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道公

作品数:93 被引量:83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同位素
  • 28篇锆石
  • 19篇变质
  • 13篇地球化
  • 13篇地球化学
  • 12篇玄武岩
  • 12篇变质岩
  • 11篇橄榄岩
  • 11篇辉石
  • 10篇离子探针
  • 9篇单斜辉石
  • 9篇地幔
  • 9篇岩石
  • 9篇造山带
  • 9篇同位素组成
  • 8篇光谱
  • 7篇单斜辉石巨晶
  • 7篇氧同位素
  • 7篇榴辉岩
  • 7篇矿物

机构

  • 86篇中国科学技术...
  • 14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南京大学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西北核技术研...
  • 2篇中国科技大学
  • 2篇亚利桑那大学
  • 2篇联邦科学工业...
  • 1篇东京工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法国国家科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安徽省地质实...
  • 1篇法国国家科学...
  • 1篇加州理工学院

作者

  • 93篇陈道公
  • 37篇夏群科
  • 32篇程昊
  • 31篇支霞臣
  • 29篇吴元保
  • 19篇李彬贤
  • 7篇周泰禧
  • 7篇倪涛
  • 6篇王银喜
  • 5篇彭子成
  • 5篇张宗清
  • 4篇涂湘林
  • 4篇陈江峰
  • 4篇谢烈文
  • 4篇王进辉
  • 3篇张巽
  • 3篇谢鸿森
  • 3篇孙卫东
  • 3篇唐索寒
  • 3篇郭立鹤

传媒

  • 15篇岩石学报
  • 14篇科学通报
  • 11篇地球化学
  • 7篇中国科学(D...
  • 4篇地质论评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矿物学报
  • 3篇高校地质学报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地质科学
  • 2篇矿物岩石
  • 2篇地球学报(中...
  • 2篇第七届全国同...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年份

  • 4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8篇2003
  • 6篇2002
  • 12篇2001
  • 8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8篇1997
  • 4篇1996
  • 7篇1995
  • 10篇1994
  • 1篇1993
  • 4篇1992
  • 2篇1990
  • 1篇1988
  • 1篇1985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山单斜辉石巨晶的硼同位素组成:不均一性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离子探针技术测定了一组安徽女山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的硼同位素组成.硼同位素比值非常不均一:δ^(11)B为+7.4%0~-28.6‰,既表现在不同样品之间,也表现在同一样品的内部.巨晶的硼同位素组成既没有记录暴露地表后的后期蚀变影响,也没有记录被携带上升过程中与寄主玄武岩浆和/或围岩的相互更应.不均一性继承自巨晶的地幔源区,其源区曾经经历过流体的交代作用.交代流体来自于初始硼同位素不均一并且经历不同程度脱水(脱硼)的海洋板块.结合氧同位素和Sr-Nd同位素来看,对交代流体的主要贡献可能来自于蚀变洋壳而不是海洋沉积物.
夏群科E.DelouleL.Dallai吴元保陈道公程昊
关键词:硼同位素离子探针单斜辉石巨晶不均一性地球化学
大别-苏鲁变质岩锆石微区氧同位素特征初探:离子探针原位分析被引量:20
2003年
对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地区包括榴辉岩等8个不同岩性的变质岩石中锆石进行了151次微区原位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明显的氧同位素不均一性,不同岩石中锆石的δ^(18)O值变化范围从-8.5‰到+9.7‰,同一岩石不同锆石颗粒间δ^(18)O值差异达2‰~12‰,在离子探针测定精度范围内,没有观察到原岩岩浆(残留)锆石和变质增生(重结晶)锆石之间明显的氧同位素组成差异,表明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中变质锆石基本上继承了原岩锆石的氧同位素组成.研究发现,根据变质岩的原岩时代,可以把锆石氧同位素分成2组,一组原岩年龄在19~27亿年,δ^(18)O值约为6‰~7‰,另一组原岩年龄为7~8亿年,δ^(18)O值在0~2‰。后者明显偏低的氧同位素组成表明,在形成高级变质岩的原岩岩浆中有明显的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组成的卷入,它可能和晚前寒武纪我国华南和全球范围雪球事件有关.
陈道公E.Deloule程昊夏群科吴元保
关键词:变质岩离子探针
椒子岩辉长岩体的Sm—Nd年龄及其Nd同位素特征被引量:6
1997年
本文给出了椒子岩辉长岩体的Sm-Nd年龄为238±28Ma这一年龄一南大别超高压变质岩的年龄一致,属同碰撞侵入岩。其Nd同位素组成与产于蛇绿岩中的辉长岩明显不同。这些同位素特征显示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有地壳物质的加入,并在辉长岩体的基性岩浆升过程中已经均一化。
陈道公王银喜
关键词:辉长岩
女山和盘石山橄榄岩包体中的水: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来自安徽女山新生代碧玄岩中的 6个和江苏盘石山新生代玄武岩中的 3个名义上“干”橄榄岩包体中的矿物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普遍含有微量的结构水 ,以 OH- 的形式赋存 ;除 1个女山包体外 ,其余的橄榄石均未探测到结构水 ;女山 1个石榴石橄榄岩中的石榴石未能探测到结构水。单斜辉石中结构水含量 >斜方辉石 >>橄榄石 (石榴石 )。结合文献中的资料来看 ,岩石圈地幔中水的分布可能既具有大尺度不均一性 ,又具有小尺度不均一性 ,可能并不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
夏群科陈道公郭立鹤支霞臣吴元宝程昊
关键词:橄榄岩包体红外光谱
地幔氧同位素不均一性:女山单斜辉石巨晶的激光氟化分析被引量:5
2001年
对女山14个单斜辉石巨晶进行了主要元素、稀土元素和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 结果表明它们是同一幔源碱性玄武质源岩浆在高压下分离结晶的产物. 巨晶的氧同位素组成内部均一, 但不同样品间表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 δ18O = 4.86‰~6.48‰. 巨晶氧同位素的变化继承自源岩浆, 源岩浆的不均一性来源于洋壳物质的源区混染.
夏群科L. Dallai曹宏陈道公吴元保程昊
关键词:氧同位素不均一性单斜辉石地幔
江苏六合橄榄岩包体的矿物化学、稀土元素组成及其意义被引量:14
1994年
根据1块橄榄岩包体矿物化学组成,得出由Khler-Brey法和Sachtleben-Sechth法算得的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的平衡温度分别为750℃~950℃和1100℃~1200℃,表明了岩石圈不均一的分层特征。矿物化学组成的准确定量对温度的确定至关重要。岩石中重稀土和易熔元素的不相关表明,地幔曾发生过一种富化过程,使轻稀土偏离相关性,重稀土基本不变,这一过程可能是岩石圈中原始地幔和地幔残余物质的混合。
陈道公李彬贤支霞臣韩建明杨瑞瑛
关键词:橄榄岩包体矿物化学稀土元素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巨晶矿物的地球化学被引量:15
1997年
本文对安徽女山、河北汉诺坝和广东普宁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和角闪石巨晶进行了主要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天和Sr_Nd同位素的综合分析。数据显示产出于3个研究区的单斜辉石巨晶有3类:Al普通辉石、透辉石和Fe_Na透辉石。普宁地区的角闪石巨晶乃世界上罕见的绿钙闪石巨晶。女山和普宁的单斜辉石和角闪石巨晶是碱性玄武岩浆在幔源高压下的结晶产物;汉诺坝的单斜辉石巨晶既可以是碱性玄武岩浆又可以是拉斑玄武岩浆的高压结晶体。所有巨晶相对于寄主岩者属于偶然捕掳晶。巨晶的形成符合“流动结晶模式”。它们与共存的橄榄岩色体无成因上的联系,而与某些黑色包体可能存在同源性。
陈道公夏群科支霞臣
关键词:玄武岩地球化学稀土族
岩浆分离结晶作用过程微量元素反演被引量:3
1990年
介绍岩浆分离结晶作用中微量元素系统反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反演计算中极小化问题的求解,反演所需要的优选模式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反演的计算机程序,利用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检验了方法和程序的有效性.
陈道公裘武军
关键词:岩浆反演微量元素
大别地体变质岩石中锆石Lu-Hf同位素基本特征
2007年
  大别地体变质岩中锆石的Hf同位素研究可以为超高压变质过程中锆石的Lu-Hf地球化学行为及超高压变质原岩的性质和成因提供重要信息.最近Zheng等和Wu等率先对大别造山带变质岩开展了锆石的Hf同位素研究,得到许多新的认识[1-3].我们在对大别山南部超高压变质带新店榴辉岩、双河和黄镇地区榴辉岩片麻岩和硬玉石英岩以及南北大别若干个片麻岩变质锆石微区U-Pb SIMS定年和CL内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原位LA-MC-ICPMS的Lu-Hf同位素分析,获得以下一些结果和认识:……
陈道公倪涛谢烈文
关键词:变质岩锆石
大别-苏鲁造山带高级变质岩中锆石微区U,Th和Pb化学组成特征统计被引量:19
2004年
对大别-苏鲁造山带27个高级变质岩(以榴辉岩和片麻岩为主)中锆石进行了337次微区离子探针U,Th和Pb测定和U-Pb年龄研究。根据测定点年龄的不同,可以把变质岩中锆石分成三种不同成因区域,一是变质岩原岩(继承)锆石区域,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变质重结晶作用,其^(206)Pb/^(238)U年龄值大于277Ma;二是三叠纪高压-超高压变质阶段形成的变质锆石区域,其年龄限定为273~184Ma;三是碰撞造山变质作用后形成的锆石区域,其年龄小于148Ma。对三种类型锆石中U,Th和Pb特征分析发现:片麻岩锆石中U的含量是榴辉岩类锆石中U的丰度的两倍,片麻岩类和榴辉岩类锆石中Th的丰度大致相近。各类岩石变质阶段形成的变质锆石和原岩锆石区域相比,U含量有升有降,而Th含量则大幅下降,下降幅度一般在2~10倍,高者可达20~30倍以上。除石榴石橄榄岩外,各类岩石变质锆石中区域的Th/U比都小于0.1,这是判断高压-超高压变质成因锆石的极重要化学指标。大别山超高压变质阶段后形成的锆石的Th/U比多数类似于其原岩锆石,少数接近变质锆石,说明白垩纪后期热扰动对变质岩中已存在的锆石的影响如同岩浆结晶过程。各类岩石中锆石Ph的含量变化比较复杂,Pb-U正相关性表明锆石中普通铅含量很低,绝大部分为放射成因铅。
陈道公倪涛
关键词:THPB含量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