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静海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防治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支气管胸膜瘘(BPF)是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残端愈合能力差、感染等因素造成,常出现刺激性咳嗽、咯血、咯脓痰、呼吸困难及发热等症状,多可通过注射亚甲蓝实验等方法确诊。目前BPF的治疗多种多样,首先以对症支持治疗为基础,采取包括冲洗引流法、封堵法及手术方式等治疗,其治疗原则是闭合瘘口,消灭脓腔。但BPF治疗困难,疗效不佳,因此预防至关重要。要重视与BPF发生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加强围术期治疗、观察及护理,以预防BPF的发生。
- 黄鑫王金江杜云有
- 关键词: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肺大疱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6例肺大疱患者采取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观察术后临床效果。结果:4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诊6~36月无气胸复发。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容易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 黄鑫王金江杜云有
- 关键词: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肺大疱
- NSCLC患者的肺康复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肺康复(PR)治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同期收治的67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PR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运动耐受性指标[6分钟行走试验距离(6MWTD)、呼吸困难指数(MMRC)、BODE指数]。结果观察组PR治疗后肺功能(PFTs)基本正常,其中1秒钟用力呼气容量(FEV1)、FEV、用力肺活量(FVC)、FVC%、PaO2及6MWTD均显著大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RV%、PaCO2及MMRC、BODE指数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观察组有/无COPD和有/无手术史的患者PR治疗后肺功能及运动耐受性均显著改善。结论 NSCLC患者在术后或化放疗后进行PR治疗能够改善肺功能和运动耐受性,且效果与患者是否合并COPD及是否行手术治疗无关。
- 黄鑫王金江杜云有
- 关键词:肺康复治疗
- 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分析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评价手术对残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1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Ⅱ期2例,Ⅲ期9例,Ⅳ期15例。其中5例施行姑息性切除(19.2%),5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而不能手术(19.2%),16例施行根治性手术(61.5%)。16例施行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43.4%和31.3%。结论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残胃切除患者预后较好。
- 楚海成王金江杜云有张金芳杨洪德刘洪伟卢宝安胡玉刚张秀军黄鑫袁行文庞学国
- 关键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