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智勇

作品数:27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骨折
  • 10篇关节
  • 8篇手术
  • 5篇手术治疗
  • 4篇愈合
  • 4篇髌骨
  • 4篇脱位
  • 3篇髌骨下极骨折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关节脱位
  • 2篇蛋白
  • 2篇延迟愈合
  • 2篇生物力学
  • 2篇疼痛
  • 2篇肱骨
  • 2篇外科
  • 2篇临床病例
  • 2篇临床病例讨论
  • 2篇内骨折

机构

  • 29篇烟台市烟台山...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29篇周智勇
  • 14篇陈旭
  • 7篇张兴琳
  • 7篇王丹
  • 6篇刘绍贤
  • 6篇赵学琴
  • 6篇孙涛
  • 4篇张兴林
  • 4篇姜俊杰
  • 3篇王振海
  • 3篇刘云鹏
  • 3篇蒋协远
  • 3篇鲁兴
  • 2篇卫小春
  • 2篇高富贵
  • 2篇于敏
  • 2篇张国栋
  • 2篇张树栋
  • 1篇曲高伟
  • 1篇王海

传媒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髌骨下极骨折治疗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2009年,我院手术治疗的髌骨下极骨折(包括波及下极的粉碎性骨折)157例,采用张力带固定及部分髌骨切除术,随访术后疗效,采用Bostman...
姜俊杰陈旭张兴林孙涛周智勇贾培桐刘绍贤褚楷
关键词:髌骨下极骨折手术
文献传递
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分析髌骨下极骨折治疗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2009年,本院手术治疗的髌骨下极骨折(包括波及下极的粉碎性骨折)157例,采用张力带固定及部分髌骨切除术,随访术后疗效,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及髌骨长轴形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张力带固定组患侧髌骨纵轴长度大于健侧,P=0.000,有统计学差异,张力带固定组Bostman评分为26.661 5±1.178 3,部分髌骨切除组Bostman评分为26.370 4±0.996 1,P=0.118,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该研究测量了髌骨下极粉碎骨折保留髌骨完整的张力带固定术后髌骨延长的范围,证实了临床张力带固定及部分髌骨切除术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对临床髌骨下极骨折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姜俊杰陈旭张兴林孙涛周智勇贾培桐刘绍贤褚楷
关键词:髌骨下极骨折手术
髌骨下极骨折的手术治疗现状被引量:29
2010年
目的阐述髌骨下极骨折治疗的进展,分析治疗现状,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髌骨骨折的文献,结合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总结髌骨下极骨折的治疗方法。结果对髌骨下极骨折的手术治疗可分为保留髌骨完整和部分切除下极碎骨块两种。前者包括多种术式,如钢丝环扎内固定、张力带固定、镍钛-聚髌器内固定、篮网状钢板内固定、改良McLaughlin法、普迪思线网状固定等;后者是髌骨部分切除伸膝装置重建术。每种方式均有其优势和局限。结论虽然多数研究倾向于保留髌骨完整,但有研究证实部分切除骨块对膝关节功能无显著影响。实验获取所能切除的髌骨下极大小的安全范围及可接受的术后延长范围,对规范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治疗至关重要。
张兴琳陈旭姜俊杰贾培桐周智勇孙涛刘绍贤
关键词: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治疗髌骨部分切除
冲击波对骨愈合过程中骨痂生成及VEGF和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
王丹孟凡宾周智勇陈慧平曲文庆宿平赵孟臣
1.任务来源:该课题来源于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应用领域和研究内容:该课题为骨科基础研究,旨在研究体外冲击波对兔新鲜骨折愈合的影响。通过研究冲击波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生成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
关键词:
关键词:冲击波BFGFVEGF骨愈合
临床病例讨论——后侧pilon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2013年
病历摘要 患者,女,60岁,因“摔伤致左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d”于2013年1月2日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患者自述除左踝关节受伤外,未觉身体其他部位受伤。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左踝关节肿胀,见皮下瘀斑,内、外、后侧有压痛,左踝关节主动活动受限,左足皮肤感觉、血供未见明显异常,
周智勇陈旭蒋协远刘绍贤张兴琳邹德鑫
关键词:PILON骨折临床病例踝关节肿胀入院查体关节疼痛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有无骨牵引对手术治疗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明确新鲜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术前是否需要骨牵引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组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受伤7 d内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将患者分为术前骨牵引组与术前无骨牵引组两组。骨牵引治疗39例,其中男19例,女20例,患者平均年龄(67±9)岁。无骨牵引治疗43例,其中男20例,女23例,患者平均年龄(65±6)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术中复位所用的时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患者完全下地的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最终患肢髋关节评分的情况。结果对两组82例患者均进行了8~16个月(平均12.5个月)的回访。骨牵引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5.7±1.3)分、手术中复位所用的时间(26.1±6.1)min及围手术期总体失血量(1053.3±143.5)ml与无骨牵引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6.3±1.4)分、手术中复位所用的时间(24.1±3.9)min及围手术期总体失血量(1035.7±116.8)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频率、术后患者完全下地负重的时间、骨折的愈合时间及最终患肢髋关节评分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这几个方面对比分析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新鲜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骨牵引不是必须的治疗。
褚楷王蕾陈旭张兴林鲁兴左海宁周智勇贾培桐刘绍贤曲高伟
关键词:髋骨折骨牵引复位法
水动力清创系统联合持续闭式引流(VSD)、骨水泥抗生素链珠、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早期内植物周围感染
目的:探讨水动力清创系统联合传统的持续闭式引流( VSD)、骨水泥抗生素链珠、静脉应用抗生素"四联疗法"治疗早期内植物周围感染的临床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3月共15例骨折术后早期内植物周围感染患...
岳俊伊陈旭姜传强张兴琳周智勇
胫骨平台骨折CT分类的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前,胫骨平台骨折分类包括: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胫骨平台骨折四象限分型、胫骨平台骨折八"段"分型和十"段"分型、四柱九段分型等。本文综述胫骨平台骨折各种CT分类的方法、优缺点和手术入路选择。胫骨平台骨折的CT分型的精髓更加注重冠状面骨折线,尤其后方的冠状面骨块。将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四象限分类与胫骨平台周缘皮质的四柱分类相结合,再辅以非关节面结构(髁间棘、胫骨结节、腓骨头),有可能对胫骨平台骨折提供更加完整的描述,但也可能因为配对组合太多,太过繁杂,临床使用困难。
周智勇王振海胡孙君张世民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CT
临床病例讨论--Essex-Lopresti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男性,23岁,交通伤致右肘部和腕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h于2010年4月7日在当地医院就诊。根据其门诊记录,当时查体:神志清,痛苦貌,急诊摄右前臂X线片(图1),诊断为右桡骨头骨折。给予手法复位外固定术,术后疼痛未缓解。4月27日患者去当地另一家医院就诊,
周智勇陈旭蒋协远唐致峰
关键词:ESSEX-LOPRESTI损伤临床病例桡骨头骨折腕部疼痛外固定术
创伤性双侧髋关节一前一后脱位: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08年
随着高速交通的发展,外伤性髋关节脱位有上升趋势。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约占全身所有关节脱位的2%~5%,双侧髋关节脱位约占所有髋关节脱位的1%~2%,其中双侧后脱位约占双侧髋关节脱位的50%,双侧前脱位约占10%,一前一后脱位约占40%。本文报告1例双侧髋关节一前一后脱位并复习2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同时本例患者还并存右侧胫骨平台骨折,文献中尚无类似损伤报道。
周智勇刘云鹏赵学琴
关键词:双侧髋关节文献复习后脱位外伤性髋关节脱位创伤性前脱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