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
- 作品数:25 被引量:33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治新进展被引量:8
- 2016年
- 尿毒症周围神经病(Uremicperipheralneuropathy,UPN)好发于慢性肾衰竭期,是以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为主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慢性肾衰竭后6个月即可并发UPN,如不给予适当治疗,发病率随病程延长增高,病情也会进展。
- 赵颖丹马骏
- 关键词: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尿毒症性诊治肾衰竭期肢体远端病程延长
- 白蔹致急性肾损伤一例被引量:4
- 2014年
- 白蔹为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白蔹(Ampelopsisjaponica)的干燥块根,又名白根、五爪藤、山地瓜等,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疮痈肿毒、烧烫伤等。不良反应罕见报道。本科收治1例服用白蔹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易扬马骏王汉清顾波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白蔹葡萄属植物清热解毒葡萄科烧烫伤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81
- 2016年
-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96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硝苯地平组、缬沙坦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2例。治疗后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血清肾功能相关指标、肾血管相关指标、病情相关指标值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Chemer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值均明显低于硝苯地平组及缬沙坦组(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凝血酶调节蛋白(TM)、凝血因子Ⅷ(vWF)、微量白蛋白(mALB)值均明显低于硝苯地平组及缬沙坦组(P<0.05),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值高于硝苯地平组及缬沙坦组(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胃促生长素(ghrel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醛固酮(ALD)值低于硝苯地平组及缬沙坦组(P<0.05),脂联素(APN)及miR-21水平高于硝苯地平组及缬沙坦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可以有效优化病情、抑制肾功能衰竭进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陈松顾波王汉清董蓓晔易扬赵颖丹宣怡李松杨马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硝苯地平
- 头颅MRI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意义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头颅MRI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诊断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而收治入院的老年患者74例,入院后均予MRI及CT检查,若患者为发病24h之内入院,则于发病后24h再次予以MRI及CT检查。结果患者入院时经两种检查方法不同发病时间均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检出,MRI检出率为100.00%.高于CT检出率的14.86%(P〈0.05),尤其在发病≤2h及2-6h,CT检出率均为O,MRI检出率为100%高于CT检出率为44.59%(P〈0.05).尤其当病灶径线≤5mm时,CT检出率仅为8.70%;MRI共检出病灶193个,其中病灶径线≤5mm61个,6~10mm101个,11~15mm31个:CT共检出病灶82个,其中病灶径线≤5him4个,6—10mm57个,11~15mm2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MRI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高,病灶检出数量多,对其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陈松顾晓丽余和平马骏余海
- 关键词:头颅MRI老年高血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
- 硫代硫酸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硫代硫酸钠剂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13家综合性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皮肤瘙痒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组1给予1.92g的硫代硫酸钠,组2给予3.20g的硫代硫酸钠,组3给予4.48g的硫代硫酸钠治疗。3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和比较不同硫代硫酸钠剂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包括瘙痒评分、生化指标、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共纳入226例患者。治疗8周后,组1(n=72)、2(n=79)、3(n=75)的患者5D瘙痒评分分别从(18.6±1.91)、(19.0±2.80)、(19.6±3.64)分降至(12.8±3.03)、(11.3±3.40)、(10.9±3.75)分。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5D瘙痒评分的差值,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5,P=0.046),两两比较显示组3的5D瘙痒评分下降幅度大于组1(差值为-1.352,95%CI:-2.645~-0.060,P=0.041)。观察期内,所有患者未出现过敏、皮疹及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组1相比,组3的5D瘙痒评分斜率β=-1.650(95%CI:-3.046~-0.253,P=0.021)。结论硫代硫酸钠治疗可明显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随剂量增加,效果加强,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 鲍宏达简桂花郭永平刘琨张黎明王应灯余晨邹建洲张蕾张冉范秋灵陈舜杰马骏王筱霞王秦汪年松蒋更如
- 关键词:血液透析瘙痒硫代硫酸钠
- 医院闭环管理情境下血液透析备援联合体实践被引量:1
- 2022年
- 医院闭环管理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有效措施。2021年1月,为保障闭环管理下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服务的持续性,最大限度减少可能的医疗风险和感染风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上海市9家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组建血液透析备援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联合体通过提前准备场地、物资和人员班次以及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等举措,统筹优化区域内血液透析资源,确保当联合体中某些血液透析中心进入闭环管理时,透析患者能够快速有序分流到其他血液透析中心,按时进行高质量的血液透析治疗。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联合体内部1459例血液透析患者有317例接受分流治疗,累计治疗1215例次,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取得良好成效。该实践可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院快速建立互助模式提供参考。
- 钱璟王梦婧陆楚涵程平倪丽刘威黄碧红叶志斌严震文程倩秋余晨王爱丽彭艾徐巍陆春来陈丹丹于秀峙费利燕马骏沈佳岚李军辉李颖陈凌云吴伟峰俞荣强许丽华陈靖
- 关键词:血液透析闭环管理
- 上海市静安区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性调查上海市静安区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224例,分析其性别、年龄、原发病构成、不同透析持续时间患者的转归、死亡原因分布、医疗保险模式、主观营养状况评估(SGA)和生活质量的简单评估(包括工作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和每年住院次数)。结果上海市静安区行血液透析治疗ESRD患者的男女之比为1.41∶1,平均年龄为(66.5±16.1)岁,其中60~79岁者占49.1%。原发病构成中慢性肾炎占第1位(35.3%),其次为糖尿病肾病(26.3%)和高血压肾病(21.0%)。近3年新增加的行血液透析治疗ESRD患者中,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炎同居第1位(均占30.2%),其次为高血压肾病(19.8%),但三者间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22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的血液透析持续时间均≥3个月,仍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继续行血液透析者占43.8%,死亡患者占32.6%,转上海其他医院者占16.5%,肾移植者占1.3%。其中,透析3个月~〈1年的患者最多(59例),病死率(42.4%)也最高(P值均〈0.05)。各种死亡原因中≥60岁患者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60岁患者(P值均〈0.05)。糖尿病肾病患者总体病死率最高(37.0%,27/73),其次为慢性肾炎(24.7%,18/73)和高血压肾病患者(23.3%,17/73,P值均〈0.05)。死亡原因以脑血管卒中、心血管事件和肺部感染为主。医疗保险模式以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为主(占80.4%),其次为外地报销(占12.9%)。≥60岁患者的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60岁患者(P值均〈0.05)。生活质量评估中,不能自理和自理但依赖家人分别占37.9%和22.3%;住院次数0~1次/年94例(42.0%),2~5次/年69例(30.8%),≥6次/年61例(27.2%)。
- 顾波乔勤马骏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流行病学
- 复方α-酮酸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降压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评价复方α-酮酸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CKD3~5期非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64例,患者均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Ⅱ-酮酸治疗(2.52g/次,一日3次)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以及甲状旁腺素(PTH)和。肾功能变化。结果64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PTH均显著降低,但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KD患者采用低蛋白饮食加复方α-酮酸治疗对血压控制可能有帮助。
- 李松杨陈松张正华马骏
- 关键词:慢性低蛋白饮食复方Α-酮酸
- 大黄泻下法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作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以大黄为主药的泻下法在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方面的临床作用。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年以上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每周3次透析(2次常规血液透析+1次血液滤过),同时给予骨化三醇、碳酸钙和促红细胞生长素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大黄为主药的泻下法为核心的辨证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前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以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钙离子(Ca^(2+))和磷离子(P^(3-))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腹胀纳呆、五心烦热和大便干结症状改善上和中医证候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酸(UA)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β2-MG、iPTH和血磷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以大黄为主药的泻下法结合血液滤过治疗,能改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也可能通过改善钙磷代谢而提高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
- 顾波王汉青马骏黄建华
- 关键词:老年泻下法血液透析肾性骨病
- 低钙透析液对老年血透伴低转化肾性骨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应用含钙1.25mmol/L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低转化肾性骨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MHD6个月以上、连续2次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100ng/L的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含钙1.25mmol/L透析液)和对照组(含钙1.5mmol/L透析液),每组各36例,治疗时间12个月。观察患者研究前、研究12个月时血校正钙、磷、钙磷乘积、iPTH和骨密度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和有关实验室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前以及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使崩含钙1.25mmol/L透析液治疗12个月后平均动脉压(MAP)[(88.6±9.2)mmHg(1mmHg=0.133kPa)比(92.6±10.4)mmHg和(93.7±8.8)mmHg,t=2.052、2.143]、血清钙[(2.4±0.1)mmol/L比(2.6±0.3)mmol/L和(2.6±0.2)mmol/L,t=5.061、5.074]、磷[(2.0±0.2)mmol/L比(2.1±0.2)mmol/L和(2.1±0.3)mmol/L,t=2.276、2.271]、钙磷乘积[(4.7±0.5)比(5.3±0.6)和(5.4±0.7)mmol^2/L^2,t=4.682、4.627]等均明显下降,iPTH[(132.6±37.8)ng/L比(71.3±11.48)ng/L和(69.7±16.0)ng/L,r=8.824、9.048]水平明显升高,骨密度值(腰椎:-0.8±0.9比1.2±1.1和-1.2±1.1,t=2.170、2.170;股骨颈:-0.8±1.0比1.3±1.2和1.3±1.3,t=2.258、2.243)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含钙1.5mmol/L透析液治疗12个月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研究过程中I叶J现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iPTH〈100ng/L的MHD老年患者应用含钙1.25mmol/L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和骨密度低下的状况,较好地�
- 易扬路建饶陈秀峰马骏王汉清胡静陈杰廖琳刘文瑞
- 关键词:血液透析甲状旁腺激素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