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腺
  • 2篇胸腺切除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重症肌无力
  • 2篇无力
  • 2篇肌无力
  • 2篇二尖瓣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动图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术后
  • 1篇胸腹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 1篇海门市第五人...

作者

  • 8篇黄杰春
  • 6篇庞烈文
  • 3篇马勤运
  • 3篇陈佶
  • 3篇王宜青
  • 3篇陈志明
  • 3篇陈刚
  • 2篇孙笑天
  • 2篇施梦
  • 1篇汪昉睿
  • 1篇孙彬
  • 1篇白春学
  • 1篇曹同瓦
  • 1篇储祥麟
  • 1篇姜容容
  • 1篇黄国倩
  • 1篇张文芳
  • 1篇朱勇俊
  • 1篇郝振华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和地塞米松(DXM)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手术对照组(CLP组)、依达拉奉治疗组(EDA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XM组)和依达拉奉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E+D组)。采用肓肠结扎穿刺法造脓毒血症大鼠肺损伤模型,药物治疗组造模后立即经阴茎背静脉注射EDA(5mg/kg),DXM(5mg/kg)或EDA(5mg/kg)+DXM(5mg/kg);另两组均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大鼠病理评分,肺干湿重比(W/D),肺泡通透指数(LPU,肺组织中MPO,MDA,IL-6,TNF—α,肺组织中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肺组织中T—AOC活性明显减轻。应用地塞米松,依达拉奉药物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与单个药物应用相比,这些指标有更明显的改善。结论依达拉奉预处理对脓毒症诱导的肺损伤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减轻急性肺损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产物,减少炎性细胞因子浓度。依达拉奉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对肺损伤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施梦王宜青庞烈文黄杰春曹同瓦白春学
关键词:地塞米松依达拉奉
胸腹部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同期手术治疗
目的随着老龄化,胸腹部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分期手术和同期手术存在利弊.本文章探讨同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0.3-2018.12 在华山医院共18 例接受心血管+胸腹部疾病同期手术的病人,采取其人...
姜容容庞烈文黄杰春孙笑天储祥麟汪昉睿
关键词:胸腹部肿瘤心血管疾病同期手术
第二肋间横断胸骨小切口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被引量:3
2007年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胸腺的异常有极大的关系。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早期施行手术,经典的纵劈胸骨下胸腺切除术已经取得了良好的随访结果,但是对胸腺切除术而言,这样的大型切口显得创伤过大。我院胸外科自1998年以来开始对111例不伴胸腺瘤或者较小的A至B2型的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了第二肋间横断胸骨的切口,进行胸腺(包括较小的胸腺瘤的)切除,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疗效随访,对影响症状缓解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一并报告如下。
陈佶庞烈文陈志明马勤运陈刚黄杰春
关键词:胸腺切除术重症肌无力切除治疗肋间胸腺瘤随访结果
超声心动图评价并预测二尖瓣修复术疗效
黄国倩王宜青庞立文黄杰春孙彬张文芳
关键词:二尖瓣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危象发生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危象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5年12月确诊为MG患者进行胸腺切除术101例患者的资料。对性别、年龄、术前危象史、Ossermen分型、激素使用时间和剂量、非口服止痛药、术前心电图、血红蛋白、白蛋白、肌力、伴随免疫疾病;手术及麻醉时间、切口方式、切除范围、胸腺瘤、病理类型、输血和病程;术后最高体温、肺部感染、术后第2天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突触前膜受体抗体(PrsmRab)、连接素抗体(Titinab)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出现MG危象29(28.7%)例。危象的发生与伴随免疫疾病、Ossermen分型、术后肺部感染、术前危象史和年龄因素有关。结论:伴随免疫疾病、OssermenⅡb型及以上、术后肺部感染、术前有危象史和大龄患者均易发生术后危象。
陈佶庞烈文陈志明马勤运陈刚黄杰春郝振华朱勇俊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危象
不停跳冠脉搭桥对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研究冠心病伴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行不停跳冠脉搭桥单纯血运重建手术后对二尖瓣反流的影响.探讨冠心病伴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59例冠心病伴中度IMR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对30例冠心病伴中度IMR行体外循环下搭桥术(CABG)同期二尖瓣成形术(MVP).术后随访7~71(35.69±17.88)个月,比较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二尖瓣反流程度、心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平均吻合血管数无差异;OPCAB组术后引流量平均(591±346)ml,明显少于CABG+MVP组[(706±371)ml],P〈0.05.术后6个月两组NYHA心功能均优于术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BG+MVP组IMR减轻程度明显大于OPCAB组(P〈0.05);OPCAB组术后LVEDD无改善,CABG+MVP组术后LVEDD减小(P〈0.05);两组术后LVESD均无明显变化;术后LVEF两组均改善(P〈0.05),改善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PCAB单纯血运重建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及二尖瓣反流程度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虽然二尖瓣成形术在降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方面更有效.但对于中度IMR和有高度手术风险的患者,OPCAB可能是更优的治疗方案.
黄杰春王宜青庞烈文孙笑天施梦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心脏外科术后心房颤动相关因素的分析和预防
2012年
心房颤动是心脏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增加了术后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增加了治疗的费用。既往报道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在20%~50%之间。近十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的年龄越来越大,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单纯冠脉搭桥手术(CABG)的病人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30%,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40%,同时接受CABG和瓣膜手术的患者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50%。术后心房颤动多发生在术后的第2天至第4天,并且在术后第2天发生率最高。有报道70%术后心房颤动发生在术后4d内,94%发生在术后6d内。
秦春美黄杰春
关键词:心脏外科房颤
使用人工补片进行食管裂孔重建的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
2007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使用人工补片进行食管裂孔重建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检索Pubmed和Cochrane数据库2007年4月10日以前有关使用人工补片进行食管裂孔重建的随机对照实验,使用Cochrane图书馆提供的Review Manager4.2软件对入选实验的数据进行合并分析。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术后裂孔疝发生率和由补片引起的脏器磨损。结果有7项随机对照实验,其中3项实验满足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而入选Meta分析。共有280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其中使用人工补片进行裂孔重建的患者(n=137)在随访期内有8例(5.83%)发生裂孔疝,对照组(n=143)有33例(23.08%)发生裂孔疝,相对危险度RR=0.30(95%CI,0.15-0.62,P=0.001),随访期内没有观察到因补片磨损引起的脏器损伤。结论使用人工补片进行裂孔重建明显降低术后近期裂孔疝的发生危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远期效果和安全性有待长期观察的结果进一步明确。
陈刚陈志明庞烈文马勤运陈佶黄杰春
关键词: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