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宝芳

作品数:47 被引量:45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矿业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盆地
  • 10篇地层
  • 10篇聚煤
  • 9篇煤系
  • 9篇层序
  • 7篇聚煤规律
  • 7篇层序地层
  • 6篇石炭
  • 6篇煤层气
  • 6篇火山
  • 6篇沉积环境
  • 5篇山岩
  • 5篇晚古生代
  • 5篇煤层
  • 5篇火山岩
  • 5篇古生代
  • 5篇北麓
  • 4篇地质
  • 4篇石炭系
  • 4篇同位素

机构

  • 45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淮南工业学院
  • 2篇有色金属矿产...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石油天然气总...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7篇李宝芳
  • 14篇蔡厚安
  • 10篇徐德斌
  • 7篇杨起
  • 4篇温显端
  • 4篇葛道凯
  • 4篇邵龙义
  • 4篇李祯
  • 3篇赵志根
  • 3篇张惠良
  • 3篇马文璞
  • 3篇付泽明
  • 2篇邵凯
  • 2篇张运东
  • 2篇房德权
  • 2篇唐修义
  • 2篇李贵东
  • 2篇姜烨
  • 2篇张胜利
  • 2篇张胜利

传媒

  • 7篇中国煤田地质
  • 6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现代地质
  • 3篇地学前缘
  • 3篇中国煤炭地质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矿物学报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 2篇2006年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矿床地质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 1篇岩相古地理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8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0
  • 2篇1989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平庄盆地煤系金的探索被引量:5
1993年
本文是在断陷煤盆地中找金的探索性研究。平庄盆地煤系中各类煤、岩石的含金背景值均大于10×10^(-9),最高达28×10^(-9)。碱性还原介质有利于金的富集,金与黄铁矿共生,但金分布不均匀。基性岩浆热作用促使煤及粘土夹层中的微量金活化、迁移、再富集,含金量可提高到75×10^(-9)。局部见有载微量金的黄铁矿细脉。有机质在含金黄铁矿形成中起还原作用。成煤后,岩浆活动欠频繁,强度不大,金的预富集条件虽较好但未能成矿。
温显端李宝芳郑清文
关键词:断陷盆地载金矿物含金
华北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的沉积充填、聚煤特征和构造演化被引量:25
1989年
华北南部晚古生代煤系为海退型剖面,沉积环境演化为由陆表海碳酸盐—碎屑海岸、碎屑潮坪至被河流三角洲充填的半咸水海湾。晚石炭世中期华北南缘与秦岭—大别山区因拉张分离出现了陆表海,陆源碎屑自北向南的充填表明北方蒙古—西伯利亚板块向华北板块北缘的对接俯冲。沉积中心和聚煤作用随之自北向南迁移,因此在华北南部集中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聚煤最有利的沉积环境是海退形成的滨海平原和河流注入浅水海湾形成的三角洲平原。煤变质带自本区中部向南递减表明三叠纪沉积中心向北迁移,表明华北南缘与秦岭—大别山地块以及华南板块的对接拼合时间可能发生在煤系形成之后至三叠纪以前,海西末期的可能性较大。
李宝芳李祯付泽明刘光华徐世荣刘庆国林孟琪徐嘉谟何北钟杜士清宋志坚
关键词:晚古生代沉积格架聚煤特征
辽西彰武-黑山地区火山岩喷发期次及SHRIMP年龄证据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层位的火山岩露头和岩芯取样进行了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基本确定了上述火山岩的时代和主要喷发期次,查明了其与主要含煤地层的上下层序关系,明确了今后勘探的方向.
蔡厚安徐德斌李宝芳
关键词:火山岩同位素年龄测定
文献传递
华北石炭、二叠系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被引量:103
1999年
通过以露头、测井曲线和岩芯观察为基础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认为华北石炭、二叠系为1个大层序,时限约为310~250Ma。以早二叠世紫松期与隆林期之交的285Ma的区域性不整合面为界,分为Ms1、Ms2两个中层序。Ms1穿过了石炭、二叠系的年代地层界线(295Ma)。含煤的本溪、太原、山西组(308~275Ma)分为6个层序组(Ss1-6),包括19个层序(CSq17,PSq1-12)。通过区域性层序地层单位的对比,在生物年代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建立了更精细的等时地层格架。晚石炭世沉积仅分布在华北中部及北部,南华北缺失CSq1-7,豫西还缺失PSq1-3。层序之间的不整合面、岩石地层单位和主要煤层在大区域内都是穿时的。晚石炭世海水自东向西侵入华北北部,向西和向南超覆;紫松或海水自晋西南和苏皖北部向北入侵,为华北晚古生代的最大海侵;隆林晚期海侵较隆林早期海侵略大。太原组的主煤层在山西自南向北形成于紫松早期海平面缓慢上升过程中,内蒙古南部山西组的巨厚煤层形成于最大海侵时期,山西省山西组的主煤层自北向南形成于隆林早期,晋东南至南华北山西组的主煤层形成于栖霞早期。通过三交、柳林矿区煤相分析表明海侵体系域底部的煤层比高位体系域的煤层更富生烃潜力,是一种新的成煤模式。
李宝芳温显端李贵东
关键词:二叠系层序地层分析石炭系煤系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层序地层,海平面变化和聚煤规律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李宝芳温显瑞
关键词:煤系层序地层海平面变化聚煤规律
辽宁阜新盆地下白垩统沙海组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被引量:8
2011年
阜新盆地下白垩统沙海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研究较为薄弱。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岩心观察与描述、连井剖面分析以及测井曲线分析等手段,对阜新盆地沙海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阜新盆地沙海组主要可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沙海组可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又可进一步分为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其中沙海组一段和二段为Sq1,沙海组三段为Sq2,沙海组四段为Sq3;沙海组煤层主要分布在Sq2中。Sq2湖侵体系域的聚煤中心为清河门镇至伊玛图乡、东梁镇南和九道岭镇,Sq2高位体系域的聚煤中心为清河门镇和九道岭镇;沙海组成煤的沉积模式为湖侵体系域扇间洼地沼泽化成煤和高位体系域扇三角洲前缘成煤。其中湖侵体系域扇间洼地沼泽化成煤模式要好于扇三角洲前缘成煤模式。
蔡厚安李宝芳邵龙义徐德斌邵凯周园园
关键词:阜新盆地沙海组沉积环境聚煤规律
辽西早白垩世火山岩喷发期次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辽西彰武—黑山地区位于阜新—义县盆地以东,除第四系表土大面积覆盖外,露头区内最常见的就是火山岩系。而火山岩层位、喷发期次和时代的确定对辽西化石层、找煤、构造及沉积演化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次工作是在系统收集了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年龄的基础上,对阜新—义县盆地和彰武—黑山地区采集的11件火山岩样品进行了SHRIMP U-Pb同位素分析;系统收集了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年龄,结合新测得的数据提出辽西地区的白垩世的火山活动分五次,活动时间分别为132±1Ma、126±1Ma、122±2Ma、115±2Ma和100±5Ma。基于统计学结果认为引起辽西地区乃至东北地区地壳减薄的起止年龄为132±1Ma至115±2Ma。
蔡厚安徐德斌李宝芳邵龙义
关键词:中生代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地质意义
华北某些煤田煤层气地质特征和选区评价地质参数的研究
李宝芳张胜利袁鼎房德权赵韩
该专题是“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勘探技术研究》下属专题中的一个二级专题,编号:85-102-11-01-03。该项研究从控制煤层气地质特征和选区评价参数的各种地质因素的角度出发,对鄂...
关键词:
关键词:矿区圈定地质素描煤系
第二讲 煤层气开发选区被引量:8
1996年
第二讲煤层气开发选区李宝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作者简介李宝芳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煤田地质天然气的开采利用已有多年历史,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区分出了石油、天然气来源有机质类型的不同。腐泥生因的Ⅰ型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主要生成石油;腐殖、腐泥混合生...
李宝芳
关键词:煤层气天然气开发区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下、中侏罗统沉积体系研究
李宝芳李祯周慧堂林畅松温显端
该成果是应用近代沉积学、盆地分析和层序地层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以鄂尔多斯组砂体沉积格架和煤体厚度变化及空间分布关系为重点,从垂直层序空间对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研究入手,详尽的在该区划分出27种岩性相,区分出14个基本的河流和湖...
关键词:
关键词: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湖泊环境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