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像
  • 6篇血管
  • 6篇造影
  • 5篇动脉
  • 5篇血管造影
  • 5篇磁共振
  • 4篇影像
  • 4篇影像学
  • 4篇肿瘤
  • 4篇MRI诊断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心脏
  • 3篇影像学诊断
  • 3篇MRI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造影术
  • 2篇微小肝癌
  • 2篇小肝癌
  • 2篇肝癌

机构

  • 15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王佩芬
  • 10篇周康荣
  • 6篇陈祖望
  • 5篇曾蒙苏
  • 4篇严福华
  • 2篇汪登斌
  • 2篇郑蔚巍
  • 2篇武刚
  • 2篇王文平
  • 2篇刘嵘
  • 2篇吴春根
  • 2篇汤敏
  • 2篇李轫晨
  • 2篇丁红
  • 2篇王建华
  • 2篇陈刚
  • 1篇颜志平
  • 1篇涂备武
  • 1篇沈继章
  • 1篇程增辉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参考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原发恶性肿瘤CT及MRI表现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心脏原发恶性肿瘤的CT、MRI表现,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12例经病理证实心脏恶性肿瘤的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行胸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9例做心脏MR检查,其中7例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发生部位以右心房最多见(6/12)。跨心腔生长或累及邻近大血管及心包常见(10/12)。伴有心包和胸腔积液(9/12)。肿瘤多以中度不均匀强化为主,血管肉瘤内见同血管强化一致条状影,横纹肌肉瘤呈后期明显均匀强化。肿瘤MR信号以T1WI等略低信号,T2WI为混杂高信号表现为主,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T2WI呈明显低信号较特征。结论:心脏恶性肿瘤具有一般恶性肿瘤侵袭性生长之特点,CT、MRI评价病变范围、组织特征具有优势,有助于诊断及治疗方案实施,进一步组织学定性、鉴别有困难。
杨姗张志勇曾蒙苏王佩芬陈财忠沈继章陈刚
关键词:心脏恶性肿瘤CT磁共振成像
儿童肘关节常见骨折的DR诊断体会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总结儿童肘关节常见骨折DR片的诊断经验。方法:有确切肘关节外伤史伴肿胀且DR诊断为3种常见骨折的患儿114例。其中肱骨髁上骨折81例,外侧髁骨折20例,内侧髁上骨折13例。观察明确显示的骨折线、肱骨前线征、肱桡小头线征、骨化中心位置和排列顺序及有无前后脂肪垫征、泪滴变形。结果:肱骨髁上骨折中明确显示骨折线比例为97.5%,肱骨前线征为92.6%,泪滴变形为81.5%,前后脂肪垫征为21%;外侧髁骨折中明确显示骨折线比例为85%,肱桡小头线征为65%,骨化中心位置和排列顺序改变为25%,前后脂肪垫征为20%;内侧髁上骨折中骨化中心位置和排列顺序改变比例为76.9%,明确显示骨折线为23.1%,前后脂肪垫征为15.4%。结论:诊断肱骨髁上骨折和外侧髁骨折主要依靠直接显示的骨折线,诊断内上髁骨折主要依靠肘部骨化中心位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肱骨前线征、泪滴变形、肱桡小头线征、脂肪垫征都是十分重要的辅助诊断征象。
詹青霞武刚蒋黛蒂王佩芬
关键词:儿童肘关节骨折DR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MRI诊断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MRI检查方法和诊断价值。方法 :41例临床确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进行MRISE序列和MRA检查 ,其中 3 5例行动态增强MRA。 41例中的 11例同时行血管造影 ,2 6例行彩超检查。结果 :41例MRI检查共显示血管狭窄、闭塞 14 5段 ,动脉瘤 9个 ,与血管造影、彩超对照比较 ,二者符合率均 >90 %。结论 :MRISE序列、常规MRA和动态MRA的联合应用 ,可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受累的性质、范围和程度 。
王佩芬周康荣陈祖望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
小和微小肝癌影像学新技术及肝癌介入治疗新模式探讨
周康荣严福华曾蒙苏王建华丁红刘嵘郑蔚巍汪登斌张蓓赵虹王文平涂备武范明霞王佩芬颜志平
该课题组设计了肿瘤分级、PCNA、VEGF等指标与Mn MRI强化进行相关性研究。采用微导管及超选择插管技术行肝段介入切除,彻底阻断小肝癌血供,加以高浓度药物作用,以年生存率作为衡量指标。研究的SHCC和MHCC的病例数...
关键词: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分化侵袭性影像学介入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MRI诊断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MRI特征性表现以及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 14例 ,良性10例 ,恶性 4例。结果 :良性肿瘤 10例 ,定位、定性诊断全部正确。恶性肿瘤 4例 ,定位诊断正确 3例 ,良、恶性诊断正确 3例 ,不同性质的恶性肿瘤定性诊断正确 1例。MRI充分显示了心脏肿瘤的形态、大小、部位 ,累及的心腔及范围 ,尤其是其组织特定性可对脂肪瘤、纤维瘤等作出明确的定性诊断。结论 :MRI检查对心脏肿瘤敏感性高 ,可显示心脏、心包全貌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对心脏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 ,但对不同性质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有一定困难。
王佩芬李轫晨周康荣陈祖望
关键词:原发性心脏肿瘤MRI影像学诊断
小和微小肝癌影像学诊断新技术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周康荣严福华曾蒙苏王佩芬丁红王文平刘嵘王建华郑蔚巍汪登斌
1997年10月~2002年10月,由卫生部直属医疗机构临床重点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进行了研究。小肝癌(SHCC)和微小肝癌(MHC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研究以肿瘤的血供、正常肝实质的血液动力学...
关键词:
关键词:肝肿瘤放射性核素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64排螺旋CT用于体部动脉性病变的诊断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64-MDCTA)及重建技术在体部动脉(除冠状动脉外)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2例患者(包括颈、椎动脉19例、肺动脉5例、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49例,双下肢动脉29例)行64-MDCTA检查,采用准直0.625mm,层厚0.625mm,间隔0.5~0.625mm。应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 mum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显示技术(volume renderingtechnique,VRT)以及血管分析(vessel analysis,VA)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及分析。结果:102例体部动脉病变中,CTA显示:颈动脉钙化斑块伴狭窄10例,颈动脉体瘤3例,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颈动脉鞘内神经源性肿瘤伴血管推移1例,椎动脉狭窄1例,椎动脉瘤1例,正常颈动脉2例,肺动脉栓塞4例,正常肺动脉1例,马凡氏综合征2例,大血管转位1例,胸、腹主动脉瘤15例,假性动脉瘤3例,夹层动脉瘤11例,夹层动脉瘤术后随访8例,脾动脉瘤1例,肾动脉斑块、狭窄2例,右肾动脉狭窄支架术后随访1例,腹主动脉瘤术后随访2例,椎体骨质增生压迫腹主动脉1例,正常主动脉1例,正常腋动脉1例,髂动脉瘤3例,股髂动脉血栓、闭塞4例,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4例,下肢血管动静脉瘘3例,下肢动脉术后随访4例,正常双下肢动脉1例。以上几种重建技术均能显示病变发生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对病变可从不同角度观察,VRT能三维立体显示病变,MPR、CPR、MIP均能显示血栓、钙化,MPR、CPR、VA能显示动脉管腔及支架腔内情况。102例中63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结论:64-MDCT能够全面清晰显示体部动脉病变,为患者提供快速及有效、可靠的诊断手段,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刘骏桢林江王佩芬陈刚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MRI诊断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评价MRI在诊断主动脉缩窄中的作用和影像学表现。方法 :主动脉缩窄患者 16例 ,单纯型 14例 ,复杂型 2例 ,其中 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4例合并动脉瘤 ,1例合并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 16例均经手术证实。全部病例MRI检查包括SE序列、CineMRI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造影 (3DDCEMRA)。结果 :16例MRI检查均清楚显示主动脉缩窄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结论 :MRI检查是诊断主动脉缩窄的可靠方法之一 ,可多方位、直观的显示病变部位及合并畸形 ,基本上可替代心血管造影 ,为临床手术提供明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MRI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缩窄的首选方法之一。
王佩芬李轫晨周康荣陈祖望
关键词:先天性主动脉缩窄MRI诊断MRI检查手术单纯型心血管造影
能显示血管奥秘的磁共振血管造影
2001年
王佩芬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MRI血管造影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表现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的CT和MR表现特征,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ISFT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位置、形态、大小、密度或信号强度、强化方式及程度、邻近颅骨改变)。结果:ISFT最常见症状是头痛头晕(3/4),4个病灶皆起源于硬脑膜,其中幕上2个,幕下1个,跨天幕生长1个,分叶状3个,类圆形1个,最大径3~8.5cm,平均5.6cm,CT平扫呈不均匀稍高及高密度,无明显钙化;MR T1WI等稍高信号,T2WI混杂等高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3/4),1例出现典型"阴阳征",2例出现"脑膜尾征",邻近颅骨侵蚀性改变2例。结论:当颅内脑外肿瘤T2WI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尤其出现典型"阴阳征"及邻近颅骨侵蚀性改变时应考虑到ISFT的可能性。
程增辉戴飞栾丽娟王佩芬武刚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