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平

作品数:22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修补术
  • 7篇腹股沟
  • 5篇疝修补
  • 5篇疝修补术
  • 5篇腹股沟疝
  • 4篇再灌注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缺血再灌注损...
  • 4篇外科
  • 4篇无张力
  • 4篇灌注
  • 4篇灌注损伤
  • 4篇腹膜
  • 3篇鼠肝
  • 3篇老年
  • 3篇肝脏
  • 3篇大鼠肝
  • 3篇大鼠肝脏

机构

  • 13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市第一医...

作者

  • 22篇陶平
  • 5篇张磊
  • 4篇吴向阳
  • 4篇卞建民
  • 3篇时开网
  • 3篇朱斌
  • 3篇曹红勇
  • 3篇潘超
  • 3篇吴向阳
  • 2篇王帅
  • 2篇杨士勇
  • 2篇蔡永东
  • 2篇谢海伟
  • 2篇陈维
  • 2篇刘子君
  • 2篇张莉
  • 1篇姜鹏
  • 1篇许蔚
  • 1篇周琎
  • 1篇戴树龙

传媒

  • 6篇中华疝和腹壁...
  • 2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外医学(外...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2013年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04
  • 1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病人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AAC)病人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老年AAC病人46例的临床资料,22例一期手术,24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18例行二期手术。结果一期手术组术后入ICU治疗20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并发症16例,心脏并发症1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1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二期手术组术后入ICU治疗8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并发症7例,心脏并发症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无死亡或自动出院病人。二期手术组术后入ICU率,肺部并发症与心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切口感染率、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率、死亡与自动出院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GD术后二期手术是治疗老年AAC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AAC,PTGD可作为最终治疗方案。
陶平张磊
关键词: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高龄外科治疗
临床路径联合讨论式教学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联合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普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临床医学专业普外科实习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联合讨论式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7.5±7.8)分和(71.3±5.5)分,操作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9.2±9.4)分和(74.0±6.9)分,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学生的满意度为实验组(80.0%)、对照组(5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实习教学中采用临床路径联合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陶平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临床教学普外科
下腹正中切口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比较下腹正中切口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普外科收治双侧腹股沟疝6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前入路组34例,下腹正中切口组30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与出院后手术区域疼痛的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局部血清肿、切口裂开。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下腹正中切口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前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82,P〈0.05)。下腹正中切口组术后疼痛例数与术后疼痛时间明显少于前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7、11.97,P〈0.05)。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局部血清肿与切口裂开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1、0.472,χ2=0.038、0.033,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2组均无疝复发,补片感染或排异,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双侧腹股沟疝患者,下腹正中切口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比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陶平吴向阳张磊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膜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癌与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32例H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合并甲状腺癌。对HT合并甲状腺癌组(A组)与单纯HT组(B组)的年龄、性别、术前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节及其钙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性别与年龄:A组女24例、男2例,B组女76例、男30例,两组比较P<0.05;A组年龄22~58岁,其中年龄小于40岁20例,B组年龄20~62岁,其中年龄小于40岁56例,两组比较P<0.05。甲状腺功能:A组术前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患者分别为16、7和3例,B组分别为58、30和18例,两组比较P>0.05。甲状腺结节与钙化:A组单发结节17例、多发结节7例、弥漫性病变2例,B组分别为41、40、25例,两组比较P<0.05;A组结节合并钙化18例,B组32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 HT合并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年龄<40岁,女性,合并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结节钙化。
陶平卞建民姜鹏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钙化
雌激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雄性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A组:假手术组;B组: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C组:肝脏缺血再灌注+雌激素处理组。选取肝脏损伤典型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肝组织中中性粒细胞(PMNs)浸润量、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组、C组与A组比较,血清ALT、AST、AKP以及血清TNF-α升高,但B组明显高于C组;B组、C组均可见肝脏损伤,但B组明显重于C组。结论:雌激素对肝脏I/R造成的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雌激素降低肝脏I/R时血清TNF-α水平有关。
陶平卞建民时开网吴向阳蔡永东曹红勇张磊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雌激素
一种灌肠辅助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灌肠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滑动设有控制件,支撑件上设有第一送药件,支撑件上设有第二送药件,支撑件上设有第三送药件,第一送药件、第二送药件和第三送药件结构相同,第一送药件、第二送药件和第三...
谢海伟朱斌陶平
文献传递
传统疝修补术与生物补片疝修补术在育龄青壮年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与生物补片疝修补术治疗育龄青壮年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育龄青壮年腹股沟疝患者6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传统疝修补术组30例,生物补片疝修补术组32例。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局部血清肿、切口裂开、术后疼痛程度与出院后手术区域疼痛的情况。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传统疝修补术组住院费用低、手术时间少于生物补片疝修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01、-5.342,P=0.000、0.003)。但传统疝修补术组术后疼痛例数与术后疼痛时间明显多于生物补片疝修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4、15.855,P=0.000、0.003)。2组住院时间、切口延期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2、χ2=0.200,P=0.23、0.655)。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5.8个月,2组均无疝复发,补片感染或排异,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育龄青壮年腹股沟疝患者,应强调个体化治疗。按Gilbert分型,对于Ⅰ、Ⅱ型可行传统疝修补,而Ⅲ型以上建议使用生物补片。
吴向阳陶平周琎陈良根王帅
关键词:腹股沟生物补片
17-β-雌二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观察17-β-雌二醇减轻雄性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对其可能的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1)建立雄性SD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动物分成两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与实验组(17-β...
陶平
关键词:17-Β-雌二醇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TNF-ΑNF-ΚB
文献传递
miR-200c/ZEB1/E-cadherin轴在胆管癌转移侵袭中的作用及对胆管癌预后评估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200c(miR-200c)/锌指转录因子(ZEB1)/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胆管癌(HCCA)转移、侵袭中的作用及对HCCA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8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胆管良性疾病患者(胆总管结石或胆管良性狭窄)20例作为对照。采用原位杂交、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00c在HCCA患者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生存曲线分析miR-200c表达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检测ZEB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体内研究构建裸鼠成瘤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检测ZEB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Tunel技术检测组织中的凋亡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生物标志物对胆管癌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miR-200c低表达于HCCA组织及血清中;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200c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呈正相关性,TNM分期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呈负相关性;miR-200c mimics抑制了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降低ZEB1表达而诱导E-cadherin表达;转染ZEB1逆转miR-200c的作用效应,促进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特性,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凋亡。CA199、CEA和miR-200c联合检测诊断胆管癌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灵敏度0.8611,特异度0.8000。结论:miR-200c/ZEB1/Ecadherin轴参与胆管癌的转移侵袭;CA199、CEA和miR-200c联合检测对胆管癌预后的诊断效能良好,对临床胆管癌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潘超许蔚刘子君陶平杨士勇
关键词:胆管癌
17-β-雌二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 17 β 雌二醇对雄性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 (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将健康雄性SD大鼠 96只随机分成两组 :A组 (缺血再灌注组 ) ,B组 (17 β 雌二醇处理组 )。每组分别随机取 6只于缺血前、肝脏再灌注后 1h、2h、4h、1d、3d、5d、7d时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和肿瘤坏死因子(TNF α)水平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除缺血前和再灌注 7d外A组动物在相应时点ALT、AST、LDH、TNF α水平均高于B组 ,且A组动物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与缺血前相比 )迟于B组。结论  17 β 雌二醇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并可缩短病程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 17 β 雌二醇降低肝脏I/R时血清TNF α水平有关。
陶平卞建民时开网曹红勇蔡永东张磊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