇夏云飞
  • 3篇黎福荣
  • 2篇欧阳少伦
  • 2篇汪建平
  • 2篇庄少慧
  • 2篇董文广
  • 2篇黄文革
  • 2篇周军
  • 2篇王天宝
  • 2篇邓新燕
  • 1篇余惠旻
  • 1篇傅祖植

传媒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融合自杀基因“靶向治疗”CEA阳性肿瘤被引量:4
1998年
用融合自杀基因“靶向治疗”CEA阳性肿瘤许道松1伍新尧1钟女奇2夏云飞3吴凝华3罗超权1郭语彬1黄冰2(中山医科大学1生化教研室;广州,5100892实验动物中心;3附属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主题词癌胚抗原;启动区(遗传学);基因疗法;胞苷脱氨酶/遗传...
许道松伍新尧钟女奇夏云飞吴凝华罗超权郭语彬黄冰
关键词:癌胚抗原肿瘤基因疗法自杀基因
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被引量:21
1999年
ES细胞的培养应满足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分化而保持其高度未分化潜能。我们用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基DMEM中加白血病抑制因子的方法来培养ES细胞。培养的ES细胞呈集落状生长,细胞排列紧密,呈未分化状态。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是分离培养ES细胞最普遍使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本文还围绕ES细胞培养中的促进增殖和抑制分化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都同功陈系古刘兰英俞生钟女奇黄冰林学颜
关键词:ES细胞干细胞小鼠胚胎饲养层集落分化潜能DMEM
实验动物细菌检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与预防被引量:4
2011年
实验动物细菌检测中的生物安全必须得到有效地控制与预防,才能确保实验动物细菌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从"选择合适的操作技术、防散设备和设施;检测工作中的生物安全的有效处理措施;实验室主管在生物安全保障中的作用"这三大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了实验动物细菌检测中生物安全得到有效控制与预防的必需措施与重要性,进而实验动物细菌质量控制就有了有力的保障。
钟女奇赵勇洪迅黄芝瑛
关键词:实验动物细菌检测生物安全
RNA干扰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性的逆转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小分子干扰RNA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设计针对mdrl基因的SiRNA,转染进MCF-7/Adr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drl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Pgp表达,MTT法检测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该SiRNA能使耐药细胞株MCF-7/Adr的mdrlmRNA和Pgp表达水平分别显著下调(P<0.01),并使阿霉素对MCF7/Adr的IC50显著降低(P<0.01)。结论RNA干扰可逆转乳腺癌MCF7/Adr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
曾爱华何蕴韶王穗海王伟毅钟女奇
关键词:RNA干扰乳腺癌细胞株MCF-7多药耐药性乳腺癌耐药细胞
不同条件下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被引量:16
2001年
都同功黄冰钟女奇邓新燕陈颖青陈系古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小鼠
CEA启动子启动双自杀基因与单自杀基因对Lovo细胞杀伤作用的比较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CEA启动子(CEApromoter,Cp)启动的双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deaminase,CD)与胸苷激酶(thymidinekinase,TK)组织特异性对Lovo结肠癌细胞杀伤作用是否优于单一自杀基因。【方法】以带有Cp、CD与TK的重组腺病毒转染的Lovo细胞作为实验组,未转染者为对照组,5鄄氟胞嘧啶(5鄄fluorocytosine,5鄄Fc)组系列质量浓度:10、8、6、4、2、0滋g/mL;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组系列质量浓度:5、4、3、2、1、0滋g/mL;两药联合应用的系列质量浓度:(10+5)、(8+4)、(6+3)、(4+2)、(2+1)、0滋g/mL。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噻唑蓝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growthinhibitionrate,GIR)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病毒转染的Lovo细胞与未转染的Lovo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培养,给予5鄄Fc5滋g/mL或/和GCV10滋g/mL,噻唑蓝法测定细胞GIR。【结果】对照组5鄄Fc与GCV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极低,5鄄Fc组IC50为2400滋g/mL,GCV组为3500滋g/mL。实验组随5鄄Fc与GCV剂量增加,对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加,5鄄Fc组IC50为5.75滋g/mL,GCV组为3.50滋g/mL,两者同时应用相当于5鄄Fc1.90滋g/mL+GCV0.95滋g/mL,细胞对5鄄Fc的敏感性提高417.4倍,对GCV的敏感性提高1000倍。病毒杀伤Lovo细胞具有明显的“旁观者”效应,联合应药组的“旁观者”效应明显高于单独应用组。【结论】双自杀基因细胞毒效应以及“旁观者”效应均高于单一自杀基因。
王天宝汪建平董文广钟女奇周军
关键词:胞嘧啶脱氨酶胸苷激酶
基于3R的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质量检测方案的考量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旨在总结基于3R的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质量检测方案。参考多年的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质量检测实践方法,以"检测依据、国内外状况、各单位的实际情况、3R原则、安全与质控能力"等为考量要素,制定出以"最优化的样本、标本、试剂、仪器、方法及过硬的技术与质控检测团队"进行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质量检测的实验方案。本文考察了国内外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质量检测状况及各单位的实际情况。论证了基于3R原则的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质量检测及最优化的检测方法,并分析了安全意识与质控能力的重要性。这些考量下的质量检测方法与检测结果能很好地满足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质量检测的现今要求:快速与准确,安全与高效等。该文概述了如何"基于3R的原则,在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质量检测方案制定或其它有关工作中"进行有关要素的考量,希望能为同仁们在相关工作中抛砖引玉、少走弯路、提供些经验性参考。
钟女奇赵勇宋莹付新录郭中敏
关键词: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
HSV1-tk基因的部分DNA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采用PCR技术从商品质粒pHSV10 6扩增出HSV1 tk基因 (112 8bp) ,PCR产物用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然后以重组质粒pcTK为模板 ,tk基因的 5′端引物为DNA测序引物进行部分DNA序列分析 .部分DNA序列分析证明PCR产物为HSV1 tk基因正确无误 ,成功筛选到HSV1 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TK 。
刘彦文钟女奇都同功黄冰陈系古
关键词:HSV1-TK基因治疗转基因动物克隆DNA序列分析
小鼠胚胎切割及半胚体外培养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人类动物模型的建立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C57 BL6J雌性小鼠与KM 雄性小鼠交配,见栓3-5d 采集小鼠晚期桑椹胚和早期囊胚,应用显微手术刀直接分割法进行胚胎二等份分割,所得半胚体外培养,观察其发育情况。结果 晚期桑椹胚分割成功率是91-3 % ,半胚发育率为57-1 % ,早期囊胚分割成功率约为89-2 % ,半胚发育率为71-2 % 。结论 C57 BL6J 小鼠与KM 小鼠的F1 代胚胎经切割后能在体外良好发育,该资料可用于同卵双胞胎分化发育的研究及人类双胞胎动物模型的制作。
邱国光黄冰黄文革陈颖青邓新燕钟女奇何爱菊陈系古
关键词:体外培养晚期胚胎桑椹胚囊胚
Leptin对大鼠肝细胞葡萄糖氧化影响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观察Leptin对大鼠肝细胞葡萄糖氧化的影响,及其剂量与时间效应。方法:培养肝细胞以不同剂量Leptin处理,以及以同一剂量Leptin处理不同时间,以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肝细胞氧化D[U14C]葡萄糖的量。结果:细胞培养1h,当Leptin为10μg·L-1时,肝细胞葡萄糖氧化与未予Leptin处理的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当Leptin为50μg·L-1,葡萄糖氧化较对照组下降(P<005),在50~200μg·L-1范围随剂量的上升而逐渐下降。以Leptin100μg·L-1延长作用时间至3h、12h、24h、48h,葡萄糖氧化反而较1h时显著上升(P<001),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低剂量Leptin对肝细胞葡萄糖氧化无显著影响,高剂量Leptin对肝细胞葡萄糖氧化具剂量依赖性急性抑制作用,慢性作用时,其抑制作用消失。
曹筱佩程桦钟女奇黄冰傅祖植
关键词:LEPTIN肥胖症糖代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