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眼肌
  • 6篇眼肌麻痹
  • 6篇肌麻痹
  • 5篇眼肌麻痹患者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糖尿病性
  • 3篇血液
  • 3篇血液流变
  • 3篇血液流变学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糖尿病性眼肌...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功能
  • 3篇Β细胞
  • 3篇Β细胞功能
  • 2篇代谢
  • 2篇蛋白

机构

  • 15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李德明
  • 6篇姚向荣
  • 6篇吕云利
  • 6篇张全华
  • 5篇赵波
  • 4篇王海燕
  • 3篇廖军
  • 3篇赵宪龙
  • 3篇王方
  • 3篇张静
  • 2篇刘德芳
  • 2篇张小岗
  • 2篇刘吉耀
  • 2篇贾存玮
  • 2篇王建平
  • 2篇杨帆
  • 2篇魏敬军
  • 1篇王存福
  • 1篇李陕区
  • 1篇袁博丽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4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肾细胞癌中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组织中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肾癌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6例正常肾组织中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肾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膜联蛋白-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35.00%和81.25%(P<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9%,45.00%和25.00%(P<0.05)。肾癌组织中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7,P<0.05)。结论:联合检测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赵宪龙李德明文心姬永忠袁博丽王建平杜月霞
关键词:肾细胞癌膜联蛋白-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西北某空军医院飞行员住院患者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飞行员消化系统住院疾病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所调查医院的有关病历资料,按ICD-10编制飞行员消化系统疾病谱;将182例飞行员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190例同时期入院的非飞行员消化系统住院病例构成对照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排在消化系统疾病构成前几位的分别是慢性胃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痔和脂肪肝。年龄分布比较发现,40岁以后飞行员消化道疾病较非飞行员明显升高(P<0.01)。结论飞行员与非飞行员在部分消化系统疾病的年龄分布上存在差异,前者有年轻化的趋势,提示与飞行相关的一些因素可能是飞行员消化系统某些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的影响因素。
李德明
关键词:飞行员疾病谱年龄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相关因素研究
姚向荣张全华吕云利赵波李德明廖军刘吉耀贾存玮魏敬军刘德芳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迅猛增长,2008年中国20岁以上成人患病率已达9.7%,我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实验(OGIRT),分析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抵抗与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2例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T2DM+OMP)、32例2型单纯糖尿病患者(T2DM)及32例健康对照者(NC)测定隔夜空腹12 h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用稳态模型方法计算各组人群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评价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用△I30/△G30、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评价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 T2DM+OMP组FBG、HOMA-IR、HbA1c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NC组(均P<0.01);FINS低于T2DM组高于NC组(P<0.05);ISI、HOMA-β、△I30/△G30、INSAUC显著低于T2DM组及NC组(均P<0.01)。T2DM组FBG、HOMA-IR、HbA1c高于NC组(均P<0.01),ISI、HOMA-β、△I30/△G30低于NC组(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眼肌麻痹胰岛β细胞功能渐进性减退和胰岛素抵抗渐进性增高,促进了糖尿病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通过OGIRT对胰岛素分泌模式及分泌量评价有利于深入理解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合理指导临床工作。
姚向荣王海燕吕云利张全华李德明赵波
关键词: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
2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液流变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T2DM+OMP)、56例2型单纯糖尿病患者(T2DM)及56名健康对照者(NC)进行隔夜空腹12h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进行分析,用稳态模型方法评估各组人群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结果 T2DM+OMP组FBG、HbA1c、FINS、HOMA-IR及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ISI、HOMA-β、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低于T2DM组及NC组(P<0.01)。T2DM组FBG、HbA1c、FINS、HOMA-IR及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NC组(P<0.05),T2DM组ISI、HOMA-β、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高黏血症促进糖尿病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控制血糖、改善血黏度、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指导意义。
姚向荣王海燕吕云利张全华李德明赵波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血液流变学
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与神经病变的关系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与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T2DM+OMP)、56例2型单纯糖尿病患者(T2DM)及56例健康对照者(HC)进行隔夜空腹12 h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并进行分析,用稳态模型方法评估各组人群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结果 T2DM+OMP组FBG、FINS、HOMA-IR、HbA1c、TC、TG、LDL-C浓度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HC组(P均<0.01),ISI、HOMA-β、HDL-C血清浓度显著低于T2DM组及HC组(P均<0.01)。T2DM组FBG、FINS、HOMA-IR、HbA1c、TC、TG浓度高于HC组(P均<0.05),T2DM组ISI、HOMA-β、HDL-C浓度低于HC组(P均<0.01)。结论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极大地促进了糖尿病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异常、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指导意义。
姚向荣吕云利张全华魏敬军李德明赵波廖军刘德芳
关键词:眼肌麻痹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
丹参针剂辅助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5例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丹参针剂辅助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丹参针剂结合常规药物治疗4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3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病人腹痛消失时间、体温及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和临床转归,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ET)、P-选择素(P-sel)水平。结果: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体温和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治疗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ICAM-1、ET、P-se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ICAM-1、ET、P-sel下降明显,与治疗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粉针辅助西药治疗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有显著疗效,其作用机理类似于多种细胞因子"拮抗剂",从而下调炎症反应强度,改善预后。
李德明王方王存福寇俊峰杨帆张静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糖代谢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性眼肌麻痹(OMP)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液流变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健康对照(HC)组48例、单纯T2DM组48例和T2DM+OMP组48例共144例研究对象进行隔夜空腹12 h血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OMP组除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低于T2DM及HC组(P<0.01)外,HbA1c、FBG、2 h-PG及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T2DM及HC组(均P<0.01);T2DM+OMP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与FBG、HbA1c呈负相关(r=-0.56、r=-0.81,P<0.01),全血黏度(低、中、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血糖、HbA1c呈正相关(r介于0.35~0.88之间,P<0.05)。结论:高血糖、高黏血症是T2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对预防和治疗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有指导意义。
姚向荣张全华吕云利李德明赵波廖军刘吉耀贾存玮
关键词:糖尿病眼肌麻痹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POEMS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女,51岁。主因消瘦、乏力、腹胀、双下肢浮肿伴四肢麻木15月于2008-11-05入院。入院前1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消瘦、乏力、腹胀、纳差,多汗,肢体多毛,进行性加重,此后依次出现足背及小腿麻木无力,登高时加重,
李德明赵宪龙杨帆周新仁
关键词:周围神经疾病POEMS综合征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丁治疗拉米夫丁耐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4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贺维力)联合拉米夫丁治疗拉米夫丁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拉米夫丁治疗后产生耐药的HBsAg、HBeAg和HBcAb阳性、HBVDNA>108copies/L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4例,加用阿德福韦联合抗病毒治疗,于治疗6mo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6mo后患者ALT、AST、TBIL、Alb、PTA水平较联合治疗前明显改善,ALT、AST和TBIL复常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7.1%、42.8%、50.0%;HBVDNA<105copies/L、HBeAg转阴、HBeAg/抗HBeAb转化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0.0%、28.4%和7.1%;产生腹水的患者腹水全部消退,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治疗期间未观察到阿德福韦相关的变异.结论: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丁治疗拉米夫丁耐药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王方张俊张小岗张静李德明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阿德福韦酯拉米夫丁耐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