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勤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4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白族
  • 3篇白曲
  • 2篇小说
  • 1篇滇西南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对唱
  • 1篇新论
  • 1篇信仰
  • 1篇叙事
  • 1篇叙述者
  • 1篇幽默
  • 1篇语境
  • 1篇身世
  • 1篇诗词
  • 1篇诗学
  • 1篇诗学视阈
  • 1篇书画
  • 1篇书画家
  • 1篇田野

机构

  • 10篇云南民族大学
  • 6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2篇杨晓勤

传媒

  • 3篇民族艺术研究
  • 2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小说评论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民俗研究
  • 1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龙霸王鞭舞探源被引量:2
2013年
霸王鞭舞是白族地区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石龙霸王鞭舞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故被以村名单独命名,通过对其起源传说、特定表演空间和表演特征的分析,可推断该舞最初是一种抵御盗匪、守寨护院的棍术,后随社会秩序渐趋安定以及外界影响,才逐渐转变为舞蹈形式。但因集体记忆的根深蒂固,在客观上造成了其操练者皆为男性的历史局面,并衍生出本主会禁打霸王鞭的规约且沿袭至今。
杨晓勤
关键词:霸王鞭
摹仿与创新——以邱华栋小说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摹仿与创新的关系是微妙的,就像一个孩子,虽体内秉承了父母的基因,却不会是父母的绝对翻版。俊俏的父母可能生出眉眼周正的孩子,也可能是别样的。如此感慨,与近来的阅读行为有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瑞士作家彼得·毕克赛在其短篇小说《桌子就是桌子》中,叙述了一段颇具黑色幽默的故事:
杨晓勤
关键词:短篇小说叙述者黑色幽默
略论剑川木匠故事中的木匠形象被引量:3
2004年
剑川白族木工艺术久享盛名 ,木匠故事流传甚广。这些丰富的民间故事 ,有智斗雇主 ,为民除害 ,技艺传承等多种类型 ,揭示了白族地区木匠技艺的特殊文化内涵。在这些故事中 ,木匠不仅是嘲弄上层人物的平民英雄 ,而且承袭了原始巫师的部分职能。而这些木匠故事之所以在剑川白族地区产生 ,也有着地理、文化交会。
杨晓勤
从民间文学形态解读金庸小说中的身世叙述模式
该文主要研究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身世叙述模式.该文的写作方法是立足于文本,对金庸小说和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叙事母题进行参照研究,进而揭示其潜在的文化意义.力图使繁杂的资料条分缕析,共同构成一个有序而完整的象征体系,以期从独特...
杨晓勤
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民间文学
文献传递
口头诗学视阈下的白曲研究
杨晓勤
白曲分类之新论被引量:1
2014年
关于白曲的分类,普通民众与学者历来各持己见。民众根据生活经验将白曲分为在家庭内部演唱的和在家庭外部演唱的,学者则以篇幅的长短作为白曲分类的标准。其实,前者与民族志诗学所提倡"把文本置于相关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研究者应该对这种早已存在于演唱实践之中的分类法予以重视。
杨晓勤
关键词:白曲文化语境
论普米族口头叙事中的舅权痕迹
2013年
在普米族口头叙事传统中遗存着大量的舅权痕迹,本文对此进行梳理与分析,认为普米族的舅权植根于母系氏族的沃土,舅舅对外甥的权威主要体现在抚养和婚姻制约方面。随着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作为中介的舅权上升为族权的象征,即便进入父权制时期,舅权也仍然在普米族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调节与平衡的功效。
杨晓勤
关键词:舅权普米族口头叙事
石宝山歌会持续对唱的基本规则与技巧
2015年
石宝山歌会是白曲创作、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文化空间,其持续对唱为一对一式,对唱双方多为异性,彼此在年龄、辈分、容貌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对演唱活动构成影响。对唱之所以长时间地持续下去,既缘于歌手对曲词程式的大量运用、遵循皆以意会的"进退之道"和选用单调重复的旋律,也缘于听众的参与式围观。而歌手借以笼络听众的手段大致有两种:一是在唱词中强调听众的在场,二是以荤言腥语相诱。石宝山歌会的持续对唱是白族民众将狂欢精神付诸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郎情妾意、生死相依"只是表演情境中构建的一种虚拟的恋爱关系。
杨晓勤
关键词:白族文化空间
本主崇拜的村落记忆——对滇西南石龙村大黑天神信仰的个案考察被引量:3
2013年
石龙村本主崇拜的村落记忆是村民依据现实的想象力对过去体验的一种选择性建构,若将其分为口头解释与仪式行为两个层面,那么在第一个层面,以本土化的方式重述本主来历与造像,以及展示本主的存在与神迹成为集体记忆的热点;在第二个层面,无论是具有纪念性质的集体仪式,还是以祈福和赎罪为主的个体仪式,都凭借其高度的程式化和固定性操作,暗示着对过去的延续。老年人作为传统的护卫者,在其中扮演了异常活跃的角色。
杨晓勤
关键词:本主崇拜信仰
文本学视野下的白曲分类研究
2014年
白曲研究者当下面临的最大困境便是文本的错位,明晰文本的分类标准和评价规范已成为当务之急。白曲的文本类型可分为口头文本、源于口头的文本、以传统为取向的文本三个大类。口头文本是最具鲜活生命力的动态文本,但声音是转瞬即逝的,作为研究对象它不可能是一连串脱口而出的语流,因此源于口头的文本仍是白曲研究的主要凭据,而以传统为取向的文本多为供汉语阅读者欣赏的文学读本。各类文本之间本无高下之分,只是在面对特定人群时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诉求,关键在于使每个文本都被纳入特定语境中加以评价和鉴赏。
杨晓勤
关键词:白曲文本学文本类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