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江峰
- 作品数:33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MSCT灌注成像在肺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2014年
- 目的:通过肺癌MSCT灌注成像及相关灌注参数分析,研究MSCT灌注成像在肺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肺癌患者,先行常规CT扫描,确定肿瘤的中心层面,然后采用电影技术对肿瘤中心层面进行连续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计算出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渗透性(PS),以此评价肿瘤灌注情况,并与病理分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别以BF≤37.51ml/(min×100g)、BV≤7.59ml/100g、PS≤8.43ml/(min×100g)为肺鳞癌的诊断阈值,则其灵敏度分别为69.23%、69.23%、76.92%,特异度分别为73.68%、78.94%、84.21%。结论:当BF≤37.51ml/(min×100g)、BV≤7.59ml/100g且PS≤8.43ml/(min×100g)综合判定时,肺鳞癌的诊断特异度明显提高达93.75%。
- 纪俊雨王文秀高江峰王新举张莹崔春祎
- 关键词:鳞癌体层摄影MSCT灌注成像
- 肺结核患者螺旋CT动态扫描与肺功能指数相关性研究
- 2010年
- 目的评价空气贮留、肺结核与肺功能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53例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肺结核患者,使用螺旋CT分别进行了不同呼吸时相的连续容积数据模式扫描,对肺结核和空气贮留分别进行评分,全部患者作了肺功能检查。结果肺结核和空气贮留分别在234/318和176/318个肺叶中见到,两者平均积分高度相关(r=0.74,P<0.01)。空气贮留积分与肺功能指数相关性:第1秒最大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r=-0.40,P<0.05)、2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率(FEF25%)(r=-0.50,P<0.05)相关,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r=-0.47,P<0.01)、用力肺活量(FVC)(r=-0.45,P<0.01)、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率(FEF50%)(r=-0.76,P<0.01)、残气量(RV)(r=0.78,P<0.01)高度相关。结论在肺结核患者中空气贮留与小气道功能指数具有密切相关性。
- 王文秀李雯纪俊雨高江峰李云霄王新举崔春祎章志华王立强刘树芳
- 关键词:肺结核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肺癌患者空气贮留与肺功能指数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空气贮留与肺功能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病理确诊为肺癌患者,使用螺旋CT分别进行了不同呼吸时相的连续容积数据模式扫描,对空气贮留进行评分,全部患者作了肺功能检查。结果肺癌患者空气贮留与小气道功能指标FEF25%(r=-0.51,P<0.05),FEF50%(r=-0.77,P<0.01)、RV(r=0.75,P<0.01)高度相关,与FEV1(r=-0.20,P>0.05)、FVC(r=-0.19,P>0.05)、FEV1/FVC(r=-0.35,P>0.05)不相关。结论肺癌患者的空气贮留与小气道功能指标有密切相关性。
- 王文秀高江峰李云霄李雯纪俊雨王新举章志华崔春祎王立强刘树芳
- 关键词:肺癌小气道病变肺功能
- 周围型肺癌动态增强CT扫描特征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动态增强CT扫描特点。方法孤立性外周肺结节8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40例,结核瘤24例,炎性肿块16例,平扫后以2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延迟25、60、120s后分别做动态三期扫描,分析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与非肿瘤性病变作相关分析。结果40例周围型肺癌增强后,除1例外,强化值均大于20Hu,与结核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型肺癌的主要强化形态是完全性强化及不均匀周围性强化,强化峰值多在25~60s。结论周围型肺癌动态增强CT扫描在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均有一定特征,可与结核瘤及炎性肿块相鉴别。
- 高江峰王文秀李雯李云霄王新举刘树芳王力
-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动态增强扫描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 孤立性外周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 2009年
- 高江峰王文秀纪俊雨催春祎李云霄王新举冯光
- 关键词:影像诊断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肺癌MSCT灌注成像与生存期的相关性研究
- 2014年
- 目的通过肺癌MSCT灌注成像及相关灌注参数分析,研究MSCT灌注成像与肺癌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肺癌患者,先行常规CT扫描,确定肿瘤的中心层面,然后采用电影技术对肿瘤中心层面进行连续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计算出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渗透性(PS),并将各灌注参数与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容量(BV)与表面渗透性(PS)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与患者生存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肺癌MSCT灌注成像反映各型肺癌血流特点及肿瘤内部微血管密度变化,且血容量(BV)、表面渗透性(PS)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可作为评估肺癌患者预后的标准。
- 纪俊雨高江峰李雯王文秀张莹
- 关键词:肺癌体层摄影MSCT灌注成像生存期
- 肺癌MSCT灌注成像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对肺癌MSCT灌注成像及相关灌注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肺癌MSCT灌注成像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肺癌患者,先行常规CT扫描,确定肿瘤的中心层面,然后采用电影技术对肿瘤中心层面进行连续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计算出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渗透性(PS),以此评价肿瘤灌注情况,并与病理分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心型肺癌与周围性肺癌各灌注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各型肺癌的灌注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各型肺癌BF、PS值大小关系为鳞癌<腺癌(P<0.05),鳞癌<小细胞癌(P<0.05),腺癌BF、PS值小于小细胞癌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肺癌BV值大小顺序为鳞癌<腺癌<小细胞癌(P<0.05);各型肺癌MTT值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癌MSCT灌注成像反映各型肺癌血流特点及肿瘤内部微血管密度变化,有利于肺癌病理分型诊断。
- 纪俊雨李雯王文秀高江峰蔡杰
- 关键词:肺癌体层摄影MSCT灌注成像
-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是否支架治疗的临床预后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和比较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非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药物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09年9月于我院住院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105例。根据患者意愿是否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将患者分为介入治疗组(PCI组)51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MT组)54例,临床观察6~18个月内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PCI组和MT组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4例,PCI组发生1例为心脏性死亡,MT组发生3例为再次血运重建术。两组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1.4%和37.0%,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分别为19.6%和29.6%。以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行PCI与MT治疗相比发生心绞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显著差异。
- 高江峰刘胜男杨向东王智勇
- 关键词: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临床预后
- 对105例慢性高原病患者血脂的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特别是心脏、肾脏、血液生化等的改变,为深入了解和掌握慢性高原病,充分认识和分析研究慢性高原病对人体的影响及血液生化的代偿状况,我们在海拔5100m对移居高原一年的慢性高原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闫勇力曹荣成张东洪清峰高江峰
- 关键词:慢性高原病血脂检测血液生化低氧环境
- 体表心电图指导下紧急临时心脏起搏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研究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行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对16例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和6例心搏骤停患者以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置入鞘管。设置起搏器频率为70次/min,输出电压为5.0V,感知电压为2.0mV,沿鞘管推送电极至体表心电图显示脉冲信号及起搏心律。结果 操作时间2~12min,平均(5.5±2.2)min。2例发生电极脱位,重新调整后起搏正常。16例心律失常患者获良好的起搏效果,6例心搏骤停患者中5例起搏导管到位后无有效起搏夺获,呈电-机械分离,最终抢救失败,余1例起搏成功,但终因原发病不能控制而死亡。结论 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行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操作简单,对缓慢心律失常患者起效迅速、成功率高,对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效果差。
- 高江峰王智勇潘小华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心脏起搏心动过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