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箭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细胞因子
  • 4篇共刺激
  • 4篇共刺激分子
  • 4篇分子
  • 4篇刺激分子
  • 3篇受体
  • 3篇铁蛋白
  • 3篇转铁蛋白
  • 3篇细胞因子分泌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免疫
  • 3篇角朊
  • 3篇分泌
  • 2篇调节性
  • 2篇调节性T细胞
  • 2篇增殖
  • 2篇受体介导

机构

  • 1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陶箭
  • 8篇周光炎
  • 7篇周芸
  • 5篇周洪
  • 4篇唐军
  • 3篇王胜旺
  • 3篇童善庆
  • 3篇张冬青
  • 2篇陆德源
  • 2篇张国驰
  • 2篇王保龙
  • 2篇张勇
  • 1篇丁健青
  • 1篇廖镇江
  • 1篇赵任
  • 1篇江阳
  • 1篇程琳琳
  • 1篇辛利军
  • 1篇郑泽铣
  • 1篇史济湘

传媒

  • 3篇上海免疫学杂...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天花粉蛋白片段的表达及其抑制性肽序的定位研究
天花粉蛋白(Tk)是一种从葫芦科植物栝楼(Tr-chosanthes kirilowil Max)块根中提取的一种碱性植物蛋白,由24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等电点9.4,分子量为24kD。这一蛋白由我国学者最早分离,进行过...
周洪周芸王宝龙陶箭周光炎
文献传递
受体介导基因转移的研究进展
1998年
使用超分子结合物载体,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对真核生物进行外源基因的转移,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非病毒载体基因转移技术.这种非感染性基因转移和表达系统可以把目的基因转移到具有相应受体的特异组织细胞内,既为解决基因治疗的靶向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又避免了用逆转录病毒作载体的缺点.
陶箭
关键词:基因转移基因治疗
自异体皮混合移植成活机制中角质形成细胞及细胞因子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及角质形成细胞在自异体皮混合移植成活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建立自异体皮混合移植大鼠模型和人体表皮细胞 淋巴细胞混合培养 (MELC)模型 ,检测大鼠移植术后血清及创面局部组织标本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IL)1 0的水平 ,观察体外表皮细胞在诱导免疫抑制中的作用。 结果 术后 7d,移植大鼠血清IL 1 0含量为 (2 5 .89± 2 .82 )ng/L,明显高于正常大鼠的 (1 4 .2 0± 2 .4 3)ng/L(P <0.0 5 )。术后 4~ 1 4d,大鼠组织标本培养上清液中IL 1 0含量显著不同(P <0.0 5或 0 .0 1 ) ;术后 2 1、2 8d与正常大鼠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 5 )。自体表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在MELC体系中的抑制作用与其剂量相关。自体角质形成细胞加入到MELC中 ,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1分泌的细胞因子谱主要通过IL 1 0介导而抑制Th2细胞因子谱的分泌 ;当加入抗IL 1 0单克隆抗体后该抑制作用消失。 结论 自异体皮混合移植后 ,嵌入自体皮片中的角质形成细胞通过激活Th2使局部IL 1 0水平升高 ,这可能是移植成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青春曹颖平史济湘周洪陶箭郑泽铣陆树良廖镇江周光炎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异体皮IL-10细胞因子表皮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
人T细胞对版纳猪SLA-P1抗原的间接识别和表位分析
猪→人异种器官移植中涉及人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即急性细胞性排斥。人T细胞对猪移植物阴转抗原的排斥应答,有直接识别与间接识别两种方式。间接识别的排斥反应是指猪的异种抗原作为外源性蛋白质被人APC摄取和加工后,递呈给自体T...
唐军张冬青周芸柳子星张勇陶箭王胜旺周光炎
文献传递
天花粉蛋白通过激活CD8Tc2亚群诱导人体免疫抑制被引量:10
2005年
为了探讨天花粉蛋白(Tk)诱导免疫抑制的机制,采用抗原非特异性T淋巴母细胞增殖系统,筛选了37个Tk致敏的抑制性T细胞系。分析表明,健康人体内Tk相关抑制性T细胞的频率为5.0×10-7~10.8×10-7,该细胞系属CD8+TCRαβ+,细胞因子表达格局呈现向IL-4和IL-10明显偏移和IFN-γ分泌明显下降的格局。结合我们已有关于CD8+T细胞介导Tk相关应答而不显示细胞毒性的工作,可从表型和功能分析上确认,Tk针对体外人体淋巴细胞增值的免疫抑制,由CD8Tc2细胞介导。
周芸周洪王保龙陶箭江阳辛利军张冬青周光炎
关键词:天花粉蛋白免疫抑制
B7分子家族及其配体被引量:2
2003年
新近发现众多B7分子家族成员及其受体,其第二信号功能并不单纯表现为T淋巴细胞正向激活,对激活T细胞效应功能和诱导耐受也有调节作用。这些B7分子在非淋巴组织广泛表达,而它们的受体仅在激活的淋巴细胞表面诱导表达。本文对其结构、表达和功能特点作一综述。
陶箭
关键词:配体受体淋巴细胞T细胞共刺激分子
Tf-SEB偶合蛋白对荷瘤小鼠的疗效及其机理探讨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研究人转铁蛋白(Tf)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偶联后,在体内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化学方法将Tf与SEB偶联成Tf-SEB偶联蛋白,观察该偶联蛋白对荷瘤小鼠的疗效;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初步探讨该偶联蛋白在体内的抗肿瘤机理。结果 偶联蛋白处理组动物的肿瘤发生率和死亡率及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单体SEB处理组和其它各组;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偶联蛋白处理的动物肿瘤组织内有更为明显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浸润。结论 经化学偶联的Tf-SEB偶联蛋白在体内比单体SEB具有更强的激活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该作用可能部分是由于具有导向效应的超抗原Tf-SEB偶联蛋白诱导了超抗原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所致。
张国驰陶箭胡宝瑜朱伯明童善庆陆德源
关键词:转铁蛋白超抗原免疫疗法
共刺激分子B7-H1转染角朊细胞对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和表面标记的作用被引量:4
2003年
分析B7 H1共刺激分子阳性细胞激活的T细胞亚群表面标志和细胞因子分泌格局的变化 ,初步鉴定所诱导具有调节功能的人体T细胞亚群生物学特性。用抗CD3、CD2 8抗体分别作为第一和第二信号的来源 ,建立了T细胞体外增殖体系 ,引入B7 H1阳性A4 31细胞。结果表明B7 H1阳性A4 31细胞提供第二信号并加入抗CD3分子时 ,引起纯化的T细胞中等程度增殖 ,IL 10和TGF β升高 ,CD4 5RBlowT细胞亚群比例增加。而在阳性对照组 (同时加抗CD3和抗CD2 8抗体 )可见T细胞高度增殖 ,此时再加入B7 H1阳性A4 31细胞 ,增殖反应受到抑制 ,加入B7 H1封闭型单抗 ,抑制缓解。认为B7 H1阳性A4 31细胞具有双向效应 :当CD2 8不参与共刺激时 ,由B7 H1发挥共刺激作用 ,协同抗CD3抗体引起T细胞增殖 ;一旦T细胞从抗CD3和抗CD2 8抗体获得第一和第二信号出现高度增殖时 ,B7 H1阳性A4 31细胞发挥抑制作用。B7 H1阳性A4 31细胞提供第二信号的T细胞增殖 ,含有呈现典型Tr1细胞表型。针对增殖性T细胞应答 (如移植排斥 ) ,表达B7 H1的非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KC ,可选择性诱导人体调节性T细胞 (Tr1)的分化 ,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陶箭周芸王胜旺王保龙张汉明程琳琳张冬青周光炎
关键词:B7-H1共刺激分子角朊细胞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调节性T细胞
人转铁蛋白—葡萄球菌肠毒素B偶联蛋白的抗肿瘤活性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研究人转铁蛋白(HuTf)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偶联后,其Tf-SEB偶合蛋白的抗肿瘤活性,探讨Tf作为载体用于肿瘤导向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利用凋亡细胞指数检测和超抗原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SDCC)效应,观察该偶合蛋白的起抗原活性和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Tf-SEB偶合蛋白比单体SEB能更有效地激活T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并对MHC-Ⅱ类分子阴性的肿瘤靶细胞也具有较强的杀伤效果。结论Tf作为载体应用于肿瘤的导向治疗具有可行性。
张国驰陶箭朱佑明童善庆陆德源赵任
关键词:转铁蛋白肠毒素BSEB免疫疗法
表达B7H1共刺激分子的角朊细胞激发新的调节性T细胞?
角朊细胞(KC)作为一种非专职性APC,激活后表达一系列表面分子,包括MHC 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影响T细胞增殖和亚群分化,对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移植物排斥或耐受的研究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在对混合皮肤移植局部免疫抑制...
陶箭周洪唐军周芸周光炎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