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芳

作品数:124 被引量:687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4篇天文地球
  • 18篇生物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4篇水合物
  • 29篇天然气水合物
  • 29篇气水
  • 29篇气水合物
  • 23篇有孔虫
  • 21篇沉积物
  • 19篇南海北部
  • 19篇海域
  • 15篇同位素
  • 15篇南海东北部
  • 14篇神狐海域
  • 13篇底栖有孔虫
  • 13篇化石
  • 13篇表层沉积物
  • 11篇微化石
  • 11篇钙质超微化石
  • 11篇超微化石
  • 10篇地质
  • 10篇南海神狐海域
  • 9篇南海西部

机构

  • 96篇广州海洋地质...
  • 38篇国土资源部
  • 3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南方海洋科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地质矿产部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数...
  • 1篇迈阿密大学

作者

  • 124篇陈芳
  • 43篇周洋
  • 41篇苏新
  • 36篇陆红锋
  • 27篇刘坚
  • 21篇庄畅
  • 20篇廖志良
  • 18篇吴聪
  • 15篇刘广虎
  • 10篇梁金强
  • 10篇张欣
  • 9篇王金莲
  • 9篇荆夏
  • 9篇付少英
  • 9篇李学杰
  • 9篇陈超云
  • 9篇程思海
  • 6篇黄永样
  • 6篇沙志彬
  • 6篇王宏斌

传媒

  • 23篇海洋地质与第...
  • 10篇南海地质研究
  • 8篇现代地质
  • 7篇地学前缘
  • 6篇微体古生物学...
  • 5篇地球科学(中...
  • 3篇第四纪研究
  • 3篇地质学刊
  • 2篇第二届深海研...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2015年“...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16篇2015
  • 1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西部浮游有孔虫含量与水深关系定量研究被引量:24
2004年
南海西部 4°~ 18°N ,10 8 5~ 115°E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孔虫定量分析表明 ,从陆架至深海盆区 ,随着水深增加 ,底栖有孔虫丰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而浮游有孔虫在上陆坡区水深 2 0 0~ 2 0 0 0m处最丰富 ,向浅水和深水方向 ,其丰度均下降 ,浮游有孔虫百分含量 (P)与水深 (D)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在陆架区和陆坡-深海盆区 ,两者关系完全不同 :在陆架区随水深增加浮游有孔虫百分含量明显增大 ,而在陆坡 -深海盆区 ,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经定量拟合水深小于 2 0 0m的陆架区 ,浮游有孔虫含量与水深满足关系式 :lnD =0 0 2 1P +3 2 0 8;而在水深大于 2 0 0m的陆坡 -深海盆区 ,两者满足D =- 5 2 6 3P +5 2 10 5 2。这主要是由于陆架区随水深增加 ,浮游有孔虫增加 ,但水深大于 2 0 0m后 ,碳酸盐的溶解起主要作用 ,浮游有孔虫比底栖有孔虫更易于溶解 ,造成其含量随水深增加而下降。
李学杰陈芳陈超云郭华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海盆陆架区底栖有孔虫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HS-PC500岩心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本文研究南海北部陆坡神狐HS-PC500重力活塞岩心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方法】使用吖啶橙染色法计数沉积物中微生物丰度;提取沉积物微生物总DNA,使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古菌及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对克隆文库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表层PC500-1(0-5 cm belowsea floor,bsf)古菌以C3为主要类群,占该层总序列的25.6%;中层PC500-6(350-355 cm bsf)和底层PC500-11(790-795 cm bsf)古菌以Marine Benthic Group(MBG)-B为主要类群,分别占该层总序列的48.1%和38.9%。另有部分克隆序列属于MBG-A、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ic Group(MCG)、Thermoprotei、NGC、Halobacteriales、MBG-E、South African Gold Mine Euryarchaeotic Group(SAGMEG)。表层细菌以变形菌(Proteobacteria)为主要类群,占该层文库的38.3%。中层和底层细菌以绿弯菌(Choloflexi)和JS1为主要类群,分别占该层文库的28.1%、29.2%和39%、24.7%。另有部分克隆序列属于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e)、放线菌(Actinobacteria)、酸杆菌(Acidobacteria)、OP8、螺旋体菌(Spirochaetes)、TM6、脱铁杆菌(Deferribacteres)、浮霉菌(Plantomycete)。【结论】结果显示,HS-PC500岩心微生物丰度与甲烷浓度变化相吻合;微生物丰度较低可能与较低的总有机碳量有关;微生物多样性较高,并且随深度的增加群落结构变化明显;岩心中有关硫酸盐还原的微生物类群占优势,说明微生物的硫代谢在该海区沉积物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焦露苏新陈芳张勇蒋宏忱罗祎董海良
关键词:RRNA微生物多样性天然气水合物神狐海域
西沙海槽浅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通过对西沙海槽HX132PC站位岩心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的系统研究,结合该柱状样浮游有孔虫的氧同位素地层研究,对比分析了南海北部陆坡西沙海槽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物物源及其环境演变。
付少英陈芳刘广虎
关键词:西沙海槽沉积环境地球化学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环境的自生矿物特点及其在南海的发育情况被引量:9
2006年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环境出现的岩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岩、黄铁矿、石膏等。自生碳酸盐岩的典型特点为极负的δ^(13)C_(PDB)值(最低可达-70.0‰)、正的δ^(18)O_(PDB)值(+2.5‰~+6.5‰),碳酸盐矿物主要为镁方解石、文石、白云石和菱铁矿。黄铁矿以霉球状、条状为主。石膏则主要为自形晶体,透明。此类自生岩石矿物与甲烷厌氧氧化过程或水合物的形成效应有关。南海沉积物中出现的自生碳酸盐岩、黄铁矿和石膏,其特点与水合物沉积环境中的十分类似,预示了南海可能存在有利于水合物成藏的地球化学过程。
陆红锋陈芳刘坚廖志良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碳酸盐岩黄铁矿
南海东北部东沙海域沉积物烃类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12
2007年
采用GC-MS技术测定了南海东北部东沙海域沉积物柱样HD196A中的有机物,共检测出90多种烃类化合物: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支链烷烃、多环芳烃等化合物。正构烷烃分布曲线的形状、碳数范围、主峰位置以及CPI值和OEP值说明,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是大陆高等植物和海洋浮游生物藻类和细菌源,并以陆源高等植物来源占优势。研究还表明,随着深度增加,柱样中重烃减少,而轻烃增加,奇偶优势指数趋近于1,长链烷烃和支链烷烃减少,芳烃的甲基化和甲基重排作用等,均显示出该区沉积物成熟度较高。同时结合该区已有的研究资料(烃类气体——甲烷、重烃组分分布,以及热释光、有机碳等),其高值异常区与本次研究站位相吻合,显示该海区具有烃渗漏来源,是海底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找矿的有利地区。
吴能友邬黛黛叶瑛刘坚张平萍陈雪刚郑凯清陈芳陆红锋
关键词:沉积物烃类化合物
马里亚纳海沟南部海域沉积物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成因被引量:14
2015年
大洋27航次中,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南翼斜坡上获得了箱式插管和重力柱状样品,并对这些样品现场进行了含水率、湿密度、微型扭力十字板、微型贯入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了深海表层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具有较高的含水率、较低的密度、较大的孔隙比、较低的抗剪强度和贯入阻力,各项参数随深度增加呈现规律性变化。归航后通过对沉积物的粒度、碎屑矿物、黏土矿物、微体古生物的鉴定,进一步从物质组成、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等方面对此特殊工程地质性质沉积物的成因进行分析。
朱坤杰何树平陈芳廖志良王金莲邓希光
关键词:深海沉积物含水率抗剪强度工程地质性质
南海西部深海平原SA14-34岩心浊流沉积特征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对位于南海西部深海平原的SA14-34岩心进行详细的沉积物组分研究,结果表明:该岩心岩性复杂多变,沉积了粘土、粉砂质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砂和粉砂质砂等7种沉积物类型。浊流沉积发育,至少已识别出4个特征明显的浊流层。浊流层厚度为18~120 cm,具有粒度较粗呈下粗上细、异地钙质微体生物化石丰富、陆源碎屑矿物含量高、SiO_2/Al_2O_3比值和CaCO_3含量高四大特点。并对浊流沉积的物质来源、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浊积物主要来自西部陆架-陆坡区,有利的地形、丰富的物源和频繁的海底火山活动诱发的地震是浊流发生的主要原因。
陈芳李学杰刘坚陆红锋王金莲张欣廖志良陈超云
关键词:浊流沉积南海西部
珠江口万顷沙晚第四纪沉积及古环境重建被引量:5
2016年
选取位于珠江口万顷沙ZK316-2钻孔进行孢粉、硅藻和岩性等分析,重建了珠江口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海退旋回和古环境特征。孢粉和硅藻分析表明:晚更新世期间该区域主要经历了一次大的海侵海退,期间有2次小的海平面波动。晚更新世地层海相特征明显,孢粉组合指示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其植被以南亚热带常绿林为主,孢粉组合以青冈属、蕈树属、金缕梅科等亚热带种属为主,期间出现的海桑属推测为滨海相沉积,指示了当时海平面的位置。晚更新世的海相沉积尽管14C测年结果为老于30 ka左右,但经过区域孢粉组合、硅藻特征、海平面高度等因素的综合对比分析后认为:下部海相层的年代更可能属于MIS 5期,而期间2次短暂的低海面记录可能与5b和5d海平面波动有关。钻孔上部13.9 m以上为全新世2 232 cal.a B.P.以来的沉积,孢粉分析表明植被仍以亚热带常绿林为主,但人类干扰因素的禾本科、松属、芒箕和火灾记录(炭屑)大量增加,指示了沿海人类活动增强和大规模农业的发展,这与全新世晚期海平面下降和三角洲的快速加积作用基本同步进行。
余少华陈芳谢叶彩周洋吴聪陈炽新龙桂
关键词:孢粉硅藻海平面变化晚第四纪
南海东北部冷泉区末次冰期沉积间断及其成因被引量:2
2016年
对南海东沙海域冷泉区DH-CL10和DH-CL5柱状样开展AMS14 C年代学、高分辨率底栖有孔虫和沉积物同位素以及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DH-CL10柱状样在全新统底部574cm处出现沉积间断,间断面相邻沉积物AMS14 C年龄分别为9 850/(9 680~9 950)cal.aBP和27 610/(27 500~27 700)cal.aBP,相当于MIS2期和部分MIS3期的沉积缺失。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bifurcata的δ13 C值为-0.37‰^-1.91‰,平均值为-1.11‰,沉积物全岩碳同位素值为-22.7‰^-23‰,均为正常的碳同位素值。尽管该柱状样未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地球化学证据,但相邻的DH-CL5柱状样相当于其所缺失的部分沉积中的自生碳酸盐岩和沉积物的δ13 C负偏明显,分别为-55.24‰和-25.9‰^-27.9‰,表明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有关。推断DH-CL10柱状样沉积间断所缺失的沉积物可能记录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证据,且沉积间断主要出现在末次盛冰期低海平面,与天然气水合物易分解的时间相吻合,因此,沉积间断的形成可能主要与下伏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导致沉积物的滑塌有关。
陈芳周洋庄畅陆红锋吴聪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末次冰期
麦哲伦海山区玄武岩基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正> 富钴结壳作为海上的矿产资源,具有很大的潜在资源量,且因其中钴的含量特别高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被各国专家所关注,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八十年代后都相继开展了结壳的调查。海山结壳因其良好的经济价值成为各国调查和研...
王群陈芳葛同明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