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霞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研究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片,观察记录治疗12周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12周后两组FPG、2hPG和HbA1c较用药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用二甲双胍片,且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未增加,有良好的安全性。
- 郭世彪高淑霞
- 关键词:糖尿病药物疗法疗效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在糖尿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30例,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四周后观察治疗前后24h白蛋白排泄率(AER)尿B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ER及β2-MG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AER亦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具有改善肾功能,延缓其进展作用。
- 郭世彪高淑霞马兰海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前列地尔尿白蛋白排泄率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 目的: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方法:对我科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并对患者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置泵前后的护理。结果:40例患者...
- 高淑霞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集束化干预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引入集束化干预策略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123例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制订并整合应用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问卷调查与指标检测,对比研究患者入院第1天和3个月后胰岛素注射与血糖控制情况,观察集束化管理效果.结果 集束化干预后患者胰岛素使用明显规范,知识掌握更加全面,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5.91±0.41) mmol/L和(8.27±0.53) mmol/L,明显低于入院第1天的(8.94±1.32) mmol/L和(11.15±1.34) mmol/L,t=13.462、17.127,P值均<0.01.结论 实施集束化干预,可以规范胰岛素注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张晓丽陈玲玲高淑霞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注射集束化干预
- 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1].它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其引发的截肢占非创伤性截肢总数的50%.糖尿病足的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变凉,出现肿胀或紫色,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及坏疽,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有时甚至无法愈合而截肢,因此足部护理非常重要[2],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刘兰霞高淑霞
- 关键词:糖尿病足足部护理溃疡形成下肢感染神经病变深部组织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例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胰岛素皮下泵组(CSⅡ组)10例,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Ⅱ组)10例。观察血糖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在血糖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上差异有显著性,且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给药治疗能缩短调整胰岛素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且更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 高淑霞赵竹玲李继霞
- 关键词: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疗效
- 一氧化氮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被引量:3
- 2009年
- 郭世彪高淑霞
-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一氧化氮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代谢紊乱血管扩张生物活性
- 集束化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 2019年
- 探究并讨论集束化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医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20例肺炎患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实验观察对象,需要在平均划分的原则下被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中各有60例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对参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对研究组患者则应用集束化护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从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综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气管切开率11.7%、成功撤概率8.3%、肺炎发生率13.3%均低于参照组(41.7%、53.3%、26.7%),研究组住院时间(10.1±1.2)d、机械通气时间(8.2±1.4)d分别短于参照组的(20.2±2.0)d、(13.6±2.3)d;研究组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则实验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情况,临床上可作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万爱玲蔡国梅高淑霞刘晓云刘晓琴
-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呼吸机肺炎患者血氧饱和度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