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湘泽
- 作品数:9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成绩、问题及其成因和改善对策
- 1998年
- 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就必须做好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的工作(以下简称“理论武装工作”),否则就谈不上高举。那么,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现状如何?其中存在哪些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应当采取的改善对策主要有哪些?显然,这些都是为进一步搞好这方面工作所必须弄清的问题。为此,笔者分别通过走访座谈和信函问卷测试等方法,向5个省包括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干部。
- 高湘泽马平轩左文凯
- 关键词:理论武装邓小平文选伟大旗帜高校工作党政领导干部
- 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由其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成功转换
- 1992年
- 任何真正的科学理论,在其对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价值关系的实现过程中,必然而且必须经历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两种存在形态的更替和转化。所谓理论形态,即以文字语言方式存在的科学理论,其存在的价值,在于以系统的理论方式向人们揭示客观世界的真理性知识,发挥“科学理论的知识功能或表现功能”。所谓实践形态,指科学理论被人所理解、把握和运用,以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实际指导以及在这种指导下所产生的活动成果的方式而存在和显示。科学理论的实践形态对于科学理论本身来说,是一种“
- 高湘泽
-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知识功能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
- 萨特“批判的辩证法”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 1988年
- “批判的辩证法”是法国当代哲学家萨特对自己所主张的辩证法理论的称谓,它既是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又是萨特用来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进行批判的“理论尺度”。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批判的辩证法”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什么是辩证法,它的性质和存在的范围等问题上,对其提出和运用的规律及范畴理论则研究甚少。本文试图在剖析“批判的辩证法”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将研究引向具体和深入。 一 “批判的辩证法”及其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集中表现在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中。这一著作从对人的实践活动进行发生学的分析入手,揭示个人实践活动发生和发展的机制,进而分析众多的。
- 高湘泽
- 关键词:否定之否定唯物辩证法《辩证理性批判》发生学
- 论萨特尔
- 1985年
- 如果说,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追随者;那么可以说,萨特尔是海德格尔的追随者;如果说,海德格尔按照胡塞尔否定了的方向发展了现象学,那么萨特尔则是遵循着被海德格尔所摒弃的方法发展了至关重要的本体论学说。尽管海德格尔和萨特尔二人具有同样的现象学倾向,尽管他们都认为人处于一种衰落境况之中,但是,他们的理论动机却有着深刻的差别,并且他们的经历也很不相同。首先,萨特尔似乎对所谓浪漫主义的“存在的情感”不大感兴趣,而海德格尔却深受那种情感的影响。在萨特尔看来。
- W.T.琼斯高湘泽
- 关键词:现象学胡塞尔本体论浪漫主义存在主义情感
- 萨特哲学思想中的反理性主义问题
- <正>萨特是不是一个反理性主义者?如何正确认识萨特哲学思想中的反理性主义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科学地批判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及其所谓"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在现代外国哲学教学科研事业中更好地坚持、宣传和发展...
- 高湘泽
- 文献传递
-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飞跃
- 1992年
- 邓小平同志在今年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是符合实际的,是对国际共运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在理论上是科学的,它既与马、恩、列的有关论述相衔接,又富有创新、发展和时代感。
- 侯远长骆炳亚高湘泽
- 关键词:国际共运共同富裕消灭剥削人类社会历史过程
- 如何做好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的工作
- 1998年
- 如何做好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的工作高湘泽马平轩左文凯要做到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就必须做好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的工作,否则就谈不上高举。那么,当前我国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的工作现状如何?其中存在哪些问题亟需努力改善?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 高湘泽马平轩左文凯
-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理论武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员领导干部青年干部
- 世纪之交中国哲学面临的挑战和出路
- 1995年
- 高湘泽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当代中国哲学哲学工作者哲学界工业文明
-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中的自由与必然观述评
- 1987年
-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是其“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著作。这部洋洋数十万言的著作所着力进行的工作之一,就是从人类实践活动的“综合运动的可知的统一性中揭示自由与必然的矛盾以及二者之间不可消解的联系”。因此,研究《辩证理性批判》中的自由与必然观,对于深入了解和批判萨特的哲学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探讨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一) 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首先对“自由”和“必然”这两个概念的涵义作了独出心裁的规定。他说,这里所谓自由,“
- 高湘泽
- 关键词:《辩证理性批判》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