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键 作品数:7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国家地震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中长期地震危险区地壳形变场标志的研究 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总结了一些震例震前的垂直形变特征,对垂直形变高梯度带和隆起区的形成机制和孕震原理作了分析,认为这两类形变异常区作为中长期地震危险区预测的地域标志是合理的。讨论了震级与形变异常区范围的一般关系,最后讨论了按贝叶斯公式计算形变异常区发生地震概率的方法。 吴云 韩键 于品清关键词:地壳形变 地震预报 系统科学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探讨灾害在天、地、生三大领域的横向联系和相互关系,并通过国内外大量灾害资料分析,证明不同的灾害既有独特的发生规律,又有密切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种触发、因果、局整和同步的系统联系。 张荣富 韩键 刘兰妮关键词:灾害学 防灾措施 生物圈 开发地震前兆信息资源的专家系统——初步研究、试验与发现 <正>我国不仅拥有丰富的“地震信息资源”,还拥有丰富的“地震前兆信息资源”。后者包括: 1.二十年来(高潮与平静期)在各地(危险与安全区)用多种方式(台站与流测)所获得的多学科的(物、化、测、水、气象等)可比的、可组合的... 周硕愚 董慧风 宋永厚 韩键 陈如风 郭杭文献传递 首都圈断层网络形变前兆与大同6.1级地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用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ISSS,Information Synthesis of Seismogenic System)来描述和评估首都圈蕴震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通过前兆信息合成寻求系统由稳态—非稳态—奔向吸引子新稳态的判据与可能的指标。结果表明:无论是对蕴震大系统(首都圈断层网络)综合形变前兆异常的信息合成,还是对子系统(首都圈几条主要断裂带)前兆异常的信息合成、或是动态灰箱识别异常频次的等权和加权合成,都显著地提高了大同6.1级地震前兆信息的可靠性和清晰度,为首都圈今后地震趋势的评估与预测提供了可信的判据和指标。 张荣富 韩键 周硕愚关键词:断层 形变 前兆 地震 红河断裂的分段特性及构造网络蕴震观 本文利用构造运动的古形变速率、断层地貌的形态反映、现今构造形变测量结果、重力场和深部结果特征,以及遥感影象揭示的构造形迹性质,研究活动断层的分段性,讨论其粘滑与蠕滑问题。然后,根据系统科学原理,把红河断裂带及周围地域内相... 韩键 周硕愚 宋永厚 张荣富关键词:红河断裂带 分段性 分维数 构造形变 文献传递 断层网络形变前兆学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17 1990年 板内断层网络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性质的动力学系统,它通过自组织过程走向稳态。断层正常的继承性运动,是系统稳态的映射。岩石流变非线性蠕变模型结合实际观测,能可靠地给出稳态映射。异常是对稳态的偏离,存在着“源兆性断层运动异常”与“场兆性断层运动异常”。系统在趋稳过程中的异常时空协同性,为地震预报提供了途径。 通过信息合成得出的群体异常,其可靠性显著高于个体异常,并具有更为明确的物理意义。具体给出异常判别指标及提供地震要素信息的某些判据。 周硕愚 韩键 宋永厚 吴云关键词:形变 地震 红河断裂带的分段特性及构造网络蕴震观 被引量:6 1990年 本文利用构造运动的古形变速率、断层地貌的形态反映、现今构造形变测量结果、重力场和深部结构特征以及遥感影象揭示的构造形迹性质,研究活动断层的分段特性,讨论其粘滑与蠕滑问题。然后,根据系统科学原理,把红河断裂带及周围地域内相关的构造网络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再根据分维数及应力分布的差异,把断裂带甫、北段分别划归两个子系统。地震活动的差异说明子系统走向稳态的方式不尽相同。 韩键 周硕愚 宋永厚 张荣富关键词:断裂带 网络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