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红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胎儿期MRI表现
- 2023年
- 目的观察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胎儿MRI表现。方法以18名健康儿童为对照(对照组),分析21例出生后证实的Ⅰ型CCC患儿(CCC组)的基本资料及其胎儿期MRI,测量CCC病灶体积、观察其形态、走行方向、是否与肝内胆管相通及末端胆管是否显示等,比较组间胎儿胆囊、肝脏、脾脏最大截面面积及门静脉直径差异,分析CCC病灶体积与MRI测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1例CCC,男4例、女17例,MR检查时平均胎龄(26.9±4.6)周;18胎CCC病灶为纺锤形,3胎为类圆形;轴位、冠位及矢状位MRI中,病灶长轴方向均为左上-右下方向(斜纺锤征)。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MRI见21胎病灶上端均呈尖角征,17胎下端见尖角征,且明确显示纤细纡曲末端胆管。胎儿期CCC组胆囊最大截面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而门静脉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CCC病灶体积与门静脉直径呈正相关(r=0.710,P<0.05)。结论CCC胎儿期MRI表现为胆囊缩小、门静脉增宽,病灶多呈纺锤形;轴位、冠位及矢状位MRI均见斜纺锤征及上下端尖角征有助于诊断CCC。
- 贾林燚王璨高志红孟卫新周立霞
- 关键词:胎儿胆总管囊肿磁共振成像
- L3椎体平面骨骼肌和脂肪化程度与老年肌少症关系的CT定量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采用CT定量测量方法探讨L3椎体平面骨骼肌和脂肪化程度与老年肌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行上腹部CT平扫的200例老年体检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采用GE ADW4.6工作站中“X Section”软件对L3椎体平面总骨骼肌、肌间隙脂肪进行定量测量并记录其面积、平均CT值,并将L3椎体平面骨骼肌面积(L3 skeletal muscle area,L3 SMA)与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L3椎体横截面积及身高进行不同方式标准化。统计分析不同方式标准化结果诊断老年肌少症的效能。结果200例老年体检者中共16例(8.00%)诊断为肌少症,其中男6例(3.00%),女10例(5.00%)。两组体检者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少症组BMI低于非肌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肌少症组体检者L3 SMA、L3椎体平面总骨骼肌平均密度和肌间隙脂肪面积均高于肌少症组,但仅L3 SMA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3 SMA经BSA进行标准化(L3 SMB)诊断老年肌少症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02、敏感度73.9%,特异度75.0%,其诊断男、女老年肌少症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35.15、365.08 cm^(2)/m^(2)。结论CT定量测量骨骼肌可信度较高,L3 SMB诊断老年肌少症的效能较高。
- 左玉强柳青高志红王正关兴殷玉玲杨旭冯平勇
- 关键词:老年CT
- CT定量测量骨骼肌脂肪浸润程度预测老年肌少症价值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骨骼肌脂肪浸润(MFI)程度预测老年肌少症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284例老年体检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由两名影像科主治医师分别利用GE ADW 4.6工作站中“X Section”软件定量测量L_(3)椎体平面总骨骼肌、椎后肌群及腰大肌骨骼肌面积、密度及肌间隙脂肪面积,并计算骨骼肌指数(SMI)及MFI程度;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两名测量者间CT定量测量一致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MI及不同骨骼肌MFI预测老年肌少症的效能。结果284例老年体检者中有22例肌少症患者,发病率7.75%。老年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性别构成比、年龄、体质指数(BMI)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名测量者CT定量测量结果间一致性良好(ICC均>0.75)。SMI、L_(3)平面总骨骼肌MFI程度、椎后肌群MFI程度及椎后肌群平均密度能有效预测老年肌少症,其中椎后肌群MFI程度预测老年肌少症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敏感度90.0%,特异度74.7%,最佳截断值0.135。结论老年肌少症发病率较高,CT定量测量L_(3)椎体平面总骨骼肌及脂肪组织信度较高,椎后肌群MFI程度较SMI预测老年肌少症效能更高,椎后肌群平均密度亦为预测老年肌少症的可靠指标。
- 左玉强柳青关兴高志红殷玉玲杨旭冯平勇
- 关键词:老年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脂肪浸润
- 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和密度与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的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volume,EATV)和心外膜脂肪组织密度(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density,EATD)对冠脉斑块影响及与冠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CHD患者240例,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检查,根据CCTA结果将受试者分为高危斑块(high-risk plaque,HRP)组133例,非高危斑块(Non-high-risk plaque,NHRP)组107例,分析CHD患者EATV及EATD对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RP组EATV、EATD、年龄高于NH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EATV及EATD仍然是CHD患者高危斑块的预测因子(P<0.05)。ROC曲线示EATD较EATV对HRP有更高的预测价值[AUC 0.761,敏感性62.4%,特异性为84.1%,95%CI(0.701~0.822)]。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EATV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67,P<0.05);EATD与Gensini积分间无相关性(R=0.060,P>0.05)。结论CHD患者EATD及EATV是冠状动脉HRP的预测因子,EATD有望成为预测HRP新指标;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EATV呈正相关,而与EATD无相关性。
- 冯晓阳高志红孟园园魏炜高子梅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心病心外膜脂肪组织
-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特异度、灵敏度研究。方法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随机选择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2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包括LVDD、LAD、LVEF、E峰/Ea峰、室壁运动情况及诊断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两者结果的差异,判断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准确性,分析诊断其特异度和感敏度。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显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度达到93.40%,特异度和灵敏度也较高,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相比,分别达到71.43%、95.61%,阴性预测值为35.71%,阳性预测值为98.99%。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判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独特的优势,简单、有效、无创,且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
- 唐红燕丹海俊高志红张作阳翟书梅吴少玉张玉
- 关键词: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临床、影像及病理学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ulmonary 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PBML)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2014年1月-2018年12月文献报道65例PBML及本院1例PBML病例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6例PBML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7.21±7.58)岁,14例(21.21%)患者现有子宫肌瘤,50例(75.67%)既往子宫肌瘤手术距此次发现PBML间隔平均(8.89±5.56)年。66例PBML患者中45例(68.18%)无呼吸道症状。影像学表现:54例(81.82%)表现为双肺多发类圆形结节/肿块,其中有6例(1%)部分结节/肿块伴空洞;6例(9.10%)表现为肺内单发结节/肿块;4例(6.10%)表现为粟粒性结节;2例(3.03%)表现为双肺多发囊腔样病变。66例PBML患者中,65例(98.48%)无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64例(96.97%)不伴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0例增强扫描中,8例(80.00%)伴有中度-明显强化。15例患者接受PET-CT检查,所有病灶内均无放射性浓聚。病理学特征:所有肺部病灶均为梭形细胞,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其中雌激素受体(ER)、Desmin、SMA、孕激素受体(PR)、Ki-67<5%阳性分别为100%,100%、100%、94.29%、91.67%,HMB-45、S-100阴性100%。结论 PBML多发生于既往或现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其中绝大多数患者无肺部相关临床症状。PBML影像学多表现为双肺多发类圆形结节/肿块,CT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PET-CT显示其无放射性浓聚,该点有助于与肺部恶性转移瘤相鉴别,但其确诊需要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其中ER、PR、SMA、Desmin阳性,有助于明确诊断。
- 左玉强高志红柳青程豪冯文丰王文政冯平勇
- 关键词: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肺肿瘤子宫肌瘤转移瘤
- 椎管内外神经纤维瘤1例分析
- 2009年
- 甄军丽王维平高志红
-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例报告
-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5例ACS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住院慢性冠状动脉病变(CCAD)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EAT体积(EATV)、EAT平均密度(EATD),筛选ACS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这些独立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 ACS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EATV、EATD、血糖、甘油三酯及射血分数均高于CCAD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EATV和EATD是ACS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08、OR=1.053、OR=1.159,P值均<0.05),其中EATD对ACS的预测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03,最佳截断值为-100.50 HU,预测ACS敏感性80.6%、特异性63.9%。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ATV与体质量指数呈显著性中度正相关(r=0.579,P<0.01),与年龄呈轻度正相关(r=0.150,P=0.005);EATD与体质量指数、年龄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EAT与ACS关系密切,EATD、EATV均是ACS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两者预测ACS效能较高。
- 高志红左玉强殷玉玲杨旭刘怀军樊一萌袁宁璐
- 关键词:心外膜脂肪组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影响因素
- 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的临床疗效。方法:POP患者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治疗方法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比较2组患者的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钙(Ca)、血磷(P)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ALP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Hb、ALB水平及骨密度均提高,三个指标相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OP用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治疗效果明确,能有效调节ALP、Hb、ALB水平,提高骨密度。
- 张玉孙玉凤高志红焦丽静赵会琪
-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药疗法疗效
- 心肌超声造影及心电图联合血清胱抑素C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 2023年
- 目的分析心肌超声造影、心电图及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因胸痛住院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依据其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120)与非冠心病组(n=80),依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n=40)、中度组(n=63)及重度组(n=17),另纳入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50)。三组患者均行心肌超声造影、心电图及血清CysC检查,分析心肌超声造影、心电图及血清CysC联合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结果冠心病组QTC间期、QRS波时限及血清CysC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及对照组(P<0.05),A值、β值、A×β值低于非冠心病组及对照组(P<0.05)。重度组QTC间期、QRS波时限及血清CysC水平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0.05),A值、β值、A×β值低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QTC间期、QRS波时限及血清CysC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A值、β值、A×β值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心肌超声造影、心电图、血清CysC及联合对冠心病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且以联合诊断效果最佳。结论心肌超声造影、心电图及血清CysC联合诊断冠心病的效能较好,且心肌超声造影、心电图及血清CysC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
- 唐红燕徐璐张作阳丹海俊翟书梅张玉吴少玉高志红
-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超声造影心电图血清胱抑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