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永杰

作品数:12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方斑东风螺
  • 4篇饥饿
  • 3篇幼体
  • 3篇再投喂
  • 3篇摄食
  • 3篇投喂
  • 2篇摄食率
  • 2篇生化组成
  • 2篇饲料
  • 2篇消化酶
  • 2篇光照
  • 2篇光照条件
  • 1篇蛋白质需要
  • 1篇蛋白质需要量
  • 1篇需要量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早期发育
  • 1篇早期发育过程
  • 1篇增重

机构

  • 11篇厦门大学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作者

  • 11篇魏永杰
  • 7篇柯才焕
  • 5篇王德祥
  • 4篇薛明
  • 3篇许贻斌
  • 1篇曾臻
  • 1篇周峥桢
  • 1篇林利民
  • 1篇李复雪
  • 1篇吕剑泉

传媒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福建省海洋学...
  • 1篇华东地区20...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方斑东风螺幼体摄食的生理生态研究
方斑东风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水经济贝类,近年来养殖规模日益增大,苗种供不应求。开展方斑东风螺幼体摄食的生理生态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为研究方斑东风螺幼体摄食适宜的光照条件,设计了实验讨论了光照强度对幼体...
魏永杰
关键词:生理生态方斑东风螺摄食
文献传递
方斑东风螺对饲料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以白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设计了8个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在水温26.90±1.52℃,盐度27.6±0.5及遮光的条件下对初始个体体质量为2.16±0.05g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进行为期60d的生长实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含量对方斑东风螺的相对增质量率呈抛物线回归关系,在饲料蛋白含量为43.10%时,相对增质量率达到最大值(p〈0.05).饲料效率、饲料系数在蛋白含量35.17%以上基本上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各蛋白组间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相对增质量率为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方斑东风螺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为36.47%~43.10%.
许贻斌柯才焕王德祥魏永杰吕剑泉
关键词:方斑东风螺蛋白质需要量
饥饿及恢复生长对方斑东风螺抗氧化体系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在(25.8±1.7)℃条件下,测定了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不同饥饿期(7d、15d、25d、40d)后再投喂(30d)过程中足肌、肝胰脏的抗氧化体系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分别饥饿25d和40d时幼螺两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饥饿25d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较对照组逐渐增强,当禁食达40d时却显著减弱;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饥饿状态下先略上升后下降,肝胰脏、足肌中分别于饥饿25d和40d时显著降低;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含量随禁食延长均呈下降趋势。恢复生长后,除饥饿40d组GR活力及肝胰脏MDA水平较对照呈差异显著外,该组其余指标及其他各处理组相应指标均恢复至或接近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饥饿胁迫下螺体抗氧化体系虽被激活,但仍处于一定的氧化应激状态,提示幼螺养成中禁食时间不宜超过25d,且SOD、CAT与GPx活性可作为螺体饥饿胁迫状态的指示参数。
薛明柯才焕王德祥魏永杰
关键词:方斑东风螺饥饿再投喂脂质过氧化酶活力
光照条件对方斑东风螺幼体活力和摄食的影响
以太阳光作光源,观察方斑东风螺幼体分别在15、150、1500、11700 Ix等光强条件下的活力状况,结果显示幼体沉底率与光照强度呈”S”型曲线关系(R2=0.978 3).以日光灯作光源,光照强度对摄食率影响的两次实...
魏永杰曾臻柯才焕
关键词:方斑东风螺摄食率摄食节律
文献传递
不同饵料对刺尾纺锤水蚤氨基酸含量影响的研究
本文分别以湛江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面包酵母(Boker's Yeast)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三种饵料,在比重1.020~1.022,水温...
林利民魏永杰
关键词:饵料氨基酸面包酵母
文献传递
光照条件对方斑东风螺幼体活力和摄食的影响
以太阳光作光源,观察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幼体分别在15、150、 1500和11700 lx 等光强条件下的活力状况,结果显示幼体沉底率与光照强度呈"S"型曲线关系(R=0.978...
魏永杰曾臻柯才焕周峥桢叶静
关键词:光照摄食率昼夜节律方斑东风螺幼体
文献传递
饥饿对方斑东风螺幼螺生化组成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在饥饿120d过程中体内生化组成、能值及消化系统主要消化酶活力的连续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延长,螺体的水分与灰分含量逐渐上升,而蛋白质、脂肪及糖原含量和能值均呈下降趋势。胃、肠道与肝胰脏中脂肪酶总活力在饥饿10d时较对照组略有上升,随后呈下降趋势;淀粉酶总活力和蛋白酶总活力均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降低。饥饿70d时,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分别降为对照的70.12%、63.66%、42.79%,脂肪酶与淀粉酶总活力在70—90d时迅速下降;各酶活力在90—120d均降至较低的水平。结果进一步显示,幼螺在饥饿前期主要消耗脂肪与糖原供能,70d后加大对贮备蛋白质的动用量,而后期(90—120d)则以利用蛋白质为主;各消化酶活性在饥饿90d前快速下降,之后呈恒定状态。饥饿时螺体含水量可作为预测其营养状态的指标。
薛明柯才焕魏永杰
关键词:饥饿生化组成能值消化酶活力
饥饿与再投喂对方斑东风螺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在25.8±1.7℃条件下,测定了方斑东风螺(5.25±0.53g)在不同时间(7 d、15 d、25 d、40 d)饥饿处理后再投饵30 d过程中生长与生化组成及组织RNA/DNA比值的变化。饥饿状态下,螺体水分含量上...
薛明魏永杰王德祥柯才焕
关键词:方斑东风螺饥饿生化组成
文献传递
方斑东风螺对饲料中脂肪需要量的研究
在确定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 Link)对饲料中蛋白质需要量的基础上,以白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设计了蛋白质含量43%的5个不同脂肪水平(4%,7 %,10%,13%,16%)的饲料,...
许贻斌王德祥魏永杰柯才焕李复雪
关键词:方斑东风螺相对增重率
文献传递
方斑东风螺早期发育过程中几种消化酶的活性被引量:15
2007年
将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的早期发育从早期面盘幼体到变态后15d的稚贝分成6个阶段,分别测定各阶段蛋白酶(P)、脂肪酶(L)、淀粉酶(A)和纤维素酶(C)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幼体发育的推进,蛋白酶比活力逐渐减小,脂肪酶比活力逐渐增加,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比活力则在变态前逐渐增加,而变态后逐渐减小。比较A/P和(A+C)/(P+L)两种指标指示方斑东风螺幼体发育过程中的食性变化,提出(A+C)/(P+L)用于指示方斑东风螺食性变化更合理、准确。综合比较幼体发育各阶段4种消化酶活性,发现在面盘幼体向稚贝变态期间,幼体消化能力最弱,原因与幼体的变态过程有关。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贝类具有分泌纤维素酶的能力,该酶在东风螺对纤维素分解中占主导地位。
魏永杰黄斌柯才焕许贻斌王德祥
关键词:消化酶比活力食性变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