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诚
作品数:
6
被引量:5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韩济生
北京医科大学
王韵
赣南医学院
万有
北京医科大学
石玉顺
北京医科大学
王晓民
北京医科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6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电针
4篇
电针镇痛
4篇
小鼠
2篇
性关节炎
2篇
炎症痛
2篇
针刺
2篇
针刺镇痛
2篇
注射
2篇
佐剂性
2篇
佐剂性关节炎
2篇
氯胺酮
2篇
关节炎
1篇
单发
1篇
单发性
1篇
低频
1篇
电针疗法
1篇
多次注射
1篇
针疗
1篇
针疗法
1篇
镇痛
机构
6篇
北京医科大学
1篇
赣南医学院
作者
6篇
韩济生
6篇
黄诚
4篇
王韵
2篇
万有
1篇
石玉顺
1篇
王晓民
传媒
3篇
中国疼痛医学...
2篇
北京医科大学...
年份
2篇
2000
4篇
1999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小鼠低频和高频电针镇痛阿片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3
2000年
目的 :探讨小鼠低频和高频电针镇痛的阿片机制。方法 :采用交叉耐受和受体药理学方法 ,以甩尾潜伏期增加的百分数作为评判电针镇痛效果的指标。结果 :( 1 )吗啡镇痛与 2Hz电针镇痛之间存在交叉耐受。 ( 2 ) 2 /1 0 0Hz电针镇痛分别与 2Hz、1 0 0Hz电针镇痛存在交叉耐受 ;而 2Hz电针镇痛与 1 0 0Hz电针镇痛不存在交叉耐受。 ( 3)CCK受体拮抗剂L36 5 ,2 6 0可显著加强 1 0 0Hz电针镇痛效应 ,对 2Hz电针镇痛无明显影响。 ( 4)L36 5 ,2 6 0 ( 0 .5mg/kg)可翻转小鼠 1 0 0Hz急性 ( 6h)电针耐受和慢性 ( 6d)电针耐受。结论 :( 1 )中枢阿片受体参与了小鼠电针镇痛 ,低频和高频电针镇痛分别由不同类型的阿片受体介导 ;( 2 )内源性CCK对小鼠 1 0 0Hz电针镇痛起对抗作用并参与电针耐受。由此可见 ,小鼠与大鼠电针镇痛机制基本相似。这一认识为应用基因敲除技术研究电针镇痛分子机制打下了基础。
黄诚
王韵
石玉顺
韩济生
关键词:
电针镇痛
阿片受体
八肽胆囊收缩素
耐受性
小鼠
多次联合注射可乐定与氯胺酮对单发性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观察多次联合注射氯胺酮(ketamine)及可乐定(clonidine)对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半剂量法设计实验,观察皮下联合注射氯胺酮(剂量固定)及可乐定(剂量变动)对单发性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给药方式为每天皮下注射一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疼痛评分采用背屈踝关节测痛试验,一周评分一次。动物的一般状况以体重增长速率为指标,炎症程度用踝周长表示。结果:(1)皮下联合注射氯胺酮(5mg/kg)及可乐定(20μg/kg或者40μg/kg)产生的镇痛效应显著大于单独注射氯胺酮(10mg/kg)或可乐定(40μg/kg或80μg/kg)。(2)联合注射组动物的关节肿胀程度与单独注射可乐定或氯胺酮组无显著差异。(3)长期应用有协同镇痛作用的剂量组合对动物体重增长无明显影响。结论:氯胺酮与一定剂量的可乐定联合应用时具有显著的协同镇痛作用,但无协同消炎作用。有协同镇痛效应的剂量组合长期应用时对动物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王韵
黄诚
曹羽
韩济生
关键词:
氯胺酮
炎症痛
镇痛
佐剂性关节炎
多次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对佐剂性关节炎急性期炎症痛的治疗作用
1999年
目的:观察多次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对炎症痛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单发性佐剂性踝关节炎症大鼠每天皮下注射1次氯胺酮,每周注射5次,共治疗4周,疼痛评分采用背屈关节测痛试验,1周评分1次。动物的一般状况以体重增长速率为指标,炎症程度用踝周长表示。结果:(1)给炎症大鼠多次注射不同剂量氯胺酮(0.08,0.4,2,10mg·kg-1),在治疗的第2周10mg·kg-1组动物的疼痛即得到明显缓解,第3周时2mg·kg-1组动物的疼痛也开始得到明显缓解,2mg·kg-1及10mg·kg-1组大鼠4周内的治疗效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5及0.01,且各剂量之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2)关节肿胀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不如镇痛效果明显;(3)各组动物间的体重增长无明显变化。结论:多次注射氯胺酮连续4周可使关节炎大鼠急性期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王韵
黄诚
曹羽
韩济生
关键词:
关节炎
佐剂性
炎症痛
小鼠电针镇痛模型的建立与实验观察
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建立小鼠电针镇痛模型,在不同品系小鼠上观察各种电针参数引起的电针镇痛效果。方法:应用LH型HANS刺激仪,采用辐射热甩尾测痛法,比较了6种品系小鼠的电针镇痛效应。结果:(1)品系的差异:100Hz电针时DBA/2品系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其它品系,2Hz电针时DBA/2品系和BALB/c品系显著优于ICR品系;(2)性别差异:2Hz电针DBA/2、C57、BALB/c3种品系的雌鼠优于雄鼠,100Hz电针仅BALB/c品系的雌鼠优于雄鼠;(3)刺激强度方面:122mA组针效显著优于0.51.52.5mA组或11.52mA组;(4)DBA/2和C57品系小鼠的电针镇痛与吗啡镇痛呈正相关性;(5)纳洛酮翻转:剂量为1mg·kg-1的纳络酮能翻转2Hz电针效果;而翻转100Hz电针效果,则需剂量为25mg·kg-1的纳络酮。结论:小鼠电针镇痛存在品系(遗传背景)和性别差异。阿片受体参与了小鼠电针镇痛,低频和高频电针镇痛分别由不同亚型的阿片受体介导。
黄诚
万有
王晓民
韩济生
关键词:
电针
针刺镇痛
疾病模型
β-内啡肽基因敲除小鼠2Hz电针镇痛效果显著降低
被引量:10
1999年
针刺镇痛的机理研究发现,不同频率的电针刺激释放中枢内不同的阿片肽,即2 Hz 低频电针主要释放β内啡肽,而100 Hz 高频电针主要释放强啡肽。本实验试图在缺乏β内啡肽( P O M C 基因敲除) 的小鼠上进一步验证这一理论。实验在缺乏β内啡肽的小鼠和相应的野生型小鼠上进行,以热辐射甩尾潜伏期测定痛阈,选定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位,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H A N S) 的恒流、方波输出进行电针刺激。实验发现:(1) 与相应野生型小鼠相比,缺乏β内啡肽的小鼠2 Hz 低强度电针(0 .3 ~0 .4 ~0 .5 m A) 镇痛作用明显减弱;(2) 100 Hz 低强度电针(0 .8 ~1 .0 ~1 .2 m A) 镇痛,两种小鼠无显著差别;(3) 2 Hz 高强度电针(0 .8 ~1 .0 ~1 .2 m A) 不论在野生型小鼠还是缺乏β内啡肽小鼠均有镇痛作用。上述实验结果表明,2 Hz 低强度电针镇痛主要由β内啡肽介导,进一步验证了不同频率电针具有不同神经化学机理的学说。
万有
JS.Mogil
黄诚
韩济生
关键词:
针刺镇痛
基因敲除
电针疗法
Β-内啡肽
脑内内吗啡肽1和2介导了小鼠2Hz电针镇痛,但对100Hz电针无明显影响
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脑内内吗啡肽是否参与了小鼠电针镇痛。用热甩尾潜伏期的变化作为评定电针镇痛的指标。C57小鼠脑室分别注射μ受体拮抗剂 CTOP 及内吗啡肽1和 2的抗体,然后分别给予2Hz 及100Hz 电针30分钟...
黄诚
王韵
张肇康
韩济生
关键词:
电针镇痛
内吗啡肽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