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艳
- 作品数:20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白城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试析马克思真理观的出发点
- 2016年
- 马克思是现代实践哲学的奠基人。从实践哲学视角理解的真理与理论哲学视角理解的真理具有完全不同的面貌。理论哲学的真理是非历史的、永恒不变的知识。实践哲学视域下的真理更具实践智慧的意蕴,真理具有生成性、变化性和历史性的特点。由视域决定,马克思理解的真理不是抽象的主体对静止客体的认知,而是以实践为存在方式的人对由实践不断生成的自身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把握。真理是由人的实践生存方式决定的,实践是真理的生存境遇。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历史发展是马克思理解真理的出发点。
- 于秀艳
- 关键词:真理观实践哲学理论哲学
- 创业法律风险的内涵和特性探微被引量:11
- 2011年
- 从风险社会理论对风险社会中"风险"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和界定出发,立足于创业活动的创新本质,从"承担不利法律后果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这一法学视角揭示了创业法律风险的概念和内涵,阐发了创业法律风险的特性。对创业法律风险内涵和特性的探讨将为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 王明文于秀艳
-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2002年
- 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主流健康、积极向上,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忧,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 于秀艳
- 论创业法律风险的来源和构成要素被引量:1
- 2012年
- 从客观事件和创业者法律行为两个方面探讨了创业法律风险的来源,对创业法律风险的一般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创业法律风险的来源不同,其构成要素也呈现出差异性。
- 王明文于秀艳
- 关键词:创业法律风险
- 我国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法律制度的建构被引量:1
- 2009年
- 文章分析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权的社会权与自由权性质,从政府保障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权这一视角,对我国当前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进行了考察与反思,并提出了构建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制度的初步设想。
- 于秀艳
- 关键词: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法律制度
- 真理观人学向度的遮蔽——符合论真理观批判
- 2014年
- 作为一种理论活动,哲学根源于人的现实生活,表达着人在具体生存境遇中的精神追求,寻求着对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在哲学视域中,对真理的理解,也应立足于人,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因此,真理应是人的真理。但是,符合论真理观在理解真理时遵从客观性原则,使真理成为仅与对象符合的客观知识。真理与人无关。针对这一问题,从片面追求客观性、对人的抽象理解、人的生存实践本体地位的缺失三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批判构成了本文的基本理路。
- 于秀艳王明文
- 关键词:真理观人学向度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意蕴
- 2012年
-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重大战略任务。任务的提出,有助于重新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意蕴:占领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基础;推进人的自由、解放进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共产主义社会远大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昭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争取自身引领地位的同时,所蕴含的兼容并包的宽容品质。
- 于秀艳杨晶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意蕴
- 知识论的超越与实践哲学的当代阐释被引量:1
- 2013年
- 现代哲学突围于知识论哲学,或者说从知识论哲学的废墟中顽强地生长起来,因此对知识论哲学的思维方式及其问题有着清晰的理解和认识。从这一层面而言,现代哲学超越知识论哲学有某种必然性。而实践哲学作为一种现代哲学获得了新的自我理解,因而在实践哲学范式下去理解传统哲学的基本范畴,后者便获得了新的内涵。
- 于秀艳王明文
- 关键词:真理观知识论哲学实践哲学
- 真理观的人学向度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传统知识论真理观的理论背景及其思维方式的分析,指明了传统真理观非人化的理论根源,简要地说明了现代哲学对传统真理观的批判。并从哲学自我理解和自我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及其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真理观人学向度的理解,阐释了真理观人学向度的内容、含义及其特点。以期推进国内对真理观问题的研究和理解。
- 于秀艳
- 关键词:真理观人学形而上学
- 教育功能的哲学阐释——从人的实践存在方式出发
- 2007年
- 文章对实践这一人的特有存在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人的实践存在方式的客观现实性、能动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并以此为切入点,揭示了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实践特性及奠基于这一特性之上的传承、认同和超越功能。
- 于秀艳
- 关键词:社会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