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鞠魁祥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化石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第四纪
  • 1篇第四纪地质
  • 1篇洞穴堆积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新石器时代文...
  • 1篇旋回
  • 1篇印支旋回
  • 1篇印支运动
  • 1篇植物化石
  • 1篇中华文明
  • 1篇中华文明史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石器时代文化
  • 1篇双壳

机构

  • 5篇南京地质矿产...

作者

  • 5篇鞠魁祥
  • 2篇蓝善先

传媒

  • 1篇火山地质与矿...

年份

  • 1篇2001
  • 2篇1987
  • 1篇1986
  • 1篇198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江中、下游印支运动性质问题
本文以地层学的观点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中生代地层沉积及构造特征后,指出地层分布上虽存在“脱节”与“分离”,构造形态上存在差异和不协调,但在总体上又是统一和相成的,同于处一个构造体系之中。作者认为本区印支期地壳运动是...
鞠魁祥
关键词:印支旋回
文献传递
江苏溧水神仙洞的发掘和研究——中华文明史应追溯到万年前被引量:5
2001年
对溧水神仙洞的发掘和进行地质、地貌、孢粉、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C14 年代及考古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该洞是石炭系石灰岩沿层面裂隙经地下水溶蚀而成 ;洞穴堆积物的时代应属全新世早期 ,或新石器时代早期 ,绝对年代距今约为 1.1万年。其中发现的动物群为我国南方晚更新世动物群向现代动物群过渡的类型 ,而代表中 -晚更新世的最后鬣狗与代表新石器时代文化标志的陶片共生 ,为我国第四纪时代的划分 ,或新、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陶片则迄今为止是我国具有完整地层层位记录的最古陶片。它的发现 ,不仅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大大推前 ,更为重写中华古史 ,校正“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提法 ,将中华文明追溯到一万年前并重排世界古文明位次增加了依据。同时 ,智人颞骨的发现 ,对长江中、下游古人类的研究 。
鞠魁祥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文化古人类洞穴堆积第四纪地质
江苏、南部下、中侏罗统的划分
江苏南部的下、中侏罗统,长期以来笼统称之为象山群。本文根据地层岩性特征和大量动植物化石的研究,结合与邻区地层之对比,将江苏南部下、中侏罗统进一步划分为下侏罗统南象山组及中侏罗统北象山组;前者为含煤地层,大致相当于原象山群...
鞠魁祥
关键词:地层划分
文献传递
南京吕家山中生代层地及Lobatannularia植物化石的发现
<正>一、前言南京附近吕家山一带出露的一套中生代地层,李毓尧等(1935)曾将其中的砂岩层划为侏罗系象山层,而将其南侧之紫红色砂页岩、灰岩误划为下石炭统高骊山系及中石炭统船山灰岩。1964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在测制1:5万...
鞠魁祥蓝善先
文献传递
南京龙潭范家场晚三迭世植物及双壳类化石
<正>迄今所知,南京龙潭范家场为下扬子区晚三迭世煤系地层最发育的地区,地层厚度大,富含动,植物化右。但由于绝大部分为第四纪所覆盖,以及以往在地质勘探中又对古生物化石缺乏足够重视,以致在有关报告或文章中只列举了少数属种,从...
鞠魁祥蓝善先李金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