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德峰

作品数:83 被引量:316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5篇农业科学
  • 18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7篇快繁
  • 13篇组培
  • 12篇离体快繁
  • 9篇培苗
  • 9篇组培苗
  • 9篇离体培养
  • 7篇愈伤
  • 7篇植物
  • 7篇植株
  • 6篇愈伤组织
  • 6篇栽培
  • 6篇茎尖
  • 6篇快速繁殖
  • 5篇叶片
  • 5篇植株再生
  • 5篇孢子
  • 5篇高粱
  • 5篇大麦
  • 4篇萱草
  • 4篇不定芽

机构

  • 81篇吉林农业大学
  • 5篇学研究院
  • 4篇吉林农业科技...
  • 4篇吉林省白河林...
  • 2篇北华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吉林省农业科...
  • 2篇吉林省经济管...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吉林省黄泥河...
  • 1篇哲里木畜牧学...
  • 1篇吉林市林业科...
  • 1篇白城市林业科...
  • 1篇磐石市园艺特...
  • 1篇长春市宽城区...

作者

  • 83篇顾德峰
  • 30篇董然
  • 18篇赵和祥
  • 17篇赵春莉
  • 8篇邬信康
  • 7篇陈丽飞
  • 6篇王晓丽
  • 5篇许耀奎
  • 5篇杨伟光
  • 5篇赵超
  • 5篇严海燕
  • 5篇杨福
  • 4篇王蕾
  • 4篇李金英
  • 4篇郭太君
  • 4篇鞠志新
  • 4篇朴铁夫
  • 4篇刘晓嘉
  • 4篇王奇
  • 4篇王刚

传媒

  • 20篇吉林农业大学...
  • 18篇北方园艺
  • 8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园艺学报
  • 3篇中国园艺文摘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作物杂志
  • 2篇草地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种子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辽宁林业科技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5篇2016
  • 7篇2015
  • 1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5
  • 3篇1996
  • 1篇1995
  • 9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珍稀植物对开蕨与其伴生物种的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被引量:47
2015年
基于2×2联列表,采用X2和W检验,联结系数(AC)、点相关系数(PPC)、Ochiai指数(OI)、共同出现百分率(PC)的种间联结性分析和M.Godron群落稳定性测定方法,以长白山极其狭小地区分布的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对开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海拔729、1008m群落内,对开蕨与其伴生种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调查显示:吉林省临江区域自然分布的对开蕨种群为小片状聚集分布,数量较少,局部大尺度上分布频度极低,为偶见种。与对开蕨伴生的植物共有70种,其中乔木16种,灌木16种,草本植物38种。联结性分析表明:群落总体联结性VR(方差比率)>1,检验统计量W3.841),其它联结均不显著;对开蕨与草本植物三叉耳蕨(Polystichum tripteron)达到极显著正联结(X2>6.635),与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为显著正联结,与野芝麻(Lamium barbatum)为显著负联结(3.841灌木层>乔木层。结论提示:现存对开蕨群落极不稳定,亟待加强保护。在物种保护和回归实践中可通过保护和选择与之正联结较强的物种来保护和建立对开蕨生存环境以求�
黄祥童王绍先黄炳军尹航崔凯峰赵伟范宇光顾德峰
关键词:群落稳定性
东北地区牡丹引种栽培及抗寒性研究
鞠志新王崇章李志清李新江汤君孙铭王丹高秀芹马永吉顾德峰
1)该项目是吉林省科技厅2009年下达的《东北地区牡丹引种栽培及抗寒性研究》,归属基础研究类.为吉林省科技引导计划项目,课题合同号为吉科合字第2009-0583号,吉林省科技厅下拨科研经费5万元.2)通过该项目的开展,掌...
关键词:
关键词: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北方早熟高粱区常用恢复系农艺性状相关及分类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对30份高粱常用恢复系的遗传相关研究表明,抽穗期、一级枝梗数、二级枝梗数、穗粒数、单株产量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千粒重与穗粒数、两级枝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或负相关;穗粒数和千粒重这两个产量构成要素中,穗粒数是主要的,因此选配生育前期长、后期短且灌浆速度快的组合可达到多粒大粒高产的目的。30份恢复系分类结果表明,中国高粱或近中国高粱类型较多,主要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的结果,说明恢复系遗传基础比较狭窄。将引进材料向多方向定向选择以丰富种质资源。对引进材料预先进行基因质测定,可避免配制杂交组合的盲目性。
杨伟光高士杰马景勇凌凤楼顾德峰牟金明高正亭吴凤来周洪亮
关键词:高粱三系配套早熟性
菰(Zizania)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本试验通过对菰不同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MS+2,4-D2mg/L+NAA0.5mg/L+CH200ml/L为菰较适宜的脱分化培养基,菰的幼穗为离体培养适宜外植体,而1.0~2.0cm菰幼穗为最佳外植体。
杨福王晓丽顾德峰马景勇
关键词:离体培养培养基植株再生
马铃薯悬浮细胞培养被引量:18
1996年
本文报道了马铃薯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包括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单细胞的分离及细胞悬浮培养;细胞团和愈伤组织的再形成以及植株的再生。
祁新王权顾德峰邬信康
关键词:马铃薯再生植株
矮壮素对萱草组培苗生根及移栽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浓度萘乙酸(NAA)和矮壮素(CCC),研究其对萱草新品种‘无名粉’组培苗生根及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单独使用NAA和CCC时,NAA的整体生根率好于CCC的整体生根率,但单独使用NAA生根的过程中发现,组培苗基部与根连接处易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并且根细长脆弱、较易断;而单独使用CCC生根的过程中未见大量的愈伤组织形成,并且生成的根数量多、粗短、韧性强,但其却抑制组培苗的生长,生根率相对较低。对萱草新品种‘无名粉’来说,当配合使用0.4 mg·L-1NAA和0.5mg·L-1CCC时,能显著提高生根率,提高苗的质量,生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高达100%。
张洁茹刘晓嘉陈丽飞赵春莉董然顾德峰
关键词:萱草NAACCC
蝴蝶兰无性快繁规模化生产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对影响蝴蝶兰(Phalaenopsis)无性快繁规模化生产中常见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基本培养基的类型和继代时间直接影响蝴蝶兰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body,PLB)的增殖速率,在改良狩野和改良KC培养基中类原球茎的增殖速率明显高于MS培养基;对培养2.5个月的类原球茎进行转接继代增殖率最高;采用两步成苗法培养幼苗,可将幼苗的出瓶时间缩短到7~8个月;对5个品种扩繁20代的类原球茎的开花株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各品种开花株群体性状稳定,3个品种无变异现象发生,2个品种的类原球茎在18~20代时变异率低于万分之一。
顾德峰赵春莉宋彦君谷素敏张家旭张红伟
关键词:规模化生产
4种蕨类植物耐热性测定被引量:11
2015年
运用电导率法,结合Logistic方程,对东北对开蕨、肾蕨、鸟巢蕨、铁线蕨进行耐热性测定。通过计算其高温半致死温度,比较植物耐热性强弱,为其在南方地区的室外种植及屋顶绿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蕨类植物叶片经高温处理后,其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现"S"型曲线,通过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根据公式计算得出,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鸟巢蕨54.96℃,东北对开蕨54.33℃,肾蕨65.12℃,铁线蕨57.20℃,4种蕨类植物耐热性的强弱次序:肾蕨>铁线蕨>鸟巢蕨>东北对开蕨。
张月雅刘明磊颜小梅顾德峰郭太君
关键词:肾蕨鸟巢蕨铁线蕨耐热性LOGISTIC方程
五种新品种多倍体萱草离体快繁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以5个新品种多倍体萱草的幼嫩花茎分蘖的节间为外植体,成功建立了5个品种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愈伤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2.4-D0.5 mg/L;在增殖培养中,品种"健壮利兰"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4 mg/L+NAA 0.4mg/L,增殖倍数为3.12;"浅紫荷"、"Pink Embers"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5 mg/L+NAA0.5 mg/L,增殖倍数分别为2.93、3.02;"耀辉"、"Bed of Roses"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2 mg/L+NAA 0.2 mg/L,增殖倍数分别为3、2.87。培养基1/2MS+NAA 0.4 mg/L为"健壮利兰"与"耀辉"最适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100%;"浅紫荷"、"Pink Embers"在1/2MS+NAA 0.5mg/L培养基中生根率达到100%;"Bed of Roses"在1/2MS+NAA 0.6 mg/L培养基中生根率也达到100%。其移栽成活率为100%。
宋雪莲董然赵和祥顾德峰
关键词:快速繁殖
三种玉簪新品种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以3种玉簪"金头饰"(H.‘Gloden Tiaia’)、"小黄金叶"(H.‘Gloden Cadet’)和"金鹰"(H.‘Gloden Eagle’)的幼嫩花蕾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成功的建立了3个品种的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5mg/L+NAA 0.2mg/L;在增殖培养基中,"金头饰"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5mg/L;"小黄金叶"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金鹰"最佳增殖培养基MS+6-BA 4.0mg/L+NAA0.2mg/L;无生长调节剂的MS为"金鹰"的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100%以上;"小黄金叶"在培养基MS+NAA 0.5mg/L中生根率达到100%以上;"金头饰"在培养基MS+NAA 0.3mg/L中生根率也达到100%以上。其移栽成活率均为100%。
杨丹顾德峰董然赵和祥孙唯一
关键词:玉簪不定芽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