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卓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 “契纸公民”现象的种族主义根源被引量:2
- 2009年
- 在《排华法案》实施的61年(1882年-1943年)里,华人成为世界上唯一不能自由移入美国的种族。1906年的旧金山地震为饱受种族歧视压迫的华人提供了成为"土生"公民的契机。而通过他们申请的海外子女出生证,使不少华人进入美国,成为所谓的"契纸公民"。本文旨在探讨"契纸公民"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经济和文化因素,揭示其形成的原因,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种族歧视根源。
- 刘卓
- 关键词:《排华法案》种族主义
- 从《排华法案》看美国移民政策中的种族主义被引量:8
- 2004年
- 种族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美国宪法,其承认南方黑人奴隶制的合法性,反映出种族偏见。该思想在19和20世纪曾经导致了大量名目繁多的歧视性法案,引发了1882年至1965年的反移民时期。本文以《排华法案》为个案,从《排华法案》的历史成因、引发的争议、造成的社会影响和撤销法案的实质等角度分析美国移民政策中的种族主义本质。
- 刘卓沈晓鹏
- 关键词:《排华法案》移民政策种族主义
- 从边缘到主流:华裔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上升历程被引量:8
- 2005年
- 从19世纪30年代至今,华裔妇女移民美国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挣扎之后,她们依靠着自己的努力逐渐由社会边缘跻身主流社会。本文借鉴令狐萍在其著作《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中将华裔美国妇女的移民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的方法,将华裔美国妇女从社会边缘到开始跻身主流社会的历程也划分为三个时期,并着重从女性主体意识和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等方面来阐释这一历程。
- 刘卓杨大伟
- 关键词:主流社会女性主体意识多元文化
- 女性意识的顿悟——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探析被引量:36
- 2004年
- 通过对19世纪末期美国南方的社会背景、女性地位、婚姻观念等方面的阐释,探讨了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露易丝女性意识突然觉醒的历史背景,揭示了世纪之交的美国社会对于女性价值的漠视和自由精神的束缚,剖析了妇女对于自由的追求只能以生命为代价的残酷现实。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和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自由和死亡主题。
- 刘卓王楠
- 关键词:女性意识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
- 艾米莉:矛盾的南方人——解读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被引量:33
- 2004年
- 通过对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主人公艾米莉对传统的眷恋与反抗,对现实的逃避与追求,成为美国南方社会的受益者和受害者等方面的探讨,揭示了艾米莉悲剧性格产生的家庭、社会和历史根源,剖析了处于历史性变革中的南方社会,分析了陷于精神危机中的南方人的矛盾心理,从而更好地理解美国南方文学传统和福克纳对其故土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怀。
- 刘卓彭昌柳
- 关键词:艾米莉福克纳
- 从鬼魂到勇士:《女勇士》中自我属性的建构被引量:3
- 2005年
- 汤亭亭在其代表作《女勇士》中刻画了一个华裔小女孩追求自我属性的心路历程。为了表现其中的复杂和艰辛,作者将中国历史、家族传奇、民间传说和鬼怪故事融合在一起。从题目和副标题可以看出生活在双重文化所产生的各种鬼魂中间的主人公为了寻求真正的自我创造了花木兰和蔡琰的英雄形象。拟从鬼魂和勇士所蕴涵的观点(文化无根性和属性意识)分析主人公摆脱主流文化的压迫,成功建构自我属性的历程。
- 刘卓
- 关键词:鬼魂勇士双重文化
- “双一流”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以东北大学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双一流”方案对于课程建设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专业需要思考如何打造一流课程,从而更好地建设英语专业和英语学科。通过概述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在一流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介绍培养方案修订、卓越班创设、研究性课程开发、线上线下资源利用和复语项目建设等改革举措,希望和同行交流探讨,并为东北地区的英语专业改革提供借鉴。
- 刘卓董革非
- 关键词:英语专业课程建设
- 美国文学课程思政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
- 2022年
-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战略举措。本文以美国文学类课程为例,分别从课程思政的指导意义、外国文学类课程的德育功能、美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等方面,探索美国文学类课程的思政模式,以期为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 刘卓冯溢
- 关键词:美国文学教学实践
- 解读被双重边缘化的文化属性——试论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被引量:20
- 2003年
- 分析了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两部作品中第二代华裔女性如何挣扎在父母传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长环境熏陶的西方思维方式中,一方面她们急于认同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又难以摆脱故土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在夹缝中进退维谷。通过对母女两代人矛盾冲突的解读探讨了被白人主流社会和男尊女卑的华人社会双重边缘化的华裔女性在经历了性别和种族歧视后超越了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成功地建构了独特的文化属性。
- 刘卓
- 关键词:文化属性双重文化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国内《哈姆雷特》译本“事后追惩”分析
- 2021年
- 以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为指导,从“事后追惩”视角对国内《哈姆雷特》译本“翻译群落”中“出版者”“读者”“评论者”和“传播者”现状进行调查与统计。通过对主要译本特点和“生存”现状产生原因进行归类和分析,认为《哈姆雷特》新译、本应在素体诗移译、目标读者类型和注释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 刘卓董洪远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