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训

作品数:16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X线
  • 2篇综合征
  • 2篇关节
  • 2篇肺癌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CT
  • 2篇DR
  • 2篇成像
  • 1篇单发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像
  • 1篇胸腹
  • 1篇胸腹部
  • 1篇胸腹部创伤
  • 1篇胸片
  • 1篇血管成像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假瘤
  • 1篇移行细胞

机构

  • 15篇湛江中心人民...

作者

  • 15篇黄训
  • 4篇黄文英
  • 4篇宋庆云
  • 4篇陈文瑞
  • 3篇韦雄
  • 3篇林振东
  • 3篇谢群仙
  • 2篇游剑雄
  • 1篇吴车福
  • 1篇许明
  • 1篇许家球
  • 1篇李冲
  • 1篇王育
  • 1篇龙世亮
  • 1篇曾玉平
  • 1篇王耀光
  • 1篇黄广

传媒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现代医院
  • 2篇心电图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R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DR、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51)、对照组(n=51)。观察组采用螺旋CT检查,对照组采用DR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两组诊断结果中,除胸腔积液、肺挫伤诊断符合率外,其他各项指标的诊断符合率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DR、螺旋CT均为常用诊断胸腹部创伤的方法,但后者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能保证诊断结果的可信度。
郑东明黄训陈文瑞林振东
关键词:DR螺旋CT
100例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特征,以提高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00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对其CT征象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0例周围型肺癌共有102个病灶,其中右肺叶病灶69个,右上肺叶病灶36个。病灶的主要特征性CT征象:(1)分叶征:89个病灶出现,出现率为87.3%;(2)毛刺征:71个病灶出现,出现率为69.6%;(3)胸膜凹陷或(和)胸膜牵拉征,63个病灶出现,出现率为61.8%。次要特征性CT征象:血管支气管集束征、空洞征、棘突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支征)以及空泡征等。增强扫描瘤体均有强化。结论:CT影像检查发现肺内结节或肿块,并有包括2个以上主要征象在内多个CT征象应考虑诊断周围型肺癌,若合并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且无钙化),要考虑肺癌向淋巴结转移。
黄训谢群仙黄广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
X线与CT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刍议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分别应用X线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3例我院(2015年8月-2019年4月)接收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视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其均实施双肺CT扫描和胸部X线片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方法下中央型肺癌检出率以及肺门区肿块、综合淋巴结肿大、支气管腔内肿块的检测结果。结果:(1)63例患者中,CT扫描确诊中央型肺癌共48例,中央型肺癌检出率为76.1%。X线胸片确诊中央型肺癌共35例,检出率为55.5%。CT扫描诊断在中央型肺癌检出率方面更具优势,P<0.05。(2)63例患者中,CT扫描后肺门区肿块、综合淋巴结肿大、支气管腔内肿块患者分别有53例、48例、60例,占比分别为84.1%、76.1%、95.2%。X线胸片方式下肺门区肿块、综合淋巴结肿大、支气管腔内肿块患者分别有42例、32例、48例,占比分别为66.6%、50.7%、76.1%。可见,比较肺门区肿块、综合淋巴结肿大以及支气管腔内肿块的诊断率,CT扫描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中实施CT扫描和X线胸片检查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就准确率而言,CT扫描更具优势,加之CT扫描分辨率高,因此临床参考价值较大,值得推广。
郑东明李昌利黄训林振东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CT扫描X线胸片
64排螺旋CT颈部动脉成像自动跟踪触发和手动触发扫描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团注自动跟踪触发扫描和目测手动触发扫描在颈部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以判断哪一种扫描技术在取得检查成功更有应用价值,更值得推广使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A组用团注自动跟踪触发扫描技术,B组用目测手动触发扫描技术。把扫描所得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等图像后处理,再行图像质量评价。结果依据图像质量评定标准分为优良和差两个等级,A组分别为39例、21例;B组分别为52例、8例,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颈部血管CTA检查中,使用目测手动触发扫描技术能准确控制扫描延迟时间,更容易取得检查成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曾玉平黄文英黄训王耀光
关键词:CTA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X线诊断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对耻骨综合征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科排粪造影248例,对其中28例耻骨直肠综合征的影像进行全面分析,主要测量耻骨直肠肌压迹、肛直角、肛上距等。结果: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典型X线表现:“搁架”征。结论:排粪造影对耻骨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是简便而准确的检查方法。
黄训谢群仙
关键词:X线诊断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技术在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100例数字化IVP检查与100例常规IVP检查的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DR影像:优占64.5%,良占31.1%,差占4.4%;传统组:优占40.3%,良占49.8%,差占9.9%;②泌尿系阳性结石及微小钙化的检出显示清晰率:DR组88.0%,传统组66.0%,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肾孟造影图像质量优于传统X线,泌尿系阳性结石及微小钙化的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广泛应用前景。
黄文英韦雄黄训
关键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静脉肾盂造影IVP
多中心性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及评价
2009年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多中心性尿路移行细胞癌(TCC)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对1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多中心性TCC的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了三维重建图像,主要是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结果肾盂-输尿管5例,肾盂-膀胱2例,输尿管-膀胱3例,肾盂-输尿管-膀胱2例;术前螺旋CT对11例多中心性TCC做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93%。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多中心性TCC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肿瘤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能明确病变范围、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受肾功能影响小,病灶显示直观、全面,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韦雄黄训
关键词:多中心性尿路移行细胞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小肠钡餐造影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观察小肠运动功能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IBS进行小肠钡餐造影,观察其小肠运动功能,并与15例正常组对照。结果 小肠运动力≤2h36例(78.2%),2-6h 9例(19.6%),〉6h 1例(2.2%);张力增高、黏膜皱襞收缩为主21例(45.7%),张力减低、黏膜皱襞舒张为主2例(4.3%),两者相间14例(30.4%);分泌增多27例(58.7%),小肠积气3例(6.5%)。结论 IBS的小肠钡餐造影有功能性X线改变,这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游剑雄韦雄黄训谢群仙李冲许家球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放射摄影术
骨关节结核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
2013年
目的探讨骨关节结核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该院2005年7月—2013年7月影像中心诊断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43例临床资料,通过CT扫描和手术病理证实,观察43例骨关节结核CT影像学表现骨质疏松、破坏、软组织脓肿、死骨、钙化和手术证实结果的比较情况。结果 43例骨关节结核CT影像学表现骨质疏松、破坏、软组织脓肿、死骨、钙化和手术证实结果无明显差异,21例脊柱结核患者CT分型和手术证实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可以真确的显示骨关节结核病灶特点和骨关节周围软组织情况,为早期诊断、治疗和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文瑞黄训游剑雄宋庆云许明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CT
X线、CT及MRI检查对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X线、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疑似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X线、CT、MRI检查。以手术治疗后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对比三种检查方式对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结果100例患者中70例经手术治疗后确诊为肩锁关节脱位。MRI对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符合率95.00%明显高于X线的80.00%和CT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和CT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5.71%、3.33%,均明显低于X线的18.57%、23.33%和CT的17.14%、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和CT的漏诊率、误诊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CT以及MRI检查对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但MRI检查与X线、CT相比诊断准确率更高,三种诊断技术均无法避免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临床上应联合多种诊断方法共同检查来提高诊断准确率。
郑东明黄训陈文瑞庞雅思
关键词:X线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肩锁关节脱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