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荣
-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亚甲蓝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结构内GFA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亚甲蓝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海马结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20只3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2组,每组10只,对照组:自由饮水;治疗组:根据小鼠饮水量将亚甲蓝加入日常饮水中(25 mg/kg/d)连用4个月至7月龄。水迷宫测试观察其行为学的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TUNEL染色法观察GFAP在海马结构的表达及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亚甲蓝喂养组APP/PS1转基因小鼠第2~4 d的平均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的潜伏期,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7个月时出现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结果显示治疗组海马结构内的GFAP在APP/PS1转基因小鼠的表达下调(P<0.05)。TUNEL染色法显示治疗组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TUNEL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亚甲蓝能够下调APP/PS1小鼠海马结构内GFAP蛋白的表达,并通过抑制海马结构神经元的凋亡,提高APP/PS1小鼠的认知能力。
- 黄长荣赖红赵海花姜薇唐忠艳
- 关键词:海马结构GFAP星形胶质细胞
- APP/PS1小鼠海马结构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及亚甲蓝对其改变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APP/PS1转基因小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海马结构3个亚区星形胶质细胞内的表达变化,同时对比观察亚甲蓝对其表达改变的影响。方法 20只3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2组,每组10只,对照组:自由饮水;治疗组:根据小鼠饮水量将亚甲蓝加入日常饮水中(25 mg.kg-1.d-1)连用4个月至7个月龄。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治疗组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结构3个亚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下调(P<0.05)。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海马结构3个亚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甲蓝可以下调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结构3个亚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
- 黄长荣赖红赵海花姜薇李秀明唐忠艳
- 关键词:海马结构星形胶质细胞GFAP
- 亚甲蓝对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许多学者认为AD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其中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C)通过与炎症介质相关的多向性方式而...
- 黄长荣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亚甲蓝海马结构星形胶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 文献传递
- 载脂蛋白J在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的表达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索载脂蛋白J(Apo-J)及其mRNA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脑区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Wistar成年大鼠150只,首先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10只)、假手术组(SO组,70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70只);后两组再随机分为造模后3h、6h、12h、1d、3d、5d、7d各7个亚组,每亚组10只。NC组及以上各亚组再各自随机分为RT-PCR组(5只)、免疫组化及TUNEL组(5只)。制作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用Real Time RT-PCR检测IR区及其前后脑区Apo-J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IR组再灌注周边区及SO组、NC组与之对应的相同区域Apo-J的表达,并用TUNEL法检测前述免疫组化检测区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po-J mRNA在IR周边区表达增加,各时点中以IR 1d亚组最高(P<0.01),各亚组均显著高于相同时点的SO组、NC组(P<0.01);并且与再灌注前区、后区比较,均显著增加(P<0.01)。Apo-J在IR组再灌注周边区的表达增加,以1d亚组最高(P<0.01),各亚组均显著高于相同时点的SO组、NC组(P<0.01)。TUNEL显示了与Apo-J表达平行的细胞凋亡情况。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再灌注局部Apo-J mRNA、Apo-J的表达增加,且其增加与细胞凋亡增多有关,推测局部表达的Apo-J可能起保护细胞、延缓细胞凋亡的作用。
- 石磊孙鲁宁顾鹏毅卢杰李琳黄长荣费菲王珏
- 关键词:载脂蛋白J脑缺血再灌注REALTUNEL
- 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基因多态与中国北方人群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索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SNPs)与中国北方人群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不同类型的脑梗死患者563例及健康对照563例,周围静脉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并行PCR分段扩增CX3CR1基因。抽取其中各200例进行CX3CR1基因测序,明确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SNP情况。两组剩下的各363例针对查到的SNP位点设计引物,将包含SNP位点的局部片段进行PCR及基因测序以检测SNP情况。结果发现研究人群有rs3732379(C→T)、rs3732378(G→A)、rs1050592(T→C)3个SNP位点。其中脑梗死组rs3732379位点T碱基及TT、TC基因型,rs3732378位点A碱基及AA、GA型,rs1050592位点C碱基及CC、TC型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rs3732379、rs3732378、rs1050592间有显著的连锁不平衡,形成3种单倍型(按前述3个SNP的三座位碱基顺序,分别为T-A-C、T-G-C、C-G-T)及6种基因型。单倍型分析显示:单倍型T-A-C的频率与脑梗死的发病相关(OR=5.24,P=0.002)。结论在中国北方人群中,携带rs3732379位点T碱基及TT、TC型,rs3732378位点A碱基及AA、GA型,rs1050592位点C碱基及CC、TC型与脑梗死的发病相关,携带单倍型T-A-C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
- 石磊孙鲁宁顾鹏毅卢杰赵玉红黄长荣费菲王晓东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脑梗死DNA测序单倍型
- 8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应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研究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性痴呆患者82例,将82例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片。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1个月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MMSE和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长荣
- 关键词:盐酸多奈哌齐老年性痴呆康复评定
- 亚甲蓝对APP/PS1小鼠UCH-L1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 李兆圣赵海花吕永利黄长荣唐忠艳赖红
- 海马CA3区琥珀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的老龄性表达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琥珀酸脱氢酶(SDH)和酸性磷酸酶(ACP)表达的改变。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青年组(3~5月龄)、老龄组(27月龄),各组分别进行海马CA3区神经元酶细胞化学显色,并对其含量进行显微图像分析及数据处理。结果:青年组海马CA3区神经元SDH含量较高,老龄组较青年组减少了32.3%;青年组海马CA3区神经元ACP含量较低,老龄组较青年组增加了41.5%。结论: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SDH和ACP的表达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研究为老龄大鼠SDH和ACP活性的改变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 高杰赖红高旭红李兆圣黄长荣
- 关键词: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琥珀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
- 23例应用普拉克索片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片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普拉克索组、司来吉兰组与金刚烷胺组,分别给予对应的药物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分别采用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Ⅱ、Ⅲ)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普拉克索组治疗后第3、6个月的UPDRS评分呈连续性降低趋势,且均明显低于司来吉兰组、金刚烷胺组(P<0.05或P<0.01)。结论普拉克索片作为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一线用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黄长荣
- 关键词:早期帕金森病司来吉兰金刚烷胺
-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东北地区人群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明确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PT)基因在中国人种有影响CEPT活性、血清HDL水平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SNP,rs708272、rs5882、rs2303790)与中国东北地区人群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发病的关系。方法 184例来自中国东北地区无AD家族史的AD患者组成SAD组,205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人组成对照组。PCR扩增包含前述位点的基因片段,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这些SNP,并分析两组间分布的差别。结果 SAD组的rs2303790G碱基及AG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二者P=0.015及P=0.001);用ApoEε4分层后,发现有ApoEε4的SAD组rs2303790G碱基、AG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而无ApoEε4的分组中,rs2303790G碱基、AG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rs2303790G碱基、AG基因型可能在SAD的发病中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只在拥有ApoEε4等位基因的人群中存在。
- 石磊孙鲁宁王伟徐崇泽黄长荣费菲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基因测序胆固醇酯转运蛋白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