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烟草
  • 2篇栽培
  • 2篇早花
  • 1篇地膜
  • 1篇地膜覆盖
  • 1篇烟草白粉病
  • 1篇烟草赤星病
  • 1篇烟草脉斑病
  • 1篇烟碱
  • 1篇烟田
  • 1篇烟叶
  • 1篇药剂
  • 1篇药剂防效
  • 1篇移栽
  • 1篇预防措施
  • 1篇栽培管理
  • 1篇栽培管理措施
  • 1篇中耕
  • 1篇中耕培土
  • 1篇烧苗

机构

  • 8篇中国烟草总公...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作者

  • 8篇陈卫华
  • 3篇白建保
  • 1篇岳彩鹏
  • 1篇韩锦峰
  • 1篇王广山
  • 1篇薛超群
  • 1篇胡晨曦

传媒

  • 5篇烟草科技
  • 2篇河南科技
  • 1篇河南科技(乡...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5
  • 1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烟草苗床期的科学管理
2002年
根据烟苗不同时期的生育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是培育壮苗的关键。 一、塑料薄膜管理 通过对薄膜揭与盖的管理,来调节苗床温度,达到育壮苗、早成苗、适时移栽的要求。此期要注意三个阶段的管理。
白建保陈卫华
关键词:苗床期苗床温度生育特点揭膜剪叶烧苗
豫西烟田地膜覆盖与烟草赤星病发生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5
1994年
豫西旱作烟田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促发促长、增进产质的良好效应,已被生产实践所证明。但随之所产生的地膜残留污染、盖膜后降水利用率不高等负效应也应引起重视。本文从烟草赤星病的发生就其负效应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对策。
程宝玉陈卫华
关键词:烟草赤星病地膜覆盖病害
烟草开花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1年
针对烟草的成花决定、开花诱导、成花信号以及生产上存在的早花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烟草在诱导开花过程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①诱导感受态的存在 ,低温诱导和光周期诱导的敏感时期是否一致 ,诱导时间是否有临界期限 ;②不同诱导条件生理信号是否相同 ,信号传导途径是否一致 ;③应答基因的启动和表达 ,及表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等。
岳彩鹏韩锦峰陈卫华
关键词:烟草开花诱导早花
烟草早花与底烘的预防被引量:1
2002年
烟草大田生产期间,由于气候、施肥、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烟株经常出现早花或底烘现象。我们在生产上要针对这些现象,及时做好相应的补救措施,减轻损失。 一、早花
白建保陈卫华
关键词:栽培管理措施大苗移栽中耕培土高脚苗
豫西烟草脉斑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连续 4年对烟草脉斑病 (马铃薯Y病毒的发生规律及 4种药剂的防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病在豫西烟区的初发期为 6月上旬 ,6月下旬~ 7月上旬进入盛发期 ;发病与气候、移栽期、施肥、蚜虫等因素关系密切。 4种药剂防效中 ,“金叶宝”2 0 0倍液药剂防效较好 ,其防效率达到 71.4 7%。
程宝玉吴娟霞陈卫华苏富强
关键词:烟草药剂防效
豫西烟草白粉病发生规律及损失估计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通过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豫西烟草白粉病初发期为6月中旬至下旬,盛发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9月份病情逐渐缓和;发病成因与降水、施肥、栽期等因素关系密切;产量损失模型为均价损失模型为。(Rt>t0.001S)。②发病级(x)与均价损失率()的相关方程:Y=17.247X一4.246r=0.991标准误差:Sy·x=4.345显著性:b(Rt>t0.001S)。2.2方程验证①产量损失Y=6.151X一1.222验证:据Sv·x=1.404,应有≥68.27%的观察值落入Y=6.15IX一1.222±1.404范围内,结果表明(见表2),70%观察值落入此方程内,故方程具有统计学精确性。②均价损失Y=17;25X一4.25验证:据Sv·x=4.345,应有≥68.27%的观察值落入Y=17.25X一4.25±4.345范围内,结果表明(见表3),90%观察值落入此方程内,故方程具有统计学精确性。3结语综上所述,豫西烟草白粉病初发期为6月中旬至下旬,盛发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病情与降水关系密切,雨日多,雨量大,病情发展快,减产降质严重;移栽晚,密度大,发病较重;肥过量,施N偏高,N、P、K比例不协调的烟田,易?
程宝玉苏富强陈卫华
关键词:烟草白粉病
烟叶返青与黑暴烟
2003年
烟草在大田生长后期,由于环境条件、施肥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原因,在成熟时,常会出现烟叶返青、黑暴等不正常现象,给烟叶烘烤带来了诸多困难;而且烤后叶片则出现青筋、黑片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烟叶的质量。
白建保陈卫华
关键词:烟叶预防措施
烟碱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降低烟碱技术措施被引量:132
2001年
综述了遗传、生态及栽培方面对烟碱的影响。认为①品种 ;②旺长期和成熟期干旱 ;③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低、成熟阶段气温 >2 0℃~ 2 4℃持续天数少 ;④pH值过高或过低 (>7.5,<6 .5) ;⑤氮肥施用过多 ,追肥过晚 ,打顶后土壤余氮过多 ,使用氮肥形态不适当 ;⑥缺Mo和B ;⑦不灌溉和灌溉不及时 ;⑧移栽期不适宜 ;⑨打顶过低、留叶数过少是烟碱含量过高的主要原因。陈化和发酵是降低调制后烟叶烟碱含量的途径之一。提出了①培育烟碱含量适宜品种 ;②烟叶种植向生态适宜区转移 ;使用石灰和适当使用饼肥调节pH值 ;③适量施用氮磷肥、平衡施用微量元素 ;④干旱适时浇水 ;⑤合理确定移栽期 ;⑥打顶技术 ;⑦采收调制 ;⑧陈化等降低烟碱 ,提高烟叶可用性的技术措施。
王广山陈卫华薛超群胡晨曦
关键词:烟碱烟草生态因素栽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