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亮

作品数:240 被引量:797H指数:16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交通科技进步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70篇专利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5篇建筑科学
  • 6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4篇核科学技术
  • 16篇天文地球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矿业工程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4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4篇废物
  • 49篇高放废物
  • 41篇地质处置
  • 26篇桥梁
  • 25篇废物处置
  • 23篇高放废物地质...
  • 22篇地震
  • 21篇岩体
  • 18篇抗震
  • 18篇花岗岩
  • 17篇高放废物处置
  • 16篇声发射
  • 13篇岩石力学
  • 12篇桥梁抗震
  • 11篇多场耦合
  • 11篇隧道
  • 10篇深部
  • 10篇回填
  • 10篇回填材料
  • 8篇应力

机构

  • 151篇核工业北京地...
  • 30篇合肥工业大学
  • 29篇同济大学
  • 17篇四川大学
  • 16篇西南交通大学
  • 11篇成都理工大学
  • 9篇上海市政工程...
  • 8篇安徽交通职业...
  • 6篇上海市政工程...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四川省交通运...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作者

  • 239篇陈亮
  • 82篇王驹
  • 57篇刘健
  • 39篇王春萍
  • 26篇苏锐
  • 26篇宗自华
  • 26篇赵星光
  • 24篇马利科
  • 22篇刘月妙
  • 21篇谢敬礼
  • 21篇刘建锋
  • 21篇王锡勇
  • 19篇曹胜飞
  • 12篇陈寿根
  • 12篇满轲
  • 9篇周志超
  • 9篇李建中
  • 9篇凌辉
  • 8篇田霄
  • 8篇马洪素

传媒

  • 11篇世界核地质科...
  • 10篇岩石力学与工...
  • 10篇地下空间与工...
  • 6篇桥梁建设
  • 6篇铀矿地质
  • 6篇岩土力学
  • 5篇城市道桥与防...
  • 4篇振动与冲击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公路
  • 3篇世界桥梁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城市轨道交通...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中外公路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9篇2023
  • 11篇2022
  • 18篇2021
  • 13篇2020
  • 18篇2019
  • 21篇2018
  • 28篇2017
  • 20篇2016
  • 11篇2015
  • 11篇2014
  • 21篇2013
  • 10篇2012
  • 1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制造标准裂隙岩石样品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岩石材料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造标准裂隙岩石样品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上压头、下压头、刀刃A、刀刃B、定位销A和定位销B,所述上压头通过定位销A和定位销B与下压头固定连接;所述上压头上设置有刀刃A;所...
王春萍刘飞杨刘健赵星光陈亮
文献传递
高地应力大断面软岩隧道开挖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为依托,对高地应力大断面软岩隧道的开挖技术进行探讨,认为开挖方法的选择、掌子面预支护的布置、弱爆破参数控制、相关监测技术的应用这4个方面是软岩隧道开挖必须重视的地方。锦屏引水隧洞软岩段的开挖,证明了在采用合理的掌子面预支护措施后,可以实现大断面(112 m2)开挖,其开挖进度比分块施工快,且施工组织方便灵活、成本也相对较低。
陈亮陈寿根杨家松
关键词:高地应力大断面隧道弱爆破信息化施工
基于超声波钻孔电视的深部岩体结构面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深部岩体结构面特征是岩体质量评价的基础数据之一。利用超声波钻孔电视对甘肃北山芨芨槽花岗岩体的BS15#、BS16#钻孔进行测量,获得了深部岩体结构面的数量、密度、产状、优势方向组和结构面宽度等数据,并与岩心编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钻孔电视在深部岩体结构面研究中具有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结合其他资料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王锡勇苏锐陈亮田霄
关键词:结构面深部岩体甘肃北山
一种核素迁移全过程模拟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素迁移全过程模拟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模块,包括核素对象单元、流体对象单元、固体对象单元、源项对象单元、孔隙单元对象单元、含水通道对象单元、单裂隙对象单元;核素迁移模型构建模块;计算模块,包括孔隙单元计...
陈亮马明清凌辉刘旭东宗自华
观测方位和面积对节理密度表征指标的影响--算例分析
岩体露头节理现场调查中常用的密度表征指标会受到观测面方位或者面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岩体节理密度分布特征的判断出现偏差.利用甘肃北山坑探设施周边露头节理分布特征参数,本文进行了三维节理网络建模算例分析,系统考察了块体体积...
刘健陈亮王春萍李亚伟王驹
关键词:高放废物处置库岩体节理密度分布
拉伸应力状态下花岗岩声发射特征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利用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和PCI–2声发射(AE)三维定位系统,对甘肃北山花岗岩在直接拉伸和间接拉伸试验条件下的强度、变形及其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特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直接拉伸得到的抗拉强度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分别高于间接拉伸,且前者峰值应力时的应变量小于后者,约为后者的6.03%;直接拉伸试验加载开始至40%峰值应力阶段,声发射较为平静,此后声发射计数和能量均开始增加,接近峰值应力时,声发射事件数达到最大;间接拉伸试验整个破坏过程的声发射计数率基本持平,但40%峰值应力前的初期加载阶段的声发射能率高于40%峰值应力后;间接拉伸过程中,试件受压缩应力及加载接触部位屈服破坏的影响,能量释放量高于直接拉伸。
李天一刘建锋陈亮徐进王璐
关键词:岩石力学花岗岩声发射
水位骤降条件下含砂层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砂土遇水湿化后,其强度呈现出一定幅度的降低,这对含砂层堆积体边坡稳定性非常不利。本文以我国西南某库区堆积体边坡为例,对砂层在水位骤降条件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该堆积体在纵向上可划分为三层(第①层、第②层、第③层),其中第②层和第③层堆积体中含砂量较大,表现出明显的河流相堆积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FEM)对该堆积体边坡在蓄水和水位骤降条件下的孔隙水压力特征进行模拟,而后,采用极限平衡法(LEM)、考虑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对边坡在水位骤降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对比含砂层堆积体边坡模型和不含砂层堆积体边坡模型,对砂层在水位骤降条件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陈亮巨能攀赵建军
关键词:砂层有限元方法
三维裂隙网络建模技术修正及其工程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三维裂隙网络建模技术是分析地下硐室围岩中裂隙分布规律的技术手段之一,可为硐室稳定性评价提供基础模型。本文以北山坑探设施围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表裂隙调查结果,分析裂隙产状、直径和密度的概率密度特征,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构建三维裂隙网络模型,并通过围岩楔形体分析检验模型。继而引入硐室裂隙编录数据,修正模型参数和建模方法,建立具有高可信度的三维裂隙网络模型。最后,利用修正模型实现巷道尺寸设计和危险部位预测。上述研究修正了三维裂隙网络建模技术,并提出了模型在硐室围岩稳定性评价和辅助设计领域的应用方案,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地下实验室及类似工程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李冬伟刘健陈亮成功李炜强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辅助设计
影响收费公路投资回收财务效益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多数高等级公路作为经营性项目建设,国此出现了大量的收费公路项目,收费管理制度成为补偿公路建设资金需求的有效途径。文章总结了影响收费公路投资回收财务效益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阐明如何提高收费公路投资回收财务效益。
章劲松陈亮彭玲
关键词:收费公路财务效益交通量
基于应力路径和塑性评估的应力调整分析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探讨了采用Lambe应力路径、主应力空间及塑性评估指数分析围岩应力调整和屈服的方法,并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西端绿泥石片岩段施工为依托,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和分析了高地应力条件下工程软岩隧洞采用长台阶法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应力调整特征。分析发现采用主应力空间法表示应力路径和计算塑性评估指数时同时考虑了3个主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较采用Lambe应力路径法更为直观和准确;同时模拟结果显示,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调整主要集中在离掌子面1.5B的范围,且拱顶较边墙及仰拱先进入塑性状态。
陈亮陈寿根张恒
关键词:隧道工程软岩隧洞应力路径高地应力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