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莉

作品数:17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5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 4篇代谢
  • 3篇血糖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病患
  • 2篇血红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胰岛素分泌
  • 2篇预后
  • 2篇脂代谢
  • 2篇神经病变
  • 2篇体重
  • 2篇体重指数
  • 2篇周围神经病
  • 2篇周围神经病变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机构

  • 17篇肇庆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7篇李晓莉
  • 13篇林小波
  • 5篇谢乃强
  • 5篇林汉英
  • 4篇伍华
  • 3篇陈浩波
  • 2篇彭剑芳
  • 2篇潘小兰
  • 2篇李翠梅
  • 1篇林颖
  • 1篇段红萍
  • 1篇姚斌
  • 1篇李延兵
  • 1篇何涛
  • 1篇孙治华
  • 1篇廖志红
  • 1篇李明
  • 1篇黄知敏
  • 1篇盛健
  • 1篇李坚玲

传媒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源性溃疡临床分析
2001年
肝硬化患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为5.4%~23.8%,正常人群发生率为3.0%~7.0%,肝硬化溃疡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1],也可以说消化性溃疡是慢性肝病肝外表现之一,故有人称之为肝源性溃疡.
李晓莉林小波李明
关键词:溃疡发生率门脉高压肝源性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门脉高压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方法 对 87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 ,明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消化性溃疡的部位 .结果 在所有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 ,其中合并消化性溃疡者 2 0例 ,消化性溃疡发病率为 2 3.0 % ;轻、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分别为 4.2 %、13.6%、2 3.0 % .结论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 (p <0 .0 1) .
林小波李晓莉谭建槐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性溃疡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各代谢指标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探寻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NC)44例、糖耐量正常的单纯肥胖组(Ob)42例、新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所有对象于清晨空腹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空腹检测各组生化指标,并同时行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OGTT中0、30、60、120min各时点血糖及胰岛素值,利用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以高分辨率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CCA)内中膜厚度。结果IMT值T2DM组较NC组(P<0.01)及Ob组显著升高(P<0.05)。所有初发T2DM患者,IMT与年龄、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餐后2h血糖(2hPG)及ISI呈正相关(P<0.05~0.01);与BMI、腰围呈负相关(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后,IMT与BMI、腰围、TC、LDL-C及ISI无显著相关,与2hPG呈显著相关(r=0.461,P<0.001)。结论2hPG是初发T2DM人群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2hPG有望改善T2DM人群的血管功能。
李晓莉林小波谢乃强苏建平伍华
关键词:内中膜厚度颈动脉胰岛素敏感指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钾离子浓度的变化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与血清钾浓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 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合并心功能Ⅳ级 (以下简称心衰 ) 30例及 112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发病 10h内血清钾浓度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绞痛患者血清钾浓度比较 ,两者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钾浓度比较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钾浓度与正常平均血清钾浓度比较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李晓莉刘明林小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功能衰竭血清钾
溴化异丙托品、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联合雾化吸入溴化异丙托品、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吸氧、氨茶碱静脉注射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溴化异丙托品、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h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FEV1、FEV1/FVC、PaO2和PaCO2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雾化吸入溴化异丙托品、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显著。
林小波陈浩波蔡海林李晓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溴化异丙托品沙丁胺醇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变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变,探讨甲亢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机制。方法应用双能X线测定仪(DEXA)检测124例甲亢患者骨密度(BMD),同时测定血清FT3、FT4、TSH,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脱氧吡啶啉(D-pyd)、尿羟脯氨酸(HOP),并以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甲亢患者并发骨质疏松发生率21.8%,并发骨量减少占37.1%,与对照组比较,甲亢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各骨代谢指标明显升高(P<0.01)。结论甲亢时各骨代谢指标均明显升高,但以破骨指标升高为主,呈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在治疗甲亢的同时,应积极防治骨质疏松。
李晓莉林小波伍华谢乃强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
利拉鲁肽治疗106例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给予利拉鲁肽0.6 mg皮下注射,1次/d,1周后增加至1.2 mg,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功能,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低血糖反应情况及肝功能、肾功能、淀粉酶、血常规、血脂水平。结果:16周治疗后患者FPG、2hPG、HbA1c、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明显升高(P均<0.05),低血糖等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谱,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案。
林汉英李晓莉谢乃强
关键词:利拉鲁肽胰岛素分泌细胞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原因及预后危险性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原因、危险因素和病原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58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分为SAP组和非SAP组,分析病原菌的分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58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SAP患者116例,占45.0%,其中早发性肺炎72例(62.1%);SAP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克雷伯氏杆菌属;单因素分析年龄、心脏基础病、糖尿病、吸烟史、意识状态、卒中性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鼻饲治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H2受体拮抗剂使用有关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增加1岁,SAP发病率增加1.088倍;糖尿病患者SAP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776倍;意识障碍评分增加1分,SAP发生率下降0.897倍;鼻饲治疗的卒中患者发生肺炎的可能性是没有鼻饲治疗患者的5.461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发生SAP的几率是未使用者的2.811倍;使用H2受体拮抗剂的患者发生SAP的风险是没用患者的3.095倍。结论患者年龄、糖尿病、意识障碍程度、鼻饲治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以及H2受体拮抗剂是脑卒中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因素。
何涛林绍欣林颖李晓莉盛健
关键词:卒中相关性肺炎致病菌
半导体激光鼻内照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鼻内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血脂、纤维蛋白原、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8月~200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半导体激光鼻内照射治疗,同时辅以常规药物。对照组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疗效、血脂、纤维蛋白原、肌电图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在疼痛、感觉等的改善程度、血脂、纤维蛋白原、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等方面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的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鼻内照射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降低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提高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手段。
李晓莉林小波段红萍伍华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电图
甘精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评估甘精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按门诊就诊顺序连续选择血糖控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20例,其中1型糖尿病8例,2型糖尿病12例。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或将中效胰岛素换为甘精胰岛素,疗程16周,观察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GHbA1C)、体重变化及低血糖的情况。结果:试验前FBG、GHbA1C分别是(7·5±1·6)mmol/L、0·074±0·014,终点时FBG、GHbA1C分别是(5·7±0·6)mmol/L、0·061±0·006,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试验前体重指数为(23·0±1·8)kg/m2,终点时为(23·3±1·7)kg/m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少,仅1例次。结论:甘精胰岛素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FBG、GHbA1C均达到理想控制目标,而且不会增加体重,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方便。
李晓莉李延兵廖志红姚斌黄知敏孙治华翁建平
关键词:胰岛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甘精胰岛素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