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永明

作品数:755 被引量:11,620H指数:6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47篇期刊文章
  • 145篇专利
  • 5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8篇农业科学
  • 31篇生物学
  • 19篇天文地球
  • 17篇理学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12篇污染
  • 266篇土壤
  • 140篇污染土
  • 140篇污染土壤
  • 129篇重金
  • 125篇重金属
  • 54篇微生物
  • 51篇植物修复
  • 47篇土壤污染
  • 46篇植物
  • 46篇农田
  • 42篇多环芳烃
  • 40篇多氯联苯
  • 40篇沙地
  • 39篇农田土壤
  • 38篇复合污染
  • 37篇生物修复
  • 37篇降解
  • 33篇重金属污染
  • 29篇土壤环境

机构

  • 689篇中国科学院
  • 143篇中国科学院烟...
  • 81篇中国科学院研...
  • 76篇中国科学院大...
  • 25篇浙江大学
  • 18篇贵州大学
  • 16篇安徽师范大学
  • 1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4篇中华人民共和...
  • 13篇河南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0篇南京大学
  • 10篇香港浸会大学
  • 8篇湖南师范大学
  • 8篇环境保护部南...
  • 8篇扬州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7篇南京信息工程...
  • 7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752篇骆永明
  • 185篇滕应
  • 160篇吴龙华
  • 142篇李振高
  • 97篇宋静
  • 66篇涂晨
  • 65篇章海波
  • 58篇蒋德明
  • 50篇刘五星
  • 49篇赵其国
  • 37篇李雪华
  • 31篇阿拉木萨
  • 24篇李远
  • 24篇周倩
  • 22篇黄玉娟
  • 21篇周全来
  • 21篇刘世亮
  • 21篇马文亭
  • 21篇李连祯
  • 20篇丁克强

传媒

  • 145篇土壤
  • 109篇土壤学报
  • 29篇环境科学
  • 16篇农业环境科学...
  • 16篇生态与农村环...
  • 15篇应用生态学报
  • 15篇环境监测管理...
  • 11篇科学通报
  • 9篇环境科学学报
  • 9篇中国环境科学
  • 9篇中国科学院院...
  • 9篇环境化学
  • 8篇干旱区研究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环境污染与防...
  • 6篇生态学杂志
  • 6篇生态毒理学报
  • 6篇生态环境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土壤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34篇2023
  • 30篇2022
  • 17篇2021
  • 17篇2020
  • 15篇2019
  • 20篇2018
  • 18篇2017
  • 29篇2016
  • 26篇2015
  • 29篇2014
  • 57篇2013
  • 43篇2012
  • 48篇2011
  • 51篇2010
  • 47篇2009
  • 35篇2008
  • 34篇2007
  • 60篇2006
  • 41篇2005
7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0年
土壤污染是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植物修复技术利用超积累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达到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方法和植物修复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植物修复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植物萃取技术、植物转化技术、植物挥发技术和植物稳定技术;植物修复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植物吸收重金属的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机理,重金属在植物体内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植物对根际土壤重金属的活化以及植物体内的金属有机配位体的研究进展。
徐礼生吴龙华高贵珍曹稳根陈志兵徐德聪骆永明
关键词:植物修复土壤污染重金属
贵州铜仁汞矿区主要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及其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15
2017年
在贵州省铜仁市汞矿区重要的粮油和蔬菜生产基地司前大坝,采集大米、蔬菜、鸡蛋、猪肉和鱼肉等农产品样品,分析了重金属Hg、Cd、Pb和Mn含量,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危害指数对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司前大坝农产品中Hg、Cd、Pb和Mn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大米9.53μg/kg、34.19μg/kg、33.16μg/kg、22 125μg/kg,蔬菜5.38μg/kg、24.76μg/kg、41.83μg/kg、2 299μg/kg,猪肉146.2μg/kg、8.32μg/kg、30.86μg/kg、2 757μg/kg,鱼肉155.5μg/kg、25.00μg/kg、16.66μg/kg、1 065μg/kg。鸡蛋中Hg和Mn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61.74μg/kg和71.33μg/kg,Cd和Pb质量比低于检出限。所有农产品Pb的污染指数小于1,没有受到Pb污染。但青菜、鸡蛋、猪肉和蒜苗Hg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1.07、1.23、2.92和3.27,辣椒Cd的单项污染指数为1.29,表明青菜和鸡蛋受到Hg的轻度污染,猪肉受到Hg的中度污染,蒜苗受到Hg的重度污染,辣椒受到Cd的轻度污染。司前大坝居民经农产品摄入重金属的危害指数HI为3.26,当地居民长期食用这些农产品会对其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其中,大米的危害指数为2.14,占总危害指数的65.6%,是居民健康风险的主要来源。Mn和Hg的危害指数为1.57和1.03,分别占总危害指数的48.2%和31.6%,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湛天丽黄阳何腾兵滕应石维候长林骆永明赵其国
关键词:环境学重金属农产品
铜暴露下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活体基因的损伤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通过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研究了Cu2+暴露剂量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活体基因损伤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不添加Cu2+的对照组和添加Cu2+的处理组蚯蚓体腔细胞尾部DNA含量和尾长均呈非正态分布(p<0.05);在暴露72h时,125mg·L-1Cu2+处理组尾部DNA含量值最大,为41.44%,100mg·L-1Cu2+处理组尾长值最大,为33.79μm;随着Cu2+暴露剂量的增加,尾部DNA含量和尾长损伤频率增加;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尾部DNA含量和尾长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表明,尾部DNA百分含量和尾长之间呈显著相关(p<0.01,n=21),Cu2+暴露浓度与尾部DNA百分含量、尾长具有良好的剂量-构效关系(p<0.01).在125mg·L-1Cu2+浓度下暴露72h时蚯蚓的基因损伤程度达到最大,损伤程度为3级.可见,蚯蚓DNA生物标志物是重金属污染基因毒理诊断的重要指标,碱性SCGE试验是检测Cu2+暴露对赤子爱胜蚓活体基因损伤的有效手段.
卜元卿骆永明滕应李振高
关键词:基因损伤生物标志物
一种利用增溶增排方式修复土壤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涉及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增溶增排方式修复土壤的方法及其装置。以柠檬酸作为增溶剂对待修复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镉进行去除,而后加入水形成柠檬酸‑水体系对土壤进行浸提,进而有效去除重金属,处理...
杨帅李远贠豪骆永明
复合污染土壤中土霉素的吸附行为及其对土壤重金属解吸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参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化学品试验导则No.106,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并考察了土霉素外加量对土壤中4种代表性重金属元素(铜、锌、铅、镉)解吸量的影响。试验设置的土霉素初始浓度为0.01、0.1、1.0、5.0、10.0、25.0、50.0、100、200和400 mg L-1。结果表明:(1)存在一个土霉素特征浓度,高于或低于该浓度值时土霉素的吸附性质有所差异,且高低两个浓度范围内的数据均能用Freundlich模型与Langmuir模型较好地拟合;(2)当土霉素浓度在0~25 mg L-1之间时,能在土壤表面与重金属发生竞争吸附,且重金属解吸量随土霉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土霉素浓度在25~100 mg L-1之间时,部分游离态重金属以与土霉素的络合物形式重新固定于土壤表面,土壤重金属的解吸量随土霉素浓度增加而减少;土霉素浓度高于100 mg L-1时,体系p H相对于对照有明显下降,土壤重金属的解吸量与土霉素浓度又呈正相关。
陈励科马婷婷潘霞罗凯吴龙华骆永明
关键词:土霉素重金属
MgAl-LDHs磁性颗粒对镉污染农田土壤的减量修复研究
2023年
以不同巯基改性的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为原材料制备了4种毫米级磁性颗粒修复材料,并开展了对土壤中镉(Cd)去除效果的对比试验,考察了MgAl-LDHs磁性颗粒修复材料的投加量和作用时间对Cd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了修复材料对3种实际污染农田土壤(Cd总量在0.73~0.86mg/kg)中Cd的去除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以泰克莱尔MgAl-LDHs为原材料制得的磁粒MgAl-LDHs-C对Cd的去除效果最好,其与土壤的最佳投加质量比为1∶10,最适作用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浙江台州土壤DTPA提取态Cd含量由0.56mg/kg下降至0.30mg/kg;控制m土∶V液为1∶2,反应温度为25℃,振荡频率为180r/min,按照最优选投加量和作用时间分别向江苏太仓、甘肃白银和浙江台州污染农田土壤中施用MgAl-LDHs-C,3种土壤中Cd总量去除率分别达到26.0%、23.8%和34.7%。土壤Cd形态分析结果显示,MgAl-LDHs-C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Cd的含量。因此,本研究所制备的MgAl-LDHs-C材料具有良好的土壤Cd去除能力,可为Cd污染农田土壤的减量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王启豪刘国明涂晨李远王译李忠元骆润来陈星潘响亮骆永明
关键词:CD磁性材料
高产水稻土细菌多样性的培养法与非培养法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细菌的通用引物扩增江西余江县高产水稻土红壤细菌总DNA和平板培养细菌混合总DNA的16S rDNA基因片段,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两种16S rDNA文库(文库a和文库b)。从两个文库中各随机挑选100个克隆,扩增出阳性克隆中的插入片段后选用HhaⅠ和RsaⅠ两种四碱基酶进行ARDRA(amplified rDNA restriction analysis)分析。统计比较分析发现,文库a的Shannon-Wienner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均一度分别为4.432、0.987、18.885和0.973,均高于文库b中相应的多样性参数(分别为2.271、0.758、5.736和0.501),即平板培养方法所展现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低于土壤中原始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传统培养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必须结合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才能更全面完善地认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以期充分利用其中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崔中利刘娟曹慧骆永明赵其国
关键词:ARDRA
改性及复合黏土矿物调理剂对土壤镉有效性和稻米镉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选择镉(Cd)污染农田土壤(全Cd含量为0.79 mg·kg^(-1),pH 6.71)进行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巯基化海泡石(SGP,pH为9.31,施用量为0.5 g·kg^(-1))、氨基化凹凸棒(ISS-1,pH为9.78,施用量为0.5 g·kg^(-1))和腐殖质-海泡石复合体(ISS-2,pH为9.94,施用量为1.3 g·kg^(-1))3种碱性调理剂对土壤溶液Cd浓度、0.1 mol·L^(-1)氯化钙提取态Cd浓度、水稻生长和糙米Cd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GP、ISS-1和ISS-2这3种调理剂施用后前3周均能快速降低土壤溶液Cd浓度。施用SGP后,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氯化钙提取态Cd浓度分别降低47.2%、50.1%和48.6%,而施用ISS-1仅降低拔节期(25.4%)土壤氯化钙提取态Cd浓度,施用ISS-2只降低分蘖期(20.2%)和拔节期(25.3%)土壤氯化钙提取态Cd浓度。施用SGP和ISS-2后糙米Cd含量分别降低35.2%和34.7%,施用ISS-1对糙米Cd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不同调理剂对水稻株高、产量、有效分蘖数和千粒重,以及土壤pH均没有显著影响。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降低可能主要与调理剂的吸附和络合等作用有关。在轻度Cd污染的中性农田土壤中,控量施用改性及复合黏土矿物调理剂(SGP和ISS-2)可以在不显著改变土壤酸碱性条件下有效降低土壤Cd生物有效性和稻米Cd含量。
邱炜周通李远沈一尘朱侠贠豪骆永明徐应明
关键词:稻田土壤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污泥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6
2008年
应用滤纸法和自然土壤法测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污泥及其与青紫泥混合后对蚯蚓的急性致死效应及慢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滤纸法测定的污泥对蚯蚓的毒性症状出现快且严重,不同污泥对蚯蚓的毒性大小差别较大,致死中浓度(LC50)相对应的污泥与水比值(Rsw-LC50)范围在0.0010~0.0242之间。在供试的城市污泥中,上海贮泥池污泥对蚯蚓的毒性最大,上海脱水污泥5对蚯蚓的毒性最小。自然土壤法测定的污泥与土壤作用后对蚯蚓的毒性结果为:所有处理蚯蚓死亡率均为0,各污泥处理对蚯蚓体重增长率的影响差别不大,个别污泥处理蚯蚓体重增长率比对照处理低,即对蚯蚓的体重有负增长影响。与滤纸法各处理相比,中毒症状较轻微,仅极个别中毒症状较明显。与污泥的水浸液相比,污泥与土壤作用后对蚯蚓的毒性大大降低。
申荣艳骆永明李振高滕应章钢娅
关键词:城市污泥农用蚯蚓急性毒性
南京市城乡公路绿地土壤重金属变化及其评价被引量:43
2005年
通过对南京市公路绿地系统(城市干线、绕城公路和城郊公路)土壤重金属的调查和分析,并与相对清洁点植物园植被土壤进行比较,研究了公路绿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特点:公路绿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高于“清洁区”,其中土壤Mo、Zn、As、Cd、Cr、Cu、Fe、Mn的含量以绕城公路最高,土壤Pb的含量以城市干线最高,土壤Al的含量以城郊公路最高。城市干线、绕城公路、城郊公路和相对清洁点的土壤重金属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 .2 6 1、0 .2 93、0 2 38、0 2 36 ,仍以绕城公路最高,城市干线次之,城郊公路最低,公路土壤重金属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相对清洁点”。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样本进行了排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样本点表现了较好的以取样路线聚类的特点,各取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明显的演变分异。土壤重金属演变的趋势可解释为:绕城公路是高Zn、Mo、Cd、As、Cr、Fe、Mg、Cu、Mn、Pb区,城市干线是高Pb区,城郊公路是高Al和Fe区。
殷云龙宋静骆永明张桃林贺剑锋徐建华
关键词:城乡绕城公路土壤重金属干线绿地
共7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