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邹伟

邹伟

作品数:43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肿瘤
  • 19篇细胞
  • 14篇蛋白
  • 11篇细胞核
  • 11篇肺癌
  • 10篇预后
  • 10篇增殖
  • 10篇增殖细胞
  • 10篇抗原
  • 10篇基因
  • 10篇核抗原
  • 10篇肺肿瘤
  • 9篇增殖细胞核
  • 9篇增殖细胞核抗...
  • 9篇细胞核抗原
  • 9篇免疫
  • 7篇组织化学
  • 7篇免疫组织
  • 7篇免疫组织化学
  • 7篇肝癌

机构

  • 29篇青岛医学院
  • 14篇青岛大学
  • 6篇青岛市肿瘤医...
  • 1篇太原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市第八人...

作者

  • 43篇邹伟
  • 20篇牛兆山
  • 18篇杨梅怀
  • 13篇张昭成
  • 10篇殷拥军
  • 6篇项锋钢
  • 6篇朱红
  • 4篇张岩峰
  • 4篇崔瑞耀
  • 4篇郭成浩
  • 3篇邹涛
  • 3篇陈维刚
  • 3篇项锋刚
  • 3篇官磊
  • 3篇沈方臻
  • 3篇朱红
  • 2篇王玉贞
  • 2篇李慎谦
  • 2篇李玉军
  • 1篇宫磊

传媒

  • 8篇青岛医学院学...
  • 6篇齐鲁肿瘤杂志
  • 5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2篇2000
  • 7篇1999
  • 11篇1998
  • 14篇1997
  • 6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53蛋白在肺癌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1
1994年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82例原发性肺癌组织标本P53蛋白的异常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3.65%(44/82),其与组织学分型、分级无关。P53蛋白表达与肺腺癌有无局部淋巴结癌转移及患者预后有明显关系(P<0.05),而在肺鳞癌以上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提示P53基因突变在肺腺癌、肺鳞癌的演变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不同作用。
邹伟杨梅怀张岩峰
关键词:肺肿瘤P53免疫组织化学基因表达
影响肺腺癌预后因素的研究
1998年
应用多功能图像分析仪,对34例术后生存时间有明显差异的肺腺癌标本进行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P53蛋白的异常表达,探讨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DNA含量、核面积(NA)、核周长(NP)、最大直径(Dmax)、最小直径(Dmin)、等效直径(ED)、核形态指数(NFI)、核面积标准差(NASD)及核周长标准差(NPSD)9项参数与患者预后有显著关系(P<0.05),核积分光密度标准差(NIS)和核轴比(NAR)2项参数与患者预后无关(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者预后显著差于P53蛋白阴性表达者(P<0.05);DNA值与NA呈显著正相关,与NFI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细胞核量测定和P53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肺腺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邹伟殷拥军邹涛邹涛张岩峰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预后P53基因
P^(53)蛋白和PCNA在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82例原发性肺癌组织标本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显示肺癌P^(53)蛋白表达与PCNA表达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者PCNA分级显著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者;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均与肺癌组织学分级关系不显著(P>0.05).在肺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间P^(53)蛋白及PCNA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提示两者的检测对于评估肺腺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在肺鳞癌,PCNA表达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而P^(53)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不显著(P>0.05).
邹伟朱红杨梅怀
关键词:肺肿瘤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预后
bcl-2蛋白在肺癌中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被引量:2
1998年
1目的 探讨 bcl- 2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2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手术切除后随访 5年以上的 12 9例肺癌标本中 bcl- 2蛋白的表达。 3结果  bcl- 2蛋白在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 2 8.7% (37/ 12 9) ,其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无关 ,但与鳞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χ2 =5 .44 ,P<0 .0 5 )。肺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 bcl- 2蛋白表达阳性率 (38.1% ) ,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 (11.1% ) (χ2 =6 .2 2 ,P<0 .0 1)。 bcl- 2蛋白表达阳性组病人的预后显著差于 bcl- 2蛋白阴性表达组 (χ2 =18.0 5 ,P<0 .0 1)。 4结论  bcl- 2蛋白表达的改变对肺癌的生物学行为起一定作用 。
古保亮邹伟张岩峰杨梅怀官磊
关键词:肺肿瘤BCL-2免疫组化预后
人原发性肝癌及癌周肝组织中C-myc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1998年
①目的探讨癌周肝组织与肝癌组织发生之间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原发性肝癌及其癌周组织中C-myc基因进行检测。③结果C-myc基因在肝癌和癌周增生结节及癌周肝硬变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8.3%(23/60),40.5%(15/37)和26.7%(8/30)。经统计学处理,肝癌与增生结节、肝硬变组织间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05,1.21,P均>0.05),增生结节与肝硬变组织间差异亦无显著性(χ2=1.41,P>0.05)。④结论C-myc癌基因过度表达是肝癌癌变过程中的重要因素;C-myc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与癌周增生结节的恶性转化有较密切的关系。癌周增生结节属癌前期病变。
牛兆山张昭成李慎谦邹伟
关键词:肝肿瘤癌基因C-MYC基因
人肝细胞癌及癌周组织中p53、c-myc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p53及cmyc基因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73例和60例HCC癌及其癌周组织中p53和cmyc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p53基因在HCC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周组织(P<0.05,),癌周组织中p53基因表达仅见于癌周增生结节,癌周肝硬变及正常肝组织内未见p53基因阳性表达;cmy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在HCC与癌周增生结节中相近(P>0.05),且两者均显著高于癌周肝硬变和正常肝组织(分别为P<0.05,P<0.01);p53及cmcy基因表达均与HCC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低分化组p53及cmy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高分化组(P均<0.05)。结论:p53及cmyc基因过度表达均参与了人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癌周增生结节属癌前期病变,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牛兆山郭成浩张昭成邹伟
关键词:增生结节P53基因C-MYC基因
肺癌P^(53)蛋白表达与DNA含量及预后的关系
1998年
P53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对细胞的生长起负性调节作用,其突变失活在肿瘤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P53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方法测定DNA含量,初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P53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1材料和方法1...
邹涛邹涛邹伟杨梅怀
关键词:肺癌P53蛋白DNA含量预后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被引量:5
1997年
本文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单克隆抗体PC10,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胃癌标本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胃癌不同分化程度各组中PCNA指数存在差异(P<0.02),低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高分化腺癌;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组PCNA指数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癌细胞浸润达肌层、浆膜层者PCNA指数显著高于粘膜内癌(P<0.01)。结果显示:此方法是在石蜡切片上检测胃癌增殖指数的一个有效手段,并对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作用。
邹伟殷拥军张昭成牛兆山
关键词:胃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人肝细胞癌及癌周组织内P^(53)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应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P53蛋白的异常表达。结果显示:P53蛋白在HCC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与HCC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低分化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组(P<0.05);癌旁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仅见于增生结节中,肝硬化组织内未见p53蛋白阳性表达。提示P53基因突变是HCC的频发事件,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增生结节是HCC的癌前病变。
邹伟张昭成牛兆山周颖斌
关键词:肝肿瘤P53肝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
人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HBV-DNA的原位杂交检测被引量:1
1997年
①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增生结节和肝癌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8例肝细胞癌(HCC)及癌旁组织中HBV-DNA的表达。③结果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7.9%(22/58)和44.8%(26/58),差异无显著性(χ2=0.56,P>0.05)。HBV-DNA在癌旁组织中主要位于胞浆内,而肝癌组织中以胞核定位为主。22例HBV-DNA阳性的HCC中,16例HCC及癌旁组织均阳性,6例HCC单独阳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9.09,P<0.01)。6例癌旁增生结节中HBV-DNA阳性(6/27),以胞核定位为主。④结论HBV感染与HCC存在密切关系。癌周组织HBV-DNA以复制型为主,癌组织内HBV-DNA以整合型为主;癌旁增生结节为HCC的癌前病变。
邹伟张昭成牛兆山
关键词:脱氧核糖核酸原位杂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