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项涛

作品数:21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肺
  • 4篇心肺复苏
  • 4篇急诊
  • 3篇药物
  • 3篇预后
  • 3篇抢救
  • 2篇对心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房颤动患者
  • 2篇心脏
  • 2篇休克
  • 2篇诊治
  • 2篇中毒
  • 2篇脓毒
  • 2篇静脉
  • 2篇类药
  • 2篇类药物
  • 2篇昏迷
  • 2篇房颤

机构

  • 20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达州市中西医...

作者

  • 20篇项涛
  • 3篇张晓东
  • 2篇邓绪乐
  • 2篇张航
  • 1篇谷纯伟
  • 1篇钟文
  • 1篇张济梅
  • 1篇唐炯
  • 1篇李飓
  • 1篇罗东
  • 1篇钟文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2篇四川省卫生管...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医学信息
  • 1篇现代仪器与医...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06
  • 2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倍他乐克对心神经性晕厥的疗效观察
1999年
心神经性晕厥为一组与自主神经介导有关的,反射性短暂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所致的晕厥发作,既往有研究认为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预防晕厥,但目前还存在争议[1]。由于这类病人晕厥发作的频度和发作症状的严重程度随时间改变可发生很大变异,而采用倾斜试验的结果有较好...
项涛唐炯
关键词:倍他乐克晕厥
脑尿钠肽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血脑尿钠肽(B-type natriureitic peptide,BNP)与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预后的关系。方法 98例心脏骤停的CPR患者,根据复苏效果分为A组(42例):CPR 0.5h无效死亡。B组(21例):CPR成功,自主循环恢复(recovery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24h,但在24h后本次住院内死亡。C组(35例):CPR成功,本次康复出院。D组(20例):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CPR即刻0h、0.5h、4h、8h、12h及24h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2m L,对照组早晨空腹抽取外周血2m L,测定全血BNP含量。比较各组患者该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CPR即刻0h:A、B和C三组患者BNP均值水平高,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0h^24h BNP表达持续上升,C组在0h^8h BNP表达持续上升到顶点,8h^24h BNP表达逐渐下降。结论 CPR过程中,BNP的表达呈动态变化,BNP的大量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项涛张航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脑尿钠肽
急性腹痛早期评估及镇痛被引量:2
2020年
腹痛是急诊常见疾病,疼痛得不到及时控制可使患者身心受损。传统医学认为镇痛可能延误诊断,目前早期镇痛的观念尚未普及,且临床实施存在不足之处。对急诊腹痛快速诊断,合理的疼痛评估,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和用药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体验和预后。本文针对早期镇痛的意义及镇痛方式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旭阳张晓东孙玉芳项涛
关键词:腹痛早期镇痛镇痛药物
电复律、药物复律治疗急诊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差异
2024年
目的比较电复律、药物复律治疗急诊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复律组与电复律组,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电复律与药理复律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将药物复律组与电复律组相比,分别33例(100.00%)和40例(93.00%)转化为窦性心律(绝对差异6.98%;95%CI:-0.82~0.98;P=0.25)。药物复律组从开始输注到转换的中位时间为24 min(IQR 21.00~82.00),但只有9例(27.00%)通过普鲁卡因胺转换。两组患者在14 d随访结果相似(P>0.05);无中风或死亡病例。结论相比于电复律,药理复律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向窦性心律转换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飓项涛
关键词:急诊心房颤动电复律
高频和标准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肺复苏术中成功率的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项涛
关键词: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率高频抢救术复苏法
安易醒诊断及抢救重度苯二氮类药物中毒30例
2002年
邓绪乐项涛
关键词:苯二氮ZHUO类药物中毒抢救药物中毒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1例
1998年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呕吐1年,加重10天入院。入院时T.36.7C、P.90次/分钟、R.20次/分钟、BP17/8kPa,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未见瘀血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无异常发现。X线胸片未见心、肺、纵隔异常。
项涛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淋巴结外浅表淋巴结病理活检诊断
全文增补中
血浆FGF23及Ang2水平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0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ARDS患者210例,其中合并AKI 86例(AKI组),未合并AKI 124例(NAKI组)。检测患者血浆FGF23、Ang2水平,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浆FGF23、Ang2与AKI分期及肾功能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ARDS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FGF23、Ang2预测ARDS患者并发AKI的价值。结果AKI组血浆FGF23、Ang2水平高于NAKI组(t/P=25.182/0.000、10.331/0.000),AKI 3~5期亚组患者血浆FGF23、Ang2水平高于AKI 1~2期亚组(t/P=36.032/0.000、46.870/0.000)。血浆FGF23、Ang2水平与AKI分期、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水平呈正相关(FGF23:r/P=0.639/0.000、0.515/0.005、0.603/0.000、0.534/0.002;Ang2:r/P=0.647/0.000、0.521/0.005、0.657/0.000、0.559/0.000),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呈负相关(r/P=-0.705/0.000、-0.683/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ARDS分级重度及高水平FGF23、Ang2是ARDS并发AKI的危险因素[OR(95%CI)=1.702(1.652~1.832)、1.828(1.765~1.943)、1.790(1.653~1.837)、1.824(1.718~1.936)]。ROC分析显示,血浆FGF23联合Ang2预测ARDS患者并发AKI的AUC为0.934,高于单独FGF23和Ang2检测的0.709、0.771(Z/P=2.698/0.002、2.302/0.009)。结论血浆FGF23、Ang2水平升高与ARDS并发AKI密切相关,可作为肾损伤的预测指标,联合血浆FGF23和Ang2可提高诊断AKI的效能。
徐慈李亚茜项涛谷纯伟童同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血管生成素2
一种用于急诊室团队心肺复苏(ERCPR)的流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急诊室团队心肺复苏(ERCPR)的流程,涉及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确诊心脏骤停时,立即组成4人团队(分A、B、C、D四个角色);小组成员立即按照C‑A‑B原则首先进行心肺复苏;A/C按压直至...
项涛张晓东
文献传递
急诊早期不同静脉途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性休克治疗预后的影响
2024年
探讨急诊早期不同静脉途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复苏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共80例。根据急诊NE给药途径,分为置管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非置管组,每组各40例。记录入科时患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OrganFailureAsses,SOFA),入科时、2h/6h后及停用NE后的乳酸(Lacticacid,La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指标水平,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GoalDirectedTherapy,EGDT)中的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达标时间,NE总使用时间以及28天内病死率。结果 与非置管组相比,置管组的MAP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5)、NE撤药时间显著降低(P<0.05),NE撤药后乳酸清除率和PCT下降比率显著升高(P<0.05)。与非置管组相比,给予NE2小时后,置管组乳酸、PCT无显著影响(P>0.05),而6小时后两组间Lac清除率(LCR%))及PCT下降比率有显著差异(P<0.05)。置管组病死率低于非置管组,但无统计学意义(7.7%vs17.9%,P>0.05)。结论 急诊早期中心静脉通路给予NE可明显缩短MAP达标及NE使用时间,6h及NE撤出后LCR%、PCT下降比率均显著增加,且置管组病死率低于非置管组。因此,早期急诊中心静脉通路给予NE能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对治疗有积极意义。
张维李竺娟项涛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静脉通路去甲肾上腺素降钙素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