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长在

作品数:37 被引量:57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7篇地震
  • 9篇余震
  • 7篇裂带
  • 6篇断裂带
  • 6篇余震序列
  • 6篇双差
  • 5篇地震定位
  • 5篇地震台
  • 5篇玉树地震
  • 5篇震源
  • 5篇波速
  • 4篇地壳
  • 4篇双差定位
  • 4篇重定位
  • 4篇M
  • 3篇地震序列
  • 3篇断层
  • 3篇震源深度
  • 3篇三维P波速度...
  • 3篇发震

机构

  • 36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广东省地震局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应急...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36篇王长在
  • 29篇吴建平
  • 28篇房立华
  • 23篇王未来
  • 16篇杨婷
  • 8篇明跃红
  • 6篇蔡妍
  • 3篇黄静
  • 3篇张天中
  • 2篇张辉
  • 2篇吕作勇
  • 2篇刘亢
  • 2篇李海兵
  • 2篇肖根如
  • 2篇吴建平
  • 1篇曲均浩
  • 1篇包淑娴
  • 1篇苏金蓉
  • 1篇郭永霞
  • 1篇吴何珍

传媒

  • 6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地震学报
  • 3篇地震地质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中国科学:地...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2014年中...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年姚安地震序列精定位及震源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
2000年1月15日云南省姚安地区发生了M6.5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9年7月9日,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又发生了一次M6.0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在短短的几年内,在非常相近的地点发...
王长在吴建平房立华王未来明跃红张天中
关键词:姚安地震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及研究
<正>目前,我国在划定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后,针对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的动态跟踪研究工作还比较少,而且多数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监测系统尚不能满足科学研究和震情监测的需求。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布设流动地震台,通过加密观测来捕捉...
房立华明跃红吴建平王未来王长在杨婷蔡妍
关键词:则木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
云南鲁甸M_S6.5地震余震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被引量:101
2014年
整合了鲁甸震区周边的云南省地震台网、昭通市地震台网、巧家台阵,以及流动台站2个月的震相观测数据,对鲁甸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了1 750个地震的震源参数。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有2个优势分布方向,分别为SE向和SW向,具有不对称的共轭分布特征。2个余震条带的展布长度相当,约为16km,夹角约100°。余震分布显示鲁甸地震的发震断层为高倾角的走滑断层。主震位于2个余震条带中间略偏西南的位置,早期余震主要沿NW-SE向垂直于昭通-鲁甸断裂分布,主震西南侧的余震可能为后期触发的。根据余震分布与周边断层的关系、主震震源机制、烈度分布的长轴方位,以及滑坡分布等资料,认为鲁甸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W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包谷垴-小河断裂南北两侧无论是在地震活动、深部速度结构,还是块体运动方向和速率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断裂北侧的高速异常可能是阻止余震向北继续扩展的主要原因。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吕作勇王长在杨婷钟世军
关键词:余震序列地震定位发震断层
利用噪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华北克拉通的壳幔速度结构
华北克拉通形成于太古代至早元古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陆核之一。与全球多数克拉通不同的是,华北克拉通形成后,中生代以前一直保持稳定。但自中生代以来,特别是在燕山期,华北克拉通东部遭受了强烈的改造,其岩石圈被减薄,或被称为受到...
房立华吴建平明跃红王未来王长在杨婷
关键词:中生代经验格林函数
玉树地震震源区速度结构与余震分布的关系被引量:33
2013年
利用玉树震区21个应急流动地震台站和青海省地震台网固定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2010年4月14日至6月15期间发生的地震进行了重定位,并反演得到了玉树地震震源区的三维速度结构.重定位结果揭示余震主要沿NW向成窄带状分布在断层的两侧,表明脆性破裂应力释放主要集中于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在西北端,余震偏离玉树—甘孜断裂分布,在SW向也有分布,推测可能与南西向次级断裂有关.双差层析成像得到的速度结构在浅部与地表地质构造相一致,中上地壳的速度结构显示巴颜喀拉地块为高速异常,羌塘地块为低速异常.玉树地震余震分布与特定的速度结构存在相关性:主震发生在高低速过渡带偏高速体的一侧,余震主要分布在高速体外围,高速体内部几乎没有余震分布.一般说来,中上地壳的高速体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积累较强的孕震能量.主震发生后,高速体内积累的弹性能量向周边释放,可能是导致高速体周边余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王长在吴建平房立华王未来
关键词:玉树地震
玉树地震震源区速度结构研究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37秒(北京时间),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7.1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于33.2°N,96.6°E,震源深度14 km。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继汶川地震之...
王长在吴建平房立华王未来
关键词:玉树地震地震台站
含时的新确定性地震危险情景:2016年8月24日在意大利中部发生的M6.2地震初步报告
2017年
0引言获得一个含时的全面可靠的预期地震动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减灾对策和提高备灾能力至关重要。然而预测地震和相关的地面震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对有限大小和不同精度的数据集小心地使用统计学方法来确定。如今被工程界公认的方法是单独使用标准危险指数估计[例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这对于特定建筑和基础设施的针对性设计是不够的。并且,对于任何一个地震危险性分析(SHA)的有效工具.
A.PeresanV.KossobokovL.RomashkovaA.MagrinA.SolovievG.F.Panza王长在吴何珍
关键词:峰值加速度减灾对策
机器学习的密度聚类算法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的应用
2025年
针对大范围的地震活动密集区精定位实施中有效划分子区域问题,通过多次模拟数据实验,检验机器学习的各种聚类算法后,得出基于密度聚类的DBSCAN算法最适用于断层或地震丛集的地震聚类。使用DBSCAN算法对川滇地区共322070个M 1.2~5.1地震事件进行了聚类,共得到9个明显地震簇,对其中的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和安宁河断裂带北段交会区域的地震簇以及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西北部区域的2014年康定M_(S)6.3地震序列地震簇,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进行了精定位,并分析了地震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和安宁河断裂带北段交会区域的地震密集地分布在断裂周围,走向与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纵剖面揭示了该断裂在深部以西倾为主要特征;康定地震序列具有与走滑断裂地震分布一致的特征,断层在深部倾角几乎垂直。进一步研究了2009年1月—2021年3月鲜水河断裂带南段与安宁河断裂带北段交会区域b值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2022年9月5日泸定M_(S)6.8地震的发震位置处于明显的低b值区域。
邵磊王长在
关键词:DBSCAN算法地震活动性地震精定位
2014年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序列重定位被引量:52
2015年
2014年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这一地区6年来连续发生2次强烈地震,震中相距不到110km.由于初始定位误差较大,于田地震的发震断层仍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地震精定位方法对于田地震序列及其背景地震活动进行重新定位,确定于田地震的发震断层.本研究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于田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这一方法假设两个地震的震源距小于事件到台站的距离,两个事件到同一台站的走时差主要归因于其空间位置的偏移,因此可消除由于速度模型不准确引起的定位误差.重定位后得到了435个地震的位置参数.结果表明,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的西端,余震分布的优势方向为北东向,展布长度约33km,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4~12km,多数余震位于主震的西南侧.NS,EW和UD方向的定位误差分别为0.5km,1.1km和1.7km.于田地震余震序列总体衰减较慢.根据余震分布特征和震源机制解,认为此次地震的断层面为北东向的节面,阿尔金断裂的西南延伸分支断层是这次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于田地震的发生与巴颜喀拉块体的东南向运动有关.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杨婷王长在
关键词:于田地震余震序列地震定位阿尔金断裂双差定位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地震台阵观测及研究进展
使用PMC方法对西昌台阵的地震监测能力进行了评估:对于网内地震,ML0.6级基本可被完整监测到。使用震相观测报告和波形互相关方法对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安宁河断裂北段的石棉附近,中段和南段以...
房立华吴建平明跃红王未来王长在杨婷蔡妍
关键词:地震观测震源机制解应力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