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敏 作品数:21 被引量:82 H指数:5 供职机构: 解放军第309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哺乳期产妇四亚甲二砜四胺中毒8例临床分析 2003年 周艾琳 王海波 高飞 范敏 邢玲关键词:中毒 围产期 顺铂、氟脲嘧啶腹腔周疗对晚期卵巢癌腹水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寻求快速控制恶性腹水生成的化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采用顺铂(DDP)、氟脲嘧啶(FU)腹腔周疗法,首次DDP80mg/m^2.FU750mg/m^2,以后改为DDP50mg/m^2、FU500mg/m^2,每周1次,共4周,每周评价腹水消长情况。结果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6例,缓解率51.6%,部分缓解(PR)11例,缓解率35.5%,总有效率87.1%;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10%。结论DDP与FU配伍腹腔灌注周疗法,毒副作用较静脉化疗轻,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腹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王振国 吕秋兰 张宏珍 范敏关键词:卵巢癌 腹水 腹腔化疗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妊高征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分析20例心脏病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经过及对母婴的影响,并与同期200例妊高征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妊高征性心脏病与贫血、低蛋白血症、腹水的发生率及不正确的扩容治疗有关。结论:妊高征性心脏病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妊高征,对妊高征心脏病的易发因素应提高警惕,心衰控制后应立即终止妊娠,以降低并发症。 范敏 王海波 吕秋兰细菌性阴道病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356名孕妇分为正常孕妇组295例、胎膜早破组61例,对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测,同时做细菌培养了解是否合并其他微生物感染,并追踪观察妊娠结局。结果胎膜早破组BV发生率为57.38%,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9.1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合并BV与胎膜早破明显相关,有必要对妊娠合并BV孕妇进行治疗。 乔丽雅 田可歌 王若薇 张宏珍 范敏 赵爱华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 胎膜早破 急腹症女性患者一线筛查尿(HCG)结果临床分析 2011年 为观察否认怀孕的急腹症女性患者就诊时一线筛查尿HCG对病情诊治和规避医疗风险的价值,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5月期间,对1278例10—60岁否认怀孕的急腹症女性患者进行检测尿HCG作为一线筛查。结果HCG阳性患者77例,占6.03%。结果在尿HCG检测简单方便,能早期为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能有效地规避和减少医疗风险,可以作为急腹症女性患者的一线常规筛查项目。 范敏 王烈明 马朋林 王烈宏 刘莹莹关键词:急腹症 尿HCG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缝合与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缝合与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卵巢囊肿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根据患者术中止血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对照组患者性术中采用缝合止血;观察并比较术后4周、12周两组患者促卵泡生长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及窦状卵泡计数(Shape of sinus follicle count,AFC),对比两组术后12周卵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周两组患者FSH、LH水平较术前升高,E2及AFC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对照组FSH、LH、E2及AFC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SH、LH水平较术前升高,E2及AFC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FSH、LH水平高于对照组,E2及AF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出现排卵异常、经量过少及经期延长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缝合止血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损伤作用小于电凝止血,术后卵巢功能恢复快,临床上应当优选缝合止血,降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张巧玉 范敏 温娜 成争先 何晓清 孔燕关键词:腹腔镜 卵巢囊肿剥除术 缝合止血 电凝止血 卵巢功能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TNF水平测定 被引量:1 2009年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39例内异症患者(Ⅰ-Ⅱ期17例,Ⅲ-Ⅳ期22例)及16例对照组(其他妇科手术,术中可见腹腔积液者)腹腔液及血清中TNF含量。内异症组腹腔液及血清TN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组Ⅲ、Ⅳ期腹腔液[TNF(62.37±13.7)pg/mL]和血清[TNF(53.64±17.4)pg/mL]均低于Ⅰ、Ⅱ期腹腔液[(76.38±13.5)pg/mL]和血清[75.67±12.3)pg/mL]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TNF在内异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其含量变化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范敏 温娜 李彦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肿瘤坏死因子 腹腔液 TORCH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有自然流产史的和102例无自然流产 史的妇女,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TORCH系列IgG和IgM。结果 观察组120例中TORCH阳性99例,检出率82.50%, 对照组16例阳性,检出率15.6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IgG阳性率分别:TOX12.50%,RUV20.00%,CMV39.17%, HSV-Ⅱ15.00%,IgM阳性率分别是:TOX 15.83%,RUV22.50%,CMV 41.67%,HSV-Ⅱ 17.50%。观察组感染两种或两种以 上TORCH病原体的49例,占感染总数的40.83%。结论 TORCH惑染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对胎儿的危害程度与母亲的感染 状况有关,因此有必要对孕妇进行TORCH系列病原体的检测。 宋平 乔丽雅 吕秋兰 赵爱华 师冬梅 范敏关键词:TORCH感染 自然流产 ELISA 宫内感染 剖宫产术后肺栓塞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2004年 王海波 范敏 周艾琳 苏红华关键词:剖宫产 肺栓塞 手术 米索前列醇伍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与宫腔注射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 0例,两组年龄、孕周、孕次经统计学检验有可比性(P >0 .0 5 )。实验组在人工流产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6 0 0 μg ,于术前5min用特制的宫腔注药导管宫腔内注入利多卡因5ml;对照组15 0例不用任何药物,常规行人工流产。结果 两组扩张宫颈时疼痛及吸宫时疼痛程度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 <0 .0 1)。实验组术中宫颈明显扩张(P <0 .0 1) ;平均手术时间缩短(P <0 .0 1) ;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降低(P <0 .0 1) ;不增加术中出血量(P >0 .0 5 )。结论 口服米索前列醇伍宫腔注射利多卡因能明显减轻人工流产术中的痛苦,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 王海波 周爱玲 范敏 逯彩红关键词:米索前列醇 人工流产 镇痛 利多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