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 作品数:13 被引量:276 H指数:11 供职机构: 贵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贵州西部早寒武世早期小壳动物的古环境研究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是当前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对寒武纪大爆发的第一幕——小壳动物群的研究却很有限,只限于小壳动物化石在地层划分方面及传统的化石形态描述方面。像小壳动物爆发与环境之间存在什么... 高慧关键词:小壳化石 磷块岩 寒武系 小壳动物 文献传递 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成因新认识 被引量:65 2002年 中国南方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的形成一直存在热水成因、生物成因或化学成因的争议。通过对贵州松桃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的碳、硫同位素和藻类化石的研究 ,认为早震旦世大塘坡期锰矿是在 70 0~ 695Ma全球性Sturtian冰期后形成 ,由于大气中含有很高的CO2 与海洋中的Ca2 + 、Mn2 + 反应 ,造成大量CaCO3和MnCO3快速沉淀 ,形成“碳酸盐岩帽”(碳酸锰 )所致。对大塘坡组藻类化石研究还表明 ,在含锰矿的层位 ,藻类化石很少 ,而锰矿层上下 ,微体藻类化石都很丰富 ,这说明锰矿成矿与藻类关系并不那么密切。 杨瑞东 欧阳自远 朱立军 王世杰 姜立君 张位华 高慧关键词:藻类化石 硫同位素 早震旦世 锰矿床 碳同位素 澄江生物群分子在贵州遵义牛蹄塘组发现 被引量:21 2003年 澄江生物群是认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窗口,它的分布范围一直仅限于滇东地区,最近在贵州遵义松林牛蹄塘组底部页岩中发现有Naronia,Archotuba conoidalis,Isoxys,Perspicaris,Lingulepis,Tsunyidiscus,Scenella,水母状化石(medusiform fossil),海绵动物化石Leptomitus,类似半索动物杆壁虫Rhabdopleura化石,软舌螺类Hyolithids,宏观藻类和疑源类化石Zunyiphyton perelegans Yang et Zhao,1999,Yuknessia sp.,Longenema Ding,1996,Sphaerocongregus variabilis等。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澄江生物群分子,这是云南省外澄江生物群分子的新发现。由于生物群之下40m处还产大量海绵动物、高肌虫和藻类化石等组成的松林生物群,其上又有下寒武统明心寺组古杯动物群,因此,这一生物群的发现对研究早寒武世生物的演化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对澄江生物群的古生态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杨瑞东 张位华 姜立君 高慧关键词:澄江生物群 寒武纪 牛蹄塘组 古生态学 贵州寒武系底部黑色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 被引量:62 2003年 贵州寒武系底部形成的黑色层状硅质岩 ,岩石展布广 ,层位稳定 ,厚度较大。硅质岩的δ30 Si值为 - 0 .1‰~0 .9‰ ,平均 0 .314‰ ;δ1 8O值为 12 .8‰~ 2 1.2‰ ,通过δ1 8O值计算出该区硅质岩形成温度 82 .2~ 16 2 .5℃ ;硅质岩富含Ba、As、Sb、Bi和U ,呈明显的Ce负异常。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成因是热水沉积作用。同时由于硅质岩主要是热水来源 ,所以在讨论其形成环境时还结合了岩相古地理的方法 。 张位华 姜立君 高慧 杨瑞东关键词:寒武系 热水沉积作用 岩相古地理 形成环境 早寒武世早期贵州织金含磷岩系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磷作用 被引量:27 2005年 对贵州织金三甲地区寒武系底部戈仲伍组含磷岩系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根据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一些常量元素及氧化物等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结合剖面上小壳动物化石富集特点,认为寒武系底部小壳动物化石丰度与成磷作用没有明显的关系,而与磷灰石矿物含量多少关系密切;磷块岩中稀土元素富集与磷灰石矿物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小壳动物化石丰度没有相关性,并提出在织金寒武系底部有两个成磷期。 高慧 杨瑞东关键词:地球化学 小壳化石 磷块岩 寒武系 贵州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碳酸盐岩帽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2004年 通过对贵州新元古代陡山沱期不同相区碳酸盐岩帽的岩石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发现不同相区具有不同的同位素和岩石组合。铜仁地区当时处于浅海 ,其“碳酸盐岩帽”下部相的薄层白云岩 ,变形构造发育 ,δ13 C表现出高的负异常可达 - 12 .4 8‰ ,而到上部相的厚层白云岩 ,δ13 C明显向正异常反向迁移 ,但还是处于 - 3.0‰~ - 1.0‰之间 ;当时为次深海的台江五河地区δ13 C明显偏负 ,在碳酸盐岩下部相底部为 - 8.2 78‰~ - 6 .6 5 1‰ ;清镇地区当时为泻湖 ,其中陡山沱组底部碳酸盐δ13 C值为 - 3.718‰~ - 0 .2 0 9‰ ,从下向上表现出Ca逐渐增加。可以看出 ,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导致其同位素数值有差异 ,但还是表现出全球都有分布的冰期后负异常的特点。岩石特征的研究发现虽然不同的沉积环境具有不同的岩石特征 ,但在 3个地区均发现冰川沉积与碳酸盐岩沉积之间具有过渡特点的沉积特征 ,说明二者间并非是突变关系。由此对“雪球地球”假说提出新的认识。 姜立君 张卫华 高慧 杨瑞东关键词:陡山沱组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新元古代 贵州织金早寒武世戈仲伍组磷块岩中海绵骨针 被引量:14 2004年 通过岩石薄片和能谱分析 ,在织金实兴戈仲伍组磷块岩中首次发现大量的硅质海绵骨针化石 ,骨针类型可分为三射二轴针、四射二轴针 ,五射五轴和六射六轴海绵骨针 ,其在磷块岩中含量达 30 % ,构成最古老的由海绵生物碎屑组成的海绵生物碎屑磷块岩 ,这表明海绵动物的辐射分异在早寒武世最早期就已经开始 . 杨瑞东 钱逸 张杰 张位华 姜立君 高慧关键词:海绵动物 早寒武世 磷块岩 贵州织金三甲寒武系戈仲伍组含磷岩系稀土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26 2005年 对贵州织金三甲地区寒武系底部戈仲伍组含磷岩系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一些常量元素等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剖面上小壳动物化石富集特点,认为寒武系底部戈仲伍组中有两个磷和稀土成矿期,稀土含量与磷含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小壳动物化石丰度没有显著相关性。 杨瑞东 高慧 王强 鲍淼关键词:地球化学 小壳化石 磷块岩 寒武系 稀土 贵州寒武系底部碳同位素负异常的地层学和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25 2005年 贵州境内早寒武世早期几乎都是黑色页岩沉积。最近在贵州福泉英坪寒武系底部却发现了一套泥岩夹薄层灰岩,它为研究早寒武世早期海洋地球化学特征提供了条件。贵州福泉英坪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附近的碳同位素强烈的负异常特征可与全球同期碳同位素进行对比,它对应于中国云南会泽小歪头山段底部、蒙古Tsagaan Oloom组顶部、西伯利亚Salarrny Gol组顶部、美国西南、伊朗、安曼、波兰、纽芬兰、英国、加拿大等地新元古代—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强烈碳同位素负异常,它可作为划分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重要依据。该剖面上碳同位素强烈负异常之下有8m厚的黑色页岩和硅质岩,在黑色页岩中发现有大量高肌虫和虫管化石,说明缺氧的黑色页岩沉积期间海洋中有大量的生物生活,但到了灰绿色泥岩和灰岩互层的碳同位素强烈负异常层段,则几乎没有生物化石。可以说缺氧事件对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附近生物绝灭事件似乎没有很大的影响,而碳同位素强烈的负异常事件与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附近生物大绝灭关系更为密切。 杨瑞东 朱立军 王世杰 姜立君 张位华 高慧关键词:寒武系 碳同位素 地层学 生物学 贵州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生物化石保存及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5 2004年 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以前只发现少量的海绵骨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类动物化石被发现。最近,贵州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发现碳质和薄膜型化石,它们包括大量的简单线状遗迹、碳质膜状高肌虫、完整海绵动物、管虫、薄壳双壳动物、碳质膜状软舌螺以及一些圆形膜状化石等。通过对黑色页岩的粘土矿物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早寒武世早期小壳动物繁盛期之上有一个大型动物繁盛期,随后由于地壳拉张作用,大规模的海底热液和火山喷发作用的加强,海洋环境变成酸性环境,不利于生物生存,发生生物绝灭作用,随后海洋环境逐渐趋于碱性,大量的生物又开始繁盛。 杨瑞东 毛家仁 张位华 姜立君 高慧关键词:黑色页岩 地壳拉张 早寒武世 生物化石 软舌螺 生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