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志辉
- 作品数:45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春期大鼠髁突软骨内润滑素的表达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无干预措施下青春期大鼠髁突软骨内润滑素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5组5周龄的雌性SD大鼠(每组5只),软食喂养下分别于3、7、14、21和30 d处死,下颌骨髁突制作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应用倒置相差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照相系统观察和拍摄图片,测量润滑素阳性区域的累积光密度值,比较不同实验时点润滑素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具有独特的层域化分带;髁突全层均有润滑素的表达,其中静止层仅见少量润滑素表达;纤维层中,润滑素聚集在最表层细胞的细胞浆中;增殖层中,润滑素分布于整个软骨细胞中;肥大层中,润滑素分布于肥大的软骨陷窝内细胞质中,浅肥大层表达较强,靠近深肥大层逐渐减弱。在相同时点,髁突后部软骨增殖层润滑素阳性区域的累积光密度值均高于肥大层润滑素的累积光密度值(P均<0.05);在不同时点,髁突后部增殖层和肥大层润滑素阳性区域的平均累积光密度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在青春期SD大鼠髁突软骨中,润滑素表达水平呈现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为髁突生理性改建、下颌骨正常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内环境。
- 陈正涂少勤卢红飞麦志辉陈琳陈奇
- 关键词:髁突软骨
- TGF-β_1和VEGF在牙周膜牵引成骨术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经牙周膜牵引成骨术快速移动犬牙齿的牙周组织内细胞因子TGF-β1和VEGF的表达及变化,探讨TGF-β1和VEGF在牙周膜牵引成骨术中的作用,为其后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8只广州本地杂种犬,分别牵引下颌左右两侧第一前磨牙向后移动,A组为对照组,常规滑动法100 g牵引;B、C、D组为实验组,采用牙周膜牵引成骨术,B组的牵引速率为0.25 mm/d;C组的牵引速率为0.5 mm/d;D组的牵引速率为1 mm/d。结果TGF-β1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与成纤维细胞,VEGF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与成骨细胞。在牵引术后,TGF-β1和VEGF的表达增加,2周时达到高峰;C组的分泌水平最高;固定4周时,各组之间的分泌水平没有明显的区别。结论牵引固定2周时,TGF-β1和VEGF因子大量表达于移动牙的近远中牙周间隙,其中C组最活跃,至固定4周时,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别。
- 麦志辉艾虹卢红飞黄晓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牙移动
- 牙周膜牵张成骨术快速移动牙齿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 本文对牙周膜牵张成骨术快速移动牙齿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犬为实验动物建立牙周膜牵引成骨术快速移动牙齿的动物实验模型具有可行性;牙周膜牵张成骨术可显著加快尖牙移动速度,主要以倾斜移动为主,固定矫治3月时,尖牙基...
- 麦志辉
- 关键词:口腔正畸牵张成骨
- 文献传递
- 单次短时流体剪切力通过整合素β1与BMP2信号串联促进MC3T3-E1细胞分化
- 麦志辉艾虹
- 颌间高度降低对颞下颌关节负荷影响的实验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牙体磨耗至颌间高度降低对颞下颌关节(TMJ)负荷的影响。方法在已建立的人TMJ负荷分析模型上,记录并分析不同颌间高度咬合时的双侧TMJ上下腔关节面压力分布情况。结果 (1)不同颌间高度降低时,双侧TMJ负荷的力度中心均往右侧关节下腔关节面偏移,但幅度不大,各关节面压力集中区位置有不同程度的位移;(2)随着颌间高度的降低,各关节面压力峰值均逐渐增加(F左上腔=23.90、F左下腔=18.55、F右上腔=24.36、F右下腔=33.14,P均<0.05),下腔关节面均比上腔高;(3)随着颌间高度的降低,各关节面压力接触面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F左上腔=0.052,P左上腔=0.95;F左下腔=0.122,P左下腔=0.89;F右上腔=0.312,P右上腔=0.74;F右下腔=0.097,P右下腔=0.91)。结论牙体磨耗至颌间高度降低可造成关节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移,改变其内在受力环境,最终可能引发其生物力学改建。
- 陈正麦志辉陈琳陈奇王语旋艾虹
- 基于I-Scan压力分布测试系统的颞下颌关节负荷分析模型建立及初步研究
- 目的:建立基于I-Scan系统的颞下颌关节负荷分析模型,并测试单侧不同后牙咬合时颞下颌关节上下腔关节面压力的分布情况,为理论分析(牙合)因素与颞下颌关节病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经口内、CT及MRI检查筛选三具完...
- 陈正艾虹涂少勤卢红飞麦志辉陈奇
- 微小RNA对颅颌面骨改建调控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微小RNA(miRNA)在颅颌面骨缺损修复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miRNA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参与骨的修复与改建。机械力刺激、通路调节、炎性因子等多种因素使miRNA在颅颌面骨改建中的调控复杂多样。该文概述了miRNA在颅颌面骨改建中的作用机制,并从机械力刺激、通路调节及炎性因子3个方面对其在颅颌面骨改建过程中的调控进行综述。
- 王一轩孙智雯麦志辉
- 关键词:微小RNA骨改建颅颌面骨炎性因子
- Forsus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年青成人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Forsus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年青成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下颌后缩的年青成人患者在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应用Forsus矫治器进行功能性矫形治疗,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通过SPSS11.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Forsus矫治器治疗4~6个月后,12例患者的下颌均明显前移,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其中B点前移(2.2±1.0)mm,ANB角减小(2.4±1.0)°,前牙覆盖减小(4.6±1.1)mm,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牙关系由远中关系改为中性关系。结论Forsus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下颌骨前移,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改善年青成人患者的Ⅱ类咬合关系和下颌后缩面型。
- 麦志辉艾虹梁焕友卢红飞
- 关键词:FORSUS矫治器下颌后缩
- 正畸矫治器对口腔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正畸矫治器是治疗错牙合畸形的主要工具,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矫治器主要有传统金属托槽固定矫治器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论哪种矫治器都增加了牙齿表面积,促进食物滞留,同时降低口腔自洁作用,造成口腔菌群改变。本文介绍有关传统金属固定矫治器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患者口腔菌群的影响,总结正畸矫治期间菌斑控制和维持口腔菌群平衡的方法,以期为龋病等口腔常见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 孙智雯麦志辉
- 关键词:正畸口腔菌群
- 基于I-Scan系统的人颞下颌关节负荷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基于I-Scan压力分布测试系统的冰鲜人颞下颌关节(TMJ)负荷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其咬合加载研究。方法通过口内检查、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筛选出咬合关系及颞下颌关节正常的冰鲜头颅标本3例,利用I-Scan系统及动磁式力学加载机建立人TMJ负荷分析模型,记录并分析予前倾12°,107、214、321 N加载力时的双侧TMJ上、下腔关节面压力分布情况。结果 (1)建立了能即时反映TMJ关节面压力分布及接触面积的测试模型;(2)各力值加载时,关节面高压力区均位于髁突前斜面和关节结节后斜面外侧;(3)随着加载力值的增加,除左上关节腔面压力峰值在107 N与214 N组、214 N与321 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关节腔面压力峰值均逐渐增加(P<0.05),但增幅不成比例;(4)各力值加载时,同侧关节腔面压力峰值,上腔均较下腔低(P<0.05);(5)各力值加载时,双侧对应关节腔面压力峰值,左侧均比右侧低(P<0.05)。结论以I-Scan系统为基础建立的人TMJ关节面压力分析模型,能较为真实、直观地反映关节面的压力分布情况;予模拟加载时,压力集中区均位于髁突前斜面和关节结节后斜面外侧,冰鲜关节盘仍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上腔关节腔面压力峰值均较下腔低;双侧关节的不对称性使异侧关节面压力峰值不同。
- 陈正麦志辉涂少勤卢红飞陈琳艾虹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