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环
- 作品数:151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兰新高铁大风区接触网正馈线悬挂结构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试验和运行经验表明,兰新高铁大风区接触网正馈线(AF线)疲劳磨损问题非常突出。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利用有限元三维流体场仿真辅助手段,分析百里、三十里风区挡风墙后方大风运动特征及AF线风场内受挡风墙结构增速影响的运动特点,提出AF线受激励源干扰产生大幅振动的机理。利用现场样本空间数据累计及AF线V形悬挂铰接零部件的运动频次,提出AF线V形悬挂结构合理性设计的关键点及结构匹配重要性,以及限制零部件间磨损的有效措施。
- 王玉环
-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
- 基建设备运营状态移动式组合监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基建设备运营状态移动式组合监测方法,于基建设备的监测路径上设置可移动的监测模块,监测模块通过走行设备实现移动,监测模块上具有采集设备,实施以下步骤:步骤一,监测位置视角确定;步骤二,监测模块分类组合;步骤三,调...
- 张珹张晓栋张学武李甜甜聂晶鑫田升平李飞王玉环宫衍圣金光郑刚李晋刘刚隋延民
- 文献传递
- 槽型梁上接触网下锚矩形铅坠砣防风防脱盗限制架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槽型梁上接触网下锚矩形铅坠砣防风防脱盗限制架装置。在大风作用下,坠砣发生扭转转到线路侧,侵入电力机车安全建筑限界,危害极大。本实用新型于挡风屏支柱一侧固定上部固定支架和下部固定支架,上部固定支架和下部固...
- 王玉环韩佳栋张学武郭凤平宋杰宫衍圣田志军刘改红孙永革刘勇郑刚梁英李银生李庆军聂晶鑫
- 文献传递
- 一种移动接触网助力限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接触网助力限位装置。移动接触网部分普遍采用刚性悬挂或柔性悬挂,刚性悬挂悬挂点多,每个旋转机构同步性难以保证,柔性悬挂腕臂结构受较大抬升力,多组上下移动单元存在受力不均匀情况。本实用新型于支柱侧壁安装...
- 郭凤平张珹王玉环田升平金光张晓栋杨艺唐晓岚张学武余纲曹鹏亮
- 文献传递
- 大风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防风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 刘改红李勇韩佳栋王玉环田志军张学伏宮衍圣李晋张学武
- 大风区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是世界性难题,无成熟可靠的经验及理论,也无现成的标准规范可循。兰新高铁全长1776km,作为世界上第一条戈壁大风区高速铁路,穿越世界上铁路风灾最严重的新疆大风区,风区线路总长580km。风区内极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 接触网异物侵扰故障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异物侵扰故障的仿真方法及系统。目前对接触网异物侵扰故障的定位及诊断多依靠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在有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上都已无法满足目前的运管需求。本方法包括:建立接触网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接触网三维可...
- 田升平张学武张珹聂晶鑫关金发李飞王玉环金光王强乔锦新曹鹏亮
- 接触网下锚坠砣补偿限制装置
- 本公开提供一种接触网下锚坠砣补偿限制装置,包括:轨道(10),所述轨道(10)设置于隧道的侧面内壁上,并延所述侧面内壁自上至下延伸;坠砣装置(20),所述坠砣装置(20)上设置有滑轮组件(21),所述滑轮组件(21)配合...
- 王玉环余纲赵玮田志军王杰吴亚飞刘刚张学武邓波胡渊郭凤平金光乔锦新曹鹏亮张贤玉
- 一种水平旋转柔性移动接触网控制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旋转柔性移动接触网控制系统,移动柔性接触网在终端采用单边恒张力补偿坠砣进行张力补偿,在始端通过电动机作为动力机构驱动动力旋转腕臂水平旋转从而牵动移动柔性接触网开合,在中间端和过渡端利用水平旋转腕臂作...
- 张学武张珹金光杨艺王玉环田升平郭凤平张晓栋吴亚飞梁英董春斌
- 文献传递
- 接触网用SC免维护锯齿槽整体腕臂桁架装置
-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用SC免维护锯齿槽整体腕臂桁架装置,包括平槽臂和其下方的斜槽臂,平槽臂为具有轴向开槽的管状臂,截面呈C形;平槽臂开槽向下,斜槽臂一端通过臂间联接器连接到平槽臂的轴向开槽,并通过倒T防松紧固装置插入轴向开槽...
- 王玉环宫衍圣王强张学武李晋张军红田志军吴亚飞尹林芳赵玮唐晓岚郭凤平宋杰张珹关金发乔锦鑫
- 文献传递
- 接触网用精准力矩控制防松技术创优研究
- 2024年
- 研究目的:轨道交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现代化的标志,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均起着关键性作用,其中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逐渐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供电系统中,接触网与受电弓的良好动态匹配是实现机车平稳取流的关键,但频繁的交变接触力作用引起的高频振动,会导致接触网零部件的松动,特别是在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列车机械振动与风振耦合,更加剧了螺纹松动。因此设备及零部件的防松是安全可靠最基本的要求。本文旨在对接触网结构、装备及零件间的连接方式、螺纹连接失效模式及基体压溃现象等进行综合能力分析。采用定性调查法、定量试验法、理论计算及有限元定型对比模拟计算等手段,对螺纹的紧固与防松技术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及防松能力评价,并提出简单、长效、可控的螺纹连接的新型技术。研究结论:(1)接触网用的碳钢或添加元素的碳钢M16及以上规格的螺栓、螺母占比约为40%,但是紧固力矩控制及防松性能评价往往被忽略;(2)倒锥体的锚栓一定要在精确的紧固力矩下使得胶与本体脱离产生膨胀挤压才可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紧固力矩的精确控制就是重要的安全指标;(3)通过对松开力矩及紧固力矩关系论证得知,并非松开力矩只要大于紧固力矩就可完全防松,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螺纹黏着及咬死现象,紧固力矩精准控制才是真正防松的关键;(4)精准力矩控制型防松螺母,能以最简单的操作达到最精确的力矩值,保证可靠连接、指标可控、节能增效,更适用于高原高海拔高空作业;(5)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接触网设备、构筑物及零部件的螺栓紧固及防松。
- 王玉环
- 关键词:轨道交通接触网防松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