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楠
- 作品数:34 被引量:184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68
- 2013年
- 为了促进住院医师尽快实现从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在住院医师培训中,尝试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和案例教学法(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可以激发住院医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住院医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李秀楠吴玉梅付婷辉苗劲蔚
- 关键词:PBLCBL住院医师培训
- 脂联素及其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和分析脂联素(ADPN)及脂联素受体(adipo 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ADPN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病例组患者肿瘤组织及对照组患者病变组织中的ADPN、adipo R1、adipo R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病例组患者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结节数量、病理类型、肿瘤局部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T分期、TNM分期情况及其与ADPN、adipo R1、adipo R2水平的关联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ADPN水平及肿瘤乳腺组织中ADPN、adipo R1、adipo R2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ADPN水平和乳腺组织中ADPN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局部浸润情况、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具有关联性(P<0.05),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中adipo R1和adipo R2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局部浸润情况、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ADPN及肿瘤组织中的ADPN及其受体均呈现低表达,而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浸润和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具有关联性,有望作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型靶点。
- 刘爱蕙李秀楠王钢乐唐欣任宇康骅
- 关键词:脂联素脂联素受体乳腺癌免疫组化临床病理特征
- 吸脂联合微创旋切术切除腋下副乳腺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吸脂联合微创旋切术与单纯微创旋切手术在腋下副乳腺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乳腺科行超声引导下吸脂联合微创旋切术切除副乳腺的35例患者(70个副乳腺)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单纯微创旋切术切除副乳腺的29例患者(50个副乳腺)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肘(P25~P75)表示,并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吸脂联合微创旋切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中位数为28.3(24.5—34.8)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13.2(8.4—16.6)ml;单纯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中位数为50.3(40.1~52.7)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27.1(22.0~33.1)ml。两组相比,前者手术时间更短(Z=-8.91,P〈0.001),出血量更少(Z=-9.11,P〈0.001)。结论副乳腺手术中采用吸脂联合微创旋切术,较单纯微创旋切术更高效,术后局部美容效果佳,出血少,易于临床推广。
- 唐欣王钢乐李秀楠刘爱蕙董懿纪楠
- 关键词:微创性
- 不可触及病变的乳腺微钙化手术价值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X线片上不可触及病变乳腺微钙化灶72例手术方式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对72例乳腺不可触及肿块的微钙化灶形态、分布、BI-RADS分级、手术定位方式与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分级不可触及病变乳腺微钙化手术价值。结果:72例乳腺不可触及肿块的钙化灶诊断为恶性26例(36.1%)。钙化灶形态特点:簇状泥沙样钙化10例,多发点状钙化6例,分叉、多形性钙化8例,颗粒状钙化2例。分布特点:簇状分布11例,区域分布8例,段状分布4例,线样分布3例。诊断为良性46例(63.9%),钙化灶形态特点:簇状泥沙样钙化14例,多发点状钙化20例,颗粒状钙化12例。分布特点:簇状分布19例,区域分布10例,段状分布12例,线样分布5例。结论:不可触及肿块的乳腺X线片钙化灶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有比较重大的意义,不可触及肿块的乳腺微小钙化灶有很高的手术活检的价值。
- 刘爱蕙李秀楠王钢乐
-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腺钙化乳腺导管原位癌BI-RADS
- 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Ⅱ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Ⅱ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36例患有Ⅱ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 18例 ,采用双盲法予口服克龄蒙或安慰剂 1片 /日 ,共 4 5个周期 ,测量用药前后各参数值并进行比较及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治疗组用药前后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由 ( 0 4 45± 0 0 36 )g降到 ( 0 36 1± 0 0 32 ) g(P <0 0 1) ,内生肌酐清除率由 ( 92 0± 5 2 )ml/min增到 ( 99 1± 4 8)ml/min (P <0 0 5) ,空腹血糖由 ( 7 0 2± 0 4 3)mmol/L降到 ( 6 55± 0 31)mmol/L(P <0 0 5) ,血清总胆固醇由 ( 6 6 6±0 2 8)mmol/L降到 ( 5 71± 0 71)mmol/L(P <0 0 1) ,血压无明显改变。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与其他参数间无显著相关性。安慰剂组用药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
- 李秀楠李玲玲张树义舒明炎
- 关键词: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高血压肾脏微血管病变
- 腋下巨大脂肪肉瘤一例
- 2017年
- 脂肪肉瘤起源于间叶组织,但不是脂肪组织,多发生在深部软组织内,可发生于肌筋膜或深部血管丰富的部位,后腹膜和下肢是2个极其好发的部位。而发生于乳腺及腋下的脂肪肉瘤较为罕见。现报道1例腋下巨大脂肪肉瘤病例。
- 刘爱蕙李秀楠唐欣郑兴征王钢乐
- 关键词:巨大脂肪肉瘤腋下间叶组织软组织内肌筋膜后腹膜
- 双环法保乳整形治疗肉芽肿乳腺炎的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双环法保乳整形技术在肉芽肿乳腺炎手术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妇产医院乳腺科收治肉芽肿乳腺炎女性患者18例,年龄24~38岁,平均32.3岁。用双环切口进行炎症肿块切除,同时行保乳整形技术修复,并对术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8例均采取双环法保乳整形技术切除炎症肿块,其中2例同时行对侧乳房双环法乳房缩小上提术。随访6~36个月,中位时间16.1个月。术后2例切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后痊愈。随访期内1例局部复发(6个月),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全部患者均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双环法保乳整形技术进行肉芽肿乳腺炎的治疗,可切除更多组织,降低复发率,同时获得较好的美体效果。
- 唐欣李秀楠任宇刘恒
- 关键词:乳腺肉芽肿性乳腺炎乳房缩小
- 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1和SRC-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1和SRC-3在乳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乳腺浸润性癌、23例癌旁原位癌成分、9例癌旁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RC-1和SRC-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RC-1和SRC-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原位癌、不典型增生和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1、10.065,P<0.05);且在不同组织间SRC-1和SRC-3蛋白表达强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731、5.646,PO.05),但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组SRC-1和SRC-3蛋白阳性表达高于ER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5;χ2=12.675,P<0.01),且在乳腺癌组织中SRC-1和SRC-3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r=0.322,P<0.05;r=0.455,P<0.01)。[结论]SRC-1和SRC-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 李秀楠吴玉梅苗劲蔚
-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miR-301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侵袭与增殖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301a(miR-301a)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的侵袭、增殖的调控作用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检测miR-301a在MDA-MB-231细胞与MCF-10A细胞中的表达;转染MDA-MB-231,按转染质粒分为Mimics miR-301a组、Mimics NC组、Inhibitor miR-301a组、Inhibitor NC组,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MTT实验检测miR-301a对MDA-MB-231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301a的下游靶点,并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以及Western blot分析miR-301a对靶点的调节作用。结果miR-301a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细胞(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提示过表达miR-301a能够增强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MTT实验提示过表达miR-301a能够增强MDA-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以及western blot实验证实miR-301a与MEOX2的靶向关系,Mimics miR-301a组MEOX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Mimics NC组和空白组(P<0.05),Inhibitor miR-301a组MEOX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Inhibitor NC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miR-301a在TNBC中高表达,并可通过靶向作用于MEOX2促进TNBC细胞的侵袭、增殖,从而作为TNBC的促癌基因发挥作用。
- 刘恒王钢乐李秀楠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0
- 2017年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多发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发病症状主要体现为乳头呈现硬块,且乳头间歇性溢液或溢血,好发于产后、40~50岁绝经前的妇女,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分别是中央型和周围型,中央型常发于乳晕区输乳管壶腹部内的大导管,主要特征为乳头溢液。
- 刘爱蕙李秀楠王钢乐唐欣任宇
- 关键词:超声引导导管内乳头状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