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连存

作品数:43 被引量:315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环境保护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理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色谱
  • 9篇超临界流体萃...
  • 8篇水质
  • 8篇污染
  • 8篇污染物
  • 6篇萃取
  • 5篇多环芳烃
  • 5篇有机污染
  • 5篇有机污染物
  • 5篇超临界流体
  • 4篇水质监测
  • 4篇相色谱
  • 4篇毛细管
  • 4篇超临界
  • 3篇形态分析
  • 3篇一元酚
  • 3篇蠕动泵
  • 3篇水样
  • 3篇土壤
  • 3篇气相

机构

  • 43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工业大学
  • 1篇山东轻工业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山东省环境监...
  • 1篇山东建材学院
  • 1篇济南市环境保...

作者

  • 43篇高连存
  • 24篇王淑仁
  • 23篇崔兆杰
  • 7篇张春阳
  • 7篇包南
  • 5篇黄佶
  • 5篇唐炳迎
  • 4篇宋兴良
  • 4篇李红莉
  • 4篇李关宾
  • 4篇冯素萍
  • 4篇邱琴
  • 3篇周长利
  • 2篇宋华
  • 2篇崔玉峰
  • 2篇何桂华
  • 2篇冯建鸿
  • 1篇宋运涛
  • 1篇尤进茂
  • 1篇刘廷礼

传媒

  • 6篇分析化学
  • 6篇环境科学研究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3篇环境化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分析测试技术...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环境保护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电镀与环保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分析仪器
  • 1篇色谱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 8篇1997
  • 7篇1996
  • 3篇1995
  • 5篇1994
  • 2篇1991
  • 2篇198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Ⅱ)、Ni(Ⅱ)、Cu(Ⅱ)、Fe(Ⅱ)-5-Br-PADAP配合物的薄层色谱分离被引量:4
1989年
本文研究了Co(Ⅱ)、Ni(Ⅱ)、Cu(Ⅱ)、Fe(Ⅱ)与5-Br-PADAP金属配合物的薄层色谱特性。提出了分离和测定Co(Ⅱ)、Ni(Ⅱ)、Cu(Ⅱ)、Fe(Ⅱ)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在pH为9.2时形成配合物,经氯仿萃取后,以丁酮:醋酸甲酯:三乙醇胺(21∶9∶1,V/V)为展开剂,测得Co(Ⅱ)、Ni(Ⅱ)、Cu(Ⅱ)、Fe(Ⅱ)的R_f值分别为0.03、0.36、0.22、0.71。测定灵敏度可达到8.0×10^(-9)—6.0×10^(-10)。对四种离子的混合标样进行了五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0.6%,1.3%,1.3%,3.3%。四种离子回收率均在100—102%之间。用该法测定了电镀废水中的Cu(Ⅱ)、Ni(Ⅱ),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范锦鸾高连存辛福言王淑仁
关键词:薄层色谱配合物
模拟酸雨条件下降尘中Cu,Pb,Zn,Cr各形态的溶出和转化研究被引量:36
1994年
本文用Tessler方法,研究了模拟酸雨条件下,降尘中Cu,Pb,Zn,Cr各形态的溶出和相互转化.试验表明:(1)降尘中Cu,Cr的溶出量随酸雨酸度的增大而增加;Pb,Zn则分别在pH=3.5和pH=4.5时溶出量最大,溶出的金属多源于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说明这两种形态的稳定性较差.(2)在模拟酸雨条件下,Cu,Pb,Zn,Cr各形态的含量发生了较大变化;Cu从其优势形态有机结合态向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化;Pb,Zn,Cr则由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向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转化.
高连存何桂华冯素萍王淑仁崔兆杰
关键词:模拟酸雨形态分析降尘
河流底泥沉积物分子形态综合分析被引量:18
2003年
采用BCR连续提取分类法,结合透射电镜、X-ray粉末衍射光谱、红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和相应的化学法等手段,综合分析了山东小清河济南段底泥沉积物的形貌,主要和次要成分的化学组成,并探讨了在BCR分级提取的各个阶段中被提取的底泥试样污染物Cu,Pb,Zn,Cr,Cd的分子存在形态。同时发现污染区底泥试样中硅酸盐晶格内污染元素含量均较本底试样有规律地增加。
冯素萍高连存叶新强
关键词:底泥沉积物CUPBZNCRCD
环境模拟样品中多环芳烃超临界流体萃取对回收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流体的压力,温度和超临界CO_2的用量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多环芳烃回收率的影响及其影响规律,并建立了从环境模拟样品中萃取多环芳烃的萃取条件.还考察了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超临界流体萃取多环芳烃的精密度,其RSD在3.71%~7.41%之间.
崔兆杰张春阳高连存王淑仁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多环芳烃回收
标准系列加入回归法测定燃油中微量氮
2003年
对燃油中含氮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分析测定燃油中微量氮的简便方法。在待测柴油中加入一系列不同体积的吲哚标准溶液后,让油样在亚硒酸催化作用下,经浓硫酸预消解——稀硫酸回流消解、碱性条件下蒸馏及馏出液用稀硫酸接收,使其中的有机氮变为无机氮,继而转化成为可分析试样,最后用麝香草酚比色法—线性回归法算出柴油中的总氮。该分析方法的回收率在98.0%~1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14%.
高连存宋兴良崔兆杰张红云
关键词:燃油分光光度法标准加入法含氮量
柴油非加氢脱氮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2年
介绍了柴油非加氢脱氮技术的研究状况和近期发展动向,分析了酸碱精制、溶剂精制、吸附精制、加速老化、离子交换精制及组合脱氮、生物脱氮和微波脱氮等柴油脱氮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展望了柴油非加氢脱氮技术的应用前景。
宋兴良高连存蒋政
关键词:柴油萃取
甘松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剖析被引量:19
1999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甘松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
邱琴刘廷礼崔兆杰高连存赵怡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化学成分中药
Cu(Ⅱ)、Cd(Ⅱ)、Co(Ⅱ)、Pb(Ⅱ)的薄层色谱分离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研究了无机阳离子 Cu(Ⅱ)、Cd(Ⅱ)、Co(Ⅱ)、Pb(Ⅱ)的薄层色谱特性,提出了分离和测定它们的薄层分析方法。以0.2mol/L HAC—0.2mol/LNaAc 为展开剂,在硅胶 H 板上分离 Cu(Ⅱ)、Cd(Ⅱ)、Co(Ⅱ)、Pb(Ⅱ)的混合物,用双硫腙喷雾显色,它们的 R_f 值分别为0.39,0.54,0.69,0.19;检测下限可达10^(-9)g;对这四种离子的混合水溶液进行五次平行测定,其变动系数依次为2.7%、4.5%、3.8%、2.4%,回收率均在96%~104%之间。用本法对地面水及电镀废水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高连存范锦鸾于跃善王淑仁
关键词:色谱分离双硫腙
GDX—502对水中微量混合一元酚的富集作用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研究了GDX—502树脂对水中微量混合一元酚的富集作用,以及影响富集回收率的某些因素;对富集和洗脱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GDX—502是水中微量酚类化合物较好的富集剂,二氧六环是较好的洗脱剂。除2.4—二销基酚外,对8种一元酚的平均富集回收率为93.7%,平均洗脱率为96.5%。GDX—502对水中酚类的富集作用是以VanderWaals力和较氢键弱的π—键合作用力为基础的物理吸附,而二氧六环洗脱酚类的实质是氢键作用.
高连存包南王淑仁唐炳迎
关键词:水分析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正构烷烃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以正构烷烃为目标化合物 ,研究了影响固相萃取效率的某些因素 ,采用双柱串联模式评价了固定相的保留效果 ,探讨了有机改性剂对固相萃取效率的重要影响及作用机理 ,建立了水样中痕量正构烷烃的分析方法。在实验条件下 ,对于正构烷烃含量为 2 50 (g/ L的水样 ,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 98.5% ,相对标准偏差为 9.9% (n=5)
高连存崔兆杰魏英勤
关键词: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水样正构烷烃环境样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