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宝新

作品数:51 被引量:156H指数:6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心肌
  • 11篇细胞生成素
  • 11篇红细胞生成
  • 11篇红细胞生成素
  • 10篇促红细胞生成...
  • 9篇动脉
  • 9篇血压
  • 9篇细胞
  • 9篇META分析
  • 8篇血管
  • 7篇他汀
  • 7篇高血压
  • 7篇大鼠心肌
  • 5篇凋亡
  • 4篇心律
  • 4篇心律失常
  • 4篇血管紧张
  • 4篇血管紧张素
  • 4篇手术
  • 4篇糖尿

机构

  • 36篇滨州医学院附...
  • 14篇吉林大学第一...
  • 4篇吉林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4篇赤峰市医院
  • 3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防...

作者

  • 51篇马宝新
  • 14篇吴绥生
  • 11篇李花
  • 8篇李跃荣
  • 7篇刘现亮
  • 6篇刁树玲
  • 4篇王震
  • 4篇李宗清
  • 3篇李景森
  • 3篇赵希军
  • 3篇徐会圃
  • 3篇贺宏英
  • 2篇罗小圣
  • 2篇张贝
  • 1篇李群
  • 1篇任瑞
  • 1篇王振波
  • 1篇孟霖
  • 1篇许力军
  • 1篇张艳敏

传媒

  • 12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滨州医学院学...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药房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药材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和WanF ang Data数据库,搜集EPO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EPO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和资料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5. 3进行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结果共纳入12个病例-对照研究;共计7 060例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病例组) 3 704例,糖尿病组(对照组) 3 3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EPO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发病具有相关性[等位基因模型(OR:1. 49,95%CI:1. 32~1. 67);显性模型(OR:1. 61,95%CI:1. 30~1. 99);隐性模型(OR:1. 79,95%CI:1. 50~2. 14);加性模型:TT vs GG(OR:2. 21,95%CI:1. 73~2. 82),TG vs GG(OR:1. 32,95%CI:1. 05~1. 65)];且与1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相关[等位基因模型(OR:1. 45,95%CI:1. 28~1. 65);显性模型(OR:1. 58,95%CI:1. 25~1. 99);隐性模型(OR:1. 73,95%CI:1. 42~2. 10);加性模型:TT vs GG(OR:2. 11,95%CI:1. 62~2. 77),TG vs GG(OR:1. 31,95%CI:1. 03~1. 68)]。结论 EPO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发病具有相关性;且与1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相关。
赵冬冬马宝新李跃荣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多态性糖尿病微血管病变META分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物螺旋B表面肽对表柔比星诱发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物螺旋B表面肽(HBSP)对表柔比星诱发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和HBSP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表柔比星2.5 mg/kg,每周1次,连续6周复制心肌损伤模型,EPO组和HBSP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5 000 u/kg或HBSP 60μg/kg,每周3次(分别于表柔比星给药前1天、给药后第1天以及给药后第3天给药),连续6周。以首次给药开始计时,第11周称各组大鼠体质量,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及心输出量(CO)],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其心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心肌组织中p-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研究期内,模型组有2只大鼠死亡,EPO组有1只大鼠死亡,HBSP组无大鼠死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EF、FS、CO均显著降低,LVIDd和cTnI、NT-proBNP含量均显著增加,PI3K、Akt mRNA表达水平及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EPO组及HBSP组大鼠体质量、EF、FS、CO均显著增加,LVIDd和cTnI、NT-proBNP含量显著降低,PI3K、Akt m RNA表达水平及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PO组比较,HBSP组大鼠c TnI、NT-proBNP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P对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与EPO相当的改善作用,且毒性更小,二者改善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于秀燕李跃荣徐会圃赵冬冬陈薇薇郭纪伟马宝新
关键词:表柔比星心肌损伤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留置导尿的妇科住院成年患者,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留置尿管阶段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97例留置尿管患者在留置阶段未发生泌尿系感染,3例在发生了泌尿系感染,通过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症状好转。结论:通过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张玉洁马宝新
关键词:留置尿管泌尿系感染护理
海仁藻酸致痫大鼠肾脏ERK1/2表达的检测及意义
2009年
目的:研究海仁藻酸(KA)致痫大鼠肾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表达情况,阐明癫痫引起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致痫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5只。采用立体定位仪下杏仁核内注射KA方法制备癫痫动物模型,在大鼠癫痫发作后0、2、6、12和24 h制备肾脏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致痫组大鼠癫痫发作后不同时间肾脏组织ERK1/2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致痫组大鼠肾脏组织ERK1/2表达水平于癫痫发作后逐渐增加,6 h肾组织ERK1/2的表达达到高峰,高于癫痫发作后0 h(P<0.01),随后逐渐下降;至癫痫发作24 h,肾脏ERK1/2表达恢复至致痫0 h的表达水平(P>0.05)。致痫组大鼠肾脏HE染色显示,肾小管、肾小球均无明显形态学改变。结论:ERK1/2活化可能在癫痫所引起的肾脏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抑制ERK1/2活化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马宝新张丽红王赞吴绥生
关键词:癫痫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及凋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加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加瑞舒伐他汀治疗。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myc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18、hs-CRP、C-myc和Bc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myc表达均较治疗前下降,而Bcl-2表达水平上升,但观察组C-myc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cl-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治疗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时,较洛伐他汀更能有效抑制炎性因子增殖,并发挥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刁树玲李宗清马宝新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炎性因子凋亡
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以接受可降解与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体现随机对照原则;试验组为接受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接受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患者。结果 5项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6 776人,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不增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RR 1.02,95%CI 0.74~1.40,P=0.91〕、心肌梗死〔RR 1.17,95%CI 0.92~1.49,P=0.19〕或死亡(RR 0.91,95%CI 0.69~1.19,P=0.47)事件发生率,不增加靶病变血运重建(RR 0.91,95%CI 0.74~1.10,P=0.32)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RR 0.97,95%CI 0.63~1.49,P=0.87)。结论与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相比,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有效,可能成为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的有效替代品。
马宝新许颖刘现亮吴绥生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血管成形术META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他汀治疗预防围手术期患者心肌梗死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使用他汀治疗预防围手术期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MEDLINE和e Cochrane Library,收集PCI术前他汀治疗对心血管事件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1990年1月至2011年5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然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 012例冠心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围手术期,对照组1 498例中有207例发生心肌梗死,他汀治疗组1 514例中有98例发生心肌梗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3,95%CI(0.34,0.56),P<0.000 01];对照组有226例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他汀治疗组103例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1,95%CI(0.32,0.53),P<0.000 01]。结论与安慰剂治疗相比,PCI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研究验证。
马宝新李花刘现亮吴绥生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META分析
B型利钠肽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律失常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律失常与B型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64例,分为两组:高血压左室肥厚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7.4±10.4)岁;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律失常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58.5±10.0)岁,正常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58.6±8.8)岁。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BNP测定。结果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律失常组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组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与LAD、LVMI、IVST和LVPWT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0、0.59、0.48、0.41,均P<0.01)。结论BNP是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指标,它在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宝新陈海燕刘雅明吴绥生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心律失常B型利钠肽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肾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肾血流及肾结构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63例,观察组43例,服用氯沙坦50~100mg/d;对照组(复方降压片组)20例,疗程12~17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肾血流及肾血管管壁厚度、内径。结果氯沙坦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肾血流改善、肾动脉管壁厚度明显变薄(P〈0.01),动脉内径增大(P〈0.05)。结论氯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有效地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液黏度,降低肾动脉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血管结构。
马宝新吴绥生齐玲罗小圣
关键词:氯沙坦高血压血液流变学
侧脑室内注射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脑室内外源性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对正常大鼠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Ang-(1-7)小剂量(2.5μg)组、中剂量(10μg)组、大剂量(26μg)组1d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6只。观察注药前后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Ang-(1-7)注入Wistar大鼠侧脑室后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Ang-(1-7)中剂量组变化最明显。结论在侧脑室可能存在Ang-(1-7)的特异性受体,并且提示Ang-(1-7)是调节血压和心率的一个重要中枢活性因子。
贺宏英马宝新孟霖吴绥生
关键词:侧脑室心率血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