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野生黑腹果蝇引种培养与唾腺染色体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对佳木斯地区的野生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进行采集,并在实验室内进行培养训化,用常规果蝇培养基进行培养.选用卡宝品红染色法进行唾腺染色体临时装片的制备,观察其染色效果,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效果比较好,并应用于遗传学教学.
- 李佳琳于洋庄树文邵红吕冬云
- 关键词:黑腹果蝇唾腺染色体显微观察
- 佳木斯市西林公园害虫种类调查及其防治措施被引量:5
- 2016年
- 利用3年多的时间,对佳木斯市西林公园主要害虫进行资源普查,掌握了西林公园内主要园林害虫的种类情况与资源分布规律,对该公园危害较重的害虫进行了分析。通过对4种不同生境进行采样和对比分析,共得到害虫样本1 253只,隶属于8目22科38种。此调查可作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园林害虫防治技术的参考数据。
- 史岩栾海张丽丽王海涛常江春于洋罗志文
- 关键词:园林害虫资源普查
- 升麻提取液对榆紫叶甲不同龄期幼虫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明确升麻提取液对榆紫叶甲幼虫的防治效果。[方法]测定升麻丙酮、乙醇、蒸馏水提取液对榆紫叶甲2龄、3龄、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升麻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杀虫效果以丙酮提取液最佳,其次为乙醇提取液,升麻提取液对榆紫叶甲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效果以2龄最佳。[结论]试验结果为园林害虫榆紫叶甲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 高敏魏铁锁于洋李佩珊王一桐李佳琳罗志文
- 关键词:升麻提取液不同龄期榆紫叶甲
- 接种后共培养时间对丛枝菌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在前期工作中利用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从接种时期角度分析了喜树碱含量与菌根形成过程对应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继续观察了这两种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后与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幼苗的共培养时间对喜树幼苗喜树碱积累的影响。分别用两种菌根真菌每隔7d接种一批喜树幼苗,第5批接种7 d后采样,获得菌根真菌与喜树幼苗共培养时间分别为35、28、21、14、7 d的喜树幼苗样品,测定了菌根浸染状况和喜树碱含量。结果表明:(1)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均促进了喜树幼苗喜树碱的积累,表现为喜树碱含量和产量(单株幼苗所含的喜树碱量,喜树碱含量与幼苗生物量的乘积)的显著提高。(2)从接种后共培养时间的效果看,两种菌根幼苗各器官(根、茎、叶)及全株喜树碱含量和产量均呈现随着丛枝菌根真菌与喜树幼苗共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两种菌根幼苗的根和茎、根内球囊霉菌根幼苗的叶片和全株的的喜树碱含量和产量,在共培养时间增加至21 d时趋于稳定,而蜜色无梗囊霉菌根幼苗的叶片和全株的喜树碱含量和产量在共培养时间增加至28 d时达到最高,其后略有降低。(3)两种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同样随共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至共培养28 d后无显著变化。在一定共培养时间范围内,喜树碱含量和产量的变化与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及菌根形成之间具有对应性。
- 于洋于涛王洋阎秀峰
- 关键词:喜树幼苗丛枝菌根真菌喜树碱
- 大亮子河森林公园白腐真菌资源调查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标准地调查和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大亮子河森林公园天然红松林白腐真菌进行了较全面调查,采集到13属、32种,多数生长在阔叶倒木及立木上,少数侵染针叶数目,专性或兼性寄生。导致林木发生白色腐朽。
- 张跃华姜成于洋翟登攀牛佳田吴玉德
- 关键词:白腐真菌生态
- 佳木斯市双拥公园主要害虫种类及其综合防治被引量:2
- 2017年
- 对佳木斯市双拥公园主要害虫进行危害调查,基本掌握了双拥公园内主要园林害虫的种类,对该公园存在较重危害的害虫进行了优势种多样性分析。通过对双拥公园4种不同生境进行采样,共得到害虫样本1 186只,隶属于6目18科26种。通过本次调查可为双拥公园害虫防治提供依据。
- 田晔秦运宏纪艳王一桐单晓晶于洋罗志文
- 关键词:资源调查园林害虫
- 白腐真菌J610-D分泌漆酶处理几种有毒环境污染物的研究
- 2008年
- 就白腐真菌漆酶对环境中几种常见的有毒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腐真菌漆酶能够很好地催化氧化芳胺类及其衍牛物,当控制苯胺浓度<800 mg/L、邻苯二胺浓度<150 mg/L时,白腐真菌漆酶对苯胺、邻苯二胺的降解率均可达90%、100%;白腐真菌漆酶对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降解效果不明显,当控制其浓度<150mg/L,对硝基苯化合物的降解率可达80%.
- 翟登攀张跃华田丽娟于洋牛佳田
- 关键词:白腐真菌漆酶降解
- 北马兜铃营养生长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 2012年
-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北马兜铃营养生长期根、幼茎、老茎、叶柄、未展开幼叶、展开幼叶和成熟叶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马兜铃营养生长期7个组织器官共有10条POD酶带,其POD同工酶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未展开幼叶的POD同工酶酶带丰富、活性较强、含量较高,是POD同工酶分析最好的材料,而成熟叶片由于POD酶种类太少,最不适合作POD同工酶分析。
- 孙睿邵红刘娟王红康于洋
- 关键词:营养生长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 酯酶同工酶染色的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鱼的酯酶同工酶,对已有染色程序进行改良,用KMnO4取代传统的坚牢蓝RR盐,溶于Tris-Gly(pH值8.3)中,达到了理想效果。
- 王波张丽敏谭亮于洋曹玉伟李佳琳罗志文
- 关键词:酯酶同工酶染色
- 3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喜树幼苗的侵染动态被引量:4
- 2009年
- 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2属3种丛枝菌根真菌——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Am)、透光球囊霉(Glomus diaphanum,Gd)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对喜树幼苗的侵染动态。结果表明,随着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时间的增加和喜树幼苗的生长,丛枝菌根侵染率、侵染强度、丛枝丰度和泡囊丰度均随之增加。与Gd和Gi相比,Am更易于侵染喜树幼苗,且易于形成丛枝和泡囊结构。
- 于洋谢国恩阎秀峰
- 关键词:喜树幼苗丛枝菌根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