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亮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镜像核13N-13和15N-15O中的激发态晕或皮(英文)
- 用非线性相对论平均场对两对镜像核13N-13NC和15N-15O进行了研究.发现无论在基态还是激发态,用两套参数所得的结合能都跟实验值很接近.计算结果显示13N的第一激发态(2s1/2)和第三激发态(1d5/2)各存在一...
- 陈金根蔡翔舟沈文庆马余刚任中洲蒋潍舟钟晨魏义彬郭威周星飞马国亮王鲲
- 关键词:镜像核激发态相对论平均场
- 文献传递
- 利用BUU模型研究^(11)Li的核反应总截面和双中子剥去截面(英文)
- 2003年
- 发展了BUU模型,能够同时研究双中子晕结构核^(11)Li引起反应的核反应总截面和双中子剥去截面,计算中使用软的核物质状态方程和0.8倍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同时还用相对论平均场模型计算的中子和质子密度代替通常使用的方密度分布,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拟合不同反应系统的实验数据,假定对于晕核及其核芯核,彼此的核反应总截面与相互作用截面之间的差别相同,那么^(11)Li的双中子剥去截面可以表示成”Li及其核芯核^(9)Li引起反应的核反应总截面之差,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假定可以适用于高能,对于中能核反应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来检验。
- 蔡翔舟沈文庆钟晨马余刚张虎勇魏义彬陈金根周星飞郭威王鲲马国亮
- 关键词:中子晕核反应总截面核子-核子碰撞截面高能物理学
-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温度涨落与热容被引量:1
- 2004年
- 使用LUCIAE3 0模型模拟了SPS能区Pb +Pb和C +C在不同能量 (Elab=2 0— 2 0 0AGeV)和不同中心度下的重离子碰撞 .并通过逐个事件的粒子温度涨落提取出了相应粒子的热容 ,发现对于同一碰撞系统 ,单位发射粒子的热容随碰撞能量的升高而下降直至饱和 ,随着碰撞参数b的增大而减小 ,而且发现单位发射粒子的热容具有随粒子质量的变大而变大的关系 .同时还发现不同碰撞系统中同一种粒子具有相同的单位发射粒子热容 ,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
- 马国亮马余刚萨本豪王鲲蔡翔舟魏义彬张虎勇卢朝辉钟晨陈金根龙家丽贺泽君沈文庆
- 关键词:重离子碰撞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热容量子色动力学高能物理
- 158A GeV的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强子快度分布及温度拟合
- 2003年
- 针对最近NA49在158A GeV的实验(C+C,Si+Si,Pb+Pb)数据,应用LUCIAE3.0模型进行模拟,得到了强子的快度分布和横向动量分布,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基本与实验数据相吻合。并对横向动量分布进行温度拟合,给出了和实验数据吻合很好的结果,但是对于重系统或重强子LUCIAE3.0给出的结果与实验符合相对较差。
- 马国亮马余刚王鲲沈文庆蔡翔舟张虎勇卢朝辉钟晨陈金根魏义彬黄焕中萨本豪
- 关键词: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强子快度分布QGP核物理
- 镜像核^(13)N-^(13)C和^(15)N-^(15)O中的激发态晕或皮(英文)
- 2005年
- 用非线性相对论平均场对两对镜像核13N 13C和15N 15O进行了研究. 发现无论在基态还是激发态, 用两套参数所得的结合能都跟实验值很接近. 计算结果显示13N的第一激发态 (2s1 /2 )和第三激发态(1d5 /2 )各存在一个非束缚的质子晕, 而13C的第三激发态 (1d5 /2 )存在一个弱束缚的中子皮. 另外研究表明, 在另一对镜像核15N 15O的第二激发态 (2s1 /2 )和第一激发态 (2s1 /2 )分别存在一个中子晕和质子皮.
- 陈金根蔡翔舟沈文庆马余刚任中洲蒋潍舟钟晨魏义彬郭威周星飞马国亮王鲲
- 关键词:激发态中子晕相对论平均场^15N
- 化学非平衡夸克-胶子物质中等质量双轻子的产生被引量:1
- 2003年
- 研究了正在进行化学平衡的富重子夸克 胶子物质的双轻子产生 ,发现由于产生在RHIC能量的化学非平衡的富重子夸克 胶子物质冷却慢和高的初始温度 ,导致中等质量双轻子产生重大增强 .因此 ,中等质量双轻子的增强可以是夸克 胶子物质形成的信号 .同时 ,这个增强能补偿由于初始夸克化学势增加引起的双轻子抑制 ,因而双轻子产额的抑制不再是夸克 胶子物质产生的信号 .
- 贺泽君龙家丽马国亮马余刚张家驹刘波
- 关键词:化学非平衡夸克-胶子物质双轻子热力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